城市转型——新汶城市复兴的必由之路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管理发布时间:2012-06-14浏览:

  一、新汶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一)现状概况
  新泰市下辖青云和新汶2个街道办事处,18个乡镇。新汶片区是新汶矿业集团所在地,是新泰市未来人口转移的承载地和发展精密机械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2009年,新泰市国内生产总值50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产业结构为8.8:61:30.2,第二产业比重较高。新泰市煤炭储量8.8亿吨,为全省重要能源基地之一,新汶矿业集团辖 1400 平方公里煤田区域。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开发前期、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相对应,城市发展也分为开发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重振期)四个阶段。
  (1)开发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资源开发地区成为增长极,形成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2)成长期:资源型产业大发展的时期,产量不断上升,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3)成熟期:资源开发的鼎盛时期,由于资源型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城市发展进入稳定时期。
  (4)衰退期(重振期):资源产量不断下降,成本大幅上升,这一阶段资源型产业开始迅速萎缩,其萎缩威胁到整个城市的存在与发展。
  若能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发展替代产业,培育起新的增长基础,城市能够依托新的主导产业继续健康发展。反之,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如果不能建立替代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将逐步衰退甚至消亡。
  2、新汶片区现实基础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新汶片区大多数矿山资源储量下降,开采成本加大,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新汶正处于资源大规模开发时期,也就是城市发展的成熟期,需要在此时发展替代产业,完成城市的转型。
  二、国内外工矿城市转型的经验总结
  (一)国外工矿城市转型经验
  1、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经验
  鲁尔区在转型期间,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鲁尔区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
  2、美国休斯顿城的市场导向经验
  休斯顿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石油科研的开发,并带动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二)国内工矿城市转型经验
  1、煤城阜新的经验
  转型的定位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兼顾第二产业的发展。如今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6%,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
  2、枣庄的经验总结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建设煤化工基地。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3、淮南的经验总结
  积极提升煤炭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三)对新汶城市转型的启示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案例中,总结对新汶城市转型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1、在煤炭资源大发展的时期,要考虑城市转型,选择好替代产业。
  2、产业转型重点是延伸煤炭产业的产业链条,变资源城市为制造业城市,
  3、依托煤炭开采和加工的经验,进行研发,发展与煤炭相关的高科技技术。
  4、重视对下岗工人的再培训和再就业。
  5、重视城市新区的建设和旧区的改造,提高投资环境。
  三、城市转型战略
  (一)产业发展转型——培育接续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一、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首先加强煤炭工业改造,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其次在煤炭工业挖潜的同时,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电一体化,形成完善的能源产业体系,加大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2、依托资源和交通条件,推进商贸和旅游业发展
  开发徂徕山、莲花山景区,使其成为泰山旅游圈的组成部分。结合煤炭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发展工业旅游,将部分已开采完毕的矿井向旅游者开放,发展特色旅游业。
  大力推进商贸产业,建立若干个专业化、区域性的大市场,形成区域的商贸中心。
  3、开发教育产业和生态产业
  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将教育产业向科技研发、文化产业等方面延伸。并与新泰市煤炭等强势产业结合,在煤炭领域进行突破,把握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从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技术的生产者。按照有机农业标准实现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提高产品的价值。
  (二)城市功能转型——重塑功能定位,转变发展方向
  1、重塑地区性商业中心
  规划依托泰安、莱钢等货源基地搞物流配送,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打造环新泰经营物流圈,形成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2、发展旅游服务中心
  利用新汶片区南部森林公园和北部柴汶河滨河公园,以及周边徂徕山、莲花山、太平山、土门国有林场和大中型水库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将新汶打造成周边地区的旅游服务中心。
  (三)城市建设转型——提升土地价值,建设宜居环境
  1、土地转型
  受旧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影响,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占据城市核心区,许多中小型工业企业处于停厂状态,土地利用率极低。规划对影响土地价值的三种类型土地进行置换:
  (1)历史遗留的工业用地和由于条块分割管理形成的废弃地
  片区有128.07公顷的废弃地,位于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中心区。根据片区的功能布局和建设条件,规划将93.47公顷开发为商业金融用地,14.35公顷开发为住宅区,20.25公顷的废弃地建成工业区。
  用地使用性质改变,土地价格会成倍增加,位于中心区的土地价值将会得到体现。
  (2)片区中的村庄用地和老居民区
  对片区中容积率低于1的工业和村庄用地进行整合再开发,提升其土地的开发强度,提高土地价值。
