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电力发布时间:2012-05-24浏览:

  人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国以才立、政台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竞争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电网建设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也在人才。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把公司建成一个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所有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否则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笔者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工作实践,就供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从建湖供电公司所属供电企业人才队伍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培养与锻炼,现拥有一支较为为优秀的电力人才队伍,并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自已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公司各项事业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公司在人才观念、体制、结构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造成了人员总量缺员、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还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企业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持续发展,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高标准要求和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总量缺员

  截止2011年10月底,建湖供电公司共有305人,其中定员范围内为350人。根据《2008版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测算,供电企业测算定员为350人,与定员范围内实际配置人员305相比,总量缺员45人,缺员率为13.6%。

  (二)生产一线缺员

  缺员主要表现在供电企业主营业务输电、变电、配电、电力营销等基础操作类岗位,以输电、营销、检修类最为严重,缺员总量达到20人。

  (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制约企业发展

  供电企业的人员结构上普遍存在“三多”,即管理人员编多、辅助性员工偏多、年龄大的员工偏多。一是从供电企业人力资源整体配置来看,主营业务大多数专业处于结构性缺员状态,例如输电运行与运行检修、营销专业缺员最为严重,比例高达45%以上。而管理和辅助性专业机关本部管理人员冗长较为严重,比例在10%以上,主业人员挂在集体资产运行中心等辅助性专业冗员均在20%以上。二是从供电企业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整体而言,供电企业的平均年龄约45岁,但个别专业年龄偏大,例如线路、营销专业,50岁以上的员工占本部门人员总数的60%以上。三是从供电企业的学历结构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14人,其中,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有106人,学历层次偏低,也阻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四是从供电企业的技能结构来看,技师的有47人,高级工112人,初级工以下是146人。总之,供电企业现有专业技术和生产技能人员中,整体缺乏一批理论论精、技术强的生产技能能手,尤其是生产、经营一线技能人才的青黄不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中高级职称以及高技能等级人员严重缺乏,供电企业的专业技术能手更是凤毛麟角,制约了供电企业的现代化运营需要和快速发展。

  (四)市场化用工未完善,产生供需矛盾

  目前,供电企业技术型人才的素质状况是低学历多,高学历少;技术骨干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而且对于不能胜任岗位的人员和富余人员,由于人员出口机制还未建立,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员工管理日趋完善,员工维权意识也在加强,在管理理上掺不得半点马虎,以往的末尾淘汰已不能适用。因此,干不了活,上不了岗的员工暂时只能由企业养起来。企业引进急需的人才很困难。近年来,人员来源每年按上级单位的毕业生计划接收,今年,结合国网公司提出的“三集五大”,新分配的大学生都没有充实到县公司。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电量和电网建设较2005年时增加了一倍多,而长期职工人数却在每年减少。企业想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又出不去。这种非市场化的用工政策给市场化用工带来障碍,而且当地劳动力市场极不完善,对合理使用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等市场化用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五)绩效考核执行走样,影响工作积极性

  为进一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近年来,供电企业也推行了绩效考核和相关的制度,不同程度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员工思想观念难以转变,遇到问题总是习惯用老观念来处理,导致员工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不充分。二是单位(部门)领导对实施考核有的是为了应付,没有发挥考核的功能,考核中存在怕得罪人的观念,考核不到位,使考核流于形式。三是考核指标体系编制不完善,仍存在避重就轻。

  二、实施人才强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定员管理机制,使员工有序流动

  认真执行贯彻实施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按定员组织生产,加强“三定”管理,实现因需设岗、以岗配人、按编控制。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生产辅助人员的定编,坚持对缺编的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逐渐减少管理人员的岗位职数,通过制定工作定额、量化指标等工作标准,使人员数量逐步控制在定员范围内。实行定员、定编与工资总额挂钩考核,按定员下达工资基数,改变以实有人员下达工资基数的方式,控制人员的增长。

  (二)完善人才教育机制,打造学习平台,促进才有所学

  一是抓住各种学习培训机会,选送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避免选送人员培训的随意性,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业务骨干送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调考、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使职工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促进职工技能水平提高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把人才的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打造学习平台,企业应建立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岗位规范,通过培训让员工明确各岗位的任职资格及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增强企业人才的职业竞争意识,促进才有所学。四是完善培训硬件设施,通过建立专业的培训、理论教室,方便员工学习。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用武平台,达到才尽其能

  一是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努力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在薪酬待遇上,突出关键岗位薪酬的竞争性,对中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高风险、高难度工种与普通岗位可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二是加大年度绩效考核力度,根据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年度综合考核排名在后几名的员工,年度兑现进行一定比例的扣罚;对年度绩效位于前列的人员,年度兑现进行一定比例的奖励,同时推荐参加技能能手的评选。三是通过职工生涯规划,激励员工岗位成长。开通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双向通道,对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的人员,在职位晋升、送外培训、岗位变动上将优先考虑、对评选优秀的人才的,薪酬不低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副职的收入水平。

  (四)完善人才配置机制,打造发展平台,做到才效其力

  要结合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配置以及新进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优化用工结构,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失衡的矛盾,满足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业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近年的人员分配情况来看,新进的大学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岗位上,对输配电线路和营销等岗位配置的比较少,导致线路和营销工种新进员工少,存在年龄偏大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新进人员分配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各基层单位的定员、定编情况,改善人才配置的管理机制,做到各专业人才的均衡配置。为多渠道打造员工发展平台。建议在生产一线的主要班、站设立专业工程师,使部分岗位实现双师型人才,有利于鼓励员工在生产一线岗位上建功立业。对取得专业工程师和双师型的岗位的人员除执行一定的津补贴外,公司的管理岗位、生产班、站长的招聘也将从以上人员中优先进行选拔。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供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dianli/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