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鹿特丹市水韧性规划建设及对其启示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22-02-18浏览:

  摘要:水资源既是城市发展的机会与动力,又给城市带来风险与挑战,而韧性规划为保障城市空间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荷兰鹿特丹市在气候变化过程中面临洪水干旱、淡水短缺、海水倒灌等多重威胁,采取了大量韧性规划策略来应对水风险。在系统分析梳理鹿特丹水韧性规划建设的实践后,发现鹿特丹通过确立水韧性理念和科学评估风险,分类制定应对策略,并使之融入空间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有效提升了鹿特丹的城市韧性。鹿特丹水韧性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城市水安全建设与“韧性”提升的规划实践借鉴。

  关键词:水韧性;空间规划;鹿特丹;规划策略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2.01.001

  水是气候变化施加影响的主要媒介。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频繁遭遇极端天气,如“7·20”河南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极端气候对水安全造成的威胁或危害,不仅局限于洪涝灾害,易被忽视的干旱、水资源枯竭,水污染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属于涉水灾害风险,都严重威胁着城市水安全。如何增强城市应对水风险的适应能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逐渐成为国内外城市关注的热点。我国在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提建设“韧性城市”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韧性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中。荷兰鹿特丹市则颁布了《鹿特丹气候适应战略》(2013)[1]、《鹿特丹韧性战略:为21世纪做好准备》(2016)[2]、鹿特丹《水计划》[3]等韌性规划来应对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风险。

  鹿特丹市素有“水城”之称,是位于南荷兰省新马斯河畔的三角洲城市,近90%的土地海拔低于海平面,长期受到河流洪水和海洋洪水的威胁,加之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水密切相关,包括海平面上升、持续增加的强降雨和干旱等风险都使这座海岸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4]应对气候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使鹿特丹对水资源、水安全与水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鹿特丹本着加强水韧性的思路,将气候变化和水风险管理纳入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空间规划建设在水风险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最终以城市创新应对水风险闻名。我国沿海不少城市与鹿特丹有着相似的空间特征,也面临着相似的风险冲击与压力,因此通过分析鹿特丹水韧性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城市韧性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水韧性规划演变历程

  (一)水韧性思路转变

  荷兰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大型洪水,1953年北海风暴冲破了西南部海堤造成大型洪灾,随后荷兰启动全国“三角洲工程”。1991年鹿特丹在其新航道的西端建造可调节式风暴潮防护坝——马仕朗防风暴大坝(Maeslantkering),以工程手段拦坝蓄水,并将局部地区堤防标准提高为万年一遇。[5-6]此时的鹿特丹以及整个荷兰都是与水作斗争,采取的是抵御洪水的治水思路。

  1993年和1995年连续降雨造成的洪水让荷兰南部的堤防几近崩溃,之后荷兰提出了新的雨洪措施和风险评估机制。并于1996年通过新《防洪法案》,提出在新世纪建设“还地于河”工程,即拓宽河道,拆除河面、河岸建筑物,扩大河滩等,给河流创造更多的空间(图1)。鹿特丹也结合“水土整合”“分区滞洪”、灰绿基础设施等措施来调节城市建设与水的关系。[7]这时治水理念从抵御洪水转向部分适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水的韧性,并与空间规划不断融合。[8]鹿特丹不再把“水”视为城市发展的阻碍,而选择“与水共生”,打开了水风险治理的全新思路,也由此成为荷兰水风险治理转型的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对鹿特丹水韧性规划建设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有学者围绕“水韧性(Water resilience)”一词,[9]系统总结了与水韧性相关的研究,提出城市要通过适应性治理来应对未来的水变化。在国际上,鹿特丹应对水风险的韧性规划与管理经验受到广泛关注。[10-14]鹿特丹规划中的“水韧性”可以理解为,城市水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预防、吸收、适应,从与水相关的扰动中恢复过来,并使其结构和功能达到更先进状态。

  (二)涉水政策演变

  随着国家治水理念和顶层设计的转变,鹿特丹对水系统潜在冲击的认知不断提升,水韧性理念也融入多元目标的城市发展愿景,进而促进社会生态全方位建设(表1)。

  2001年,鹿特丹市政府联合区域水务委员会发布《水计划1》(Water plan 1),制定了诸多防洪防水措施来抵御强降雨。此时的治水思路尚未实现政策上的转变,抵御为主的干预措施也使城市愈来愈“防水”。[3]

  2005年鹿特丹的“洪灾”主题建筑双年展上,市政府和区域水务委员会推出《2035年鹿特丹水城规划》(Rotterdam Water City 2035),并于2007年提出该规划的官方文件《水计划2》(Water Plan 2),并以每五年为执行期实施。《水计划2》(2007—2012年)执行计划摒弃了之前一味采取刚性抵御,完全控制自然的做法,采取“与水共生”的方式,将水管理措施和城市空间规划进行结合,重点解决堤外地区洪泛风险、水质污染等水问题。到2013年,鹿特丹发布《水计划2》评估结果和2013-2018年执行计划,针对水安全、水量、水质、排污系统四方面亟需重点建设的内容,[3]确定新的措施与建设项目。因此《水计划2》对水资源的利用其实是一个在进行中不断调整的过程,在改善现有空间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未来发展,激发城市活力和经济吸引力。

  2016年,鹿特丹发布《鹿特丹韧性战略:为21世纪做好准备》,明确指出韧性水系统是实现水安全的前提。[2]水韧性规划建设则有助于鹿特丹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发展强劲且不受气候影响的三角洲城市。

  其中,《水计划1》是以刚性防御措施为主,但随着鹿特丹对水冲击的认知转变,之后的《水计划2》等韧性战略都是从吸收适应水冲击的角度,结合空间规划进行水韧性建设,如河流防洪方面,从依赖加固和抬升堤坝转变为给河流足够的空间,使其消化水位的变动等,这些建设行动的探索都是在不断提高鹿特丹城市的水韧性。

  推荐阅读: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稿栏目http://www.qikanvip.com/write/59449.html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荷兰鹿特丹市水韧性规划建设及对其启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6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