  将容积率为0.5-1的村庄用地(266.41公顷)开发成新建小区,需要177.6公顷,可以节约88.8公顷的用地可以用来开发。
  表1 片区内现状用地容积率
现状容积率 地块面积(ha) 占总地块(%) 主要用地性质
0 - 0.5 248.45 39.25 工业
0.5 - 1 266.41 42.09 村庄
1 - 1.5 69.14 10.92 居住;商业
1.5以上 49.01 7.74 新建小区
  (3)中心区的工业用地
  规划范围内大片的工业用地,位于中心区,其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产生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城市发展的内部不经济,为城市中心区发展第三产业制造了障碍。
  规划利用级差地租原理,推动城区的企业外迁和新兴第三产业的植入,将27.42公顷的工业用地转换为居住用地,将9.47公顷的工业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同时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推动片区的繁荣和发展。
  2、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环境
  (1)治理污染
  加强控制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山体、河流生态岸线等建设与保护,构筑具有生态屏障作用的区域。
  (2)改造旧城区
  新汶原来企事业的破旧建筑较多,以平房为主的村民住宅,建筑结构及外观均较差的四类建筑占总建筑用地的68.75%,影响城市环境。
  推进老城区改造治理,治理脏、乱、差的“城中村”,拆除大量低水平的违法建筑,改造连片的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拆除主干道和商业区、行政文化区两旁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和破旧简陋的门店。
  表2 片区现状建筑情况一览表
建筑质量 建筑用地面积ha 占总建筑用地%
一类建筑 5.88 2.07
二类建筑 25.97 9.16
三类建筑 56.69 20.00
四类建筑 194.86 68.75
总      计 283.40 100
  (3)生态理念打造新区
  通过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布局合理新规划;商厦林立、功能齐全的商业中心新面貌;将新汶片区打造成新泰市的一个形象示范区。
  3、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规划片区道路由“四纵四横”形成新汶片区的道路网骨架,提升道路交通密度,并对次干路和支路进行拓宽改造,对各个道路交叉口进行改造设计,适应未来新汶片区承担的商业和旅游服务中心的职能
  4、改善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整合和优化商业市场服务用地,培育发展娱乐和休闲设施,强化用地的复合性和商业设施的集聚效应。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生态环境转型——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重建
  1、矿区环境的治理
  (1)矸石山的治理
  建设矸石场专用场地,对矸石山进行绿化,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有益矿产品、制取化工产品、改良土壤、生产肥料、回填(包括建筑回填、填低洼地和荒地、充填矿井采空区、煤矿塌陷区复垦)、筑路等。
  (2)煤堆场的管理
  煤堆场的安放位置由相关部门统一安排,将煤堆场搬迁出城区,并采取防尘措施,实施封闭化作业。
  (3)矿区的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矿山“三废”排放总量,加大对矿山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和二次开发利用的力度,消除尾矿库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
  (5)采沉区的治理和利用
  加大对采空区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改善采煤的技术和方法。对已经形成的煤炭采沉区,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水产养殖、果树蔬菜种植等。同时,结合塌陷地形塑造农业新景观,发展果蔬采摘、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2、生态环境的建设
  (1)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
  加强住宅小区绿化和景观建设,合理配置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发展生态型建筑,推广应用综合成套住宅建造技术和节能、节材、节地建筑新工艺、新技术。
  (2)生态廊道建设
  加强对柴汶河两侧的绿化改造,沿磁莱铁路、孙村路等重要交通走廊两侧建设防护绿地。通过铁路、高速公路、道路两侧绿化走廊,将柴汶河及南部新汶森林公园联系起来,形成南山北水、相互呼应的景观格局。
  四、政策措施
  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通过政府引导及早制定转型规划,培育接续产业,改变城市对主体矿产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
  (1)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改变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将矿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生态环境治理、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生态社会问题解决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
  (2)制定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接续产业,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3)实施矿工再就业特别计划,引导矿工从事废弃物利用、土地复垦、现代农业、劳务输出等多种产业。
  (4)加快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严格环保法规,建立绿色矿山和矿业城市。
  (5)加强城市对外基础设施和市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形象和造血功能,推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省资源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与对策,山东经济,2000.4
  (2)矿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认识——以甘肃为例,开发研究,2004.2
  (3)论资源型工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4
  (4)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3
  (5)资源型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5
  (6)焦华富,陆林,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
  (7)倪维斗等,以多联产为支撑点的“合成气城市”规划——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13(1)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转型——新汶城市复兴的必由之路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anli/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