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与优化路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21-12-09浏览:

  摘 要: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覆盖知识产权管理、应用与法律保护等多个领域。在“区块链+知识产权”实践应用中,衍生了数据治理风险高企、技术支撑度不足、法治保障乏力等困境,对此,可以采取健全“区块链+知识产权”法治治理框架、制定“区块链+知识产权”技术安全标准规范、提升“区块链+知识产权”应用技术功能、优化“区块链+知识产权”融资与司法适用机制等措施,完善“区块链+知识产权”应用生态,化解“区块链+知识产权”应用之技术风险、场景优化与法律滞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关键词:“区块链+知识产权”;深度融合;应用场景;优化路径

  區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模式,在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智能制造、社会公益和教育就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2021年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形成区块链①场景化的示范应用。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账本,其应用场景覆盖政府治理、金融科技、知识管理、证券融资与司法存证等多个领域。其与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与法律保护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与契合性。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容错、匿名保护等技术优势,以及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与松耦合数据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可以为知识产权链上确权、知识产权溯源审计、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侵权监测与固证等,提供技术支撑。然而,“区块链+知识产权”应用衍生的技术、信任与法律风险,以及其与现行法治体系融合度不够引发的诸多问题,诱发了“区块链+知识产权”生态构建的技术漏洞、制度空白与法律冲突等多重困境。因此,加强对“区块链+知识产权”生态应用场景、衍生困境及其优化路径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1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的多维联结与生态构成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出,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当前,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突破跨领域应用瓶颈,将技术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知识增值进程,以实现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区块链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技术逻辑、运行机制与“代码——规范”联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技术逻辑联结

  区块链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技术逻辑联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块链的加密签名、智能合约、数字身份标识、数据库写入方法等技术方案,在符合法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或者运用区块链标识与其他元素的集合,将其注册为商标使用,或者作为一种软件或者数据库获得著作权保护;或者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商业秘密进行法律保护[1]。也就是说,区块链本身就是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者要素来源之一。

  第二,利用区块公有链的透明化、不可篡改特性,可以进行版权、商标的登记确权。与时间戳功能,可以对嵌有著作权、商标权信息的“区块”提供存在证明和身份证明,并通过著作权、商标权管理机关自行运行或者认证的公有区块链的高度公开性,进行著作权、商标权权利归属的精准定位和有效回溯,以此,实现著作权、商标权“去中心化”的登记确权,同时,也可利用著作权、商标权在公有区块链中的公示功能,为可能的侵权救济提供电子证据支撑。

  推荐阅读: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区块链+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与优化路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6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