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未必不好—— 建筑从传统到现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12-05-25浏览:

  一、前言

  现代建筑的思想基本都是起源与欧洲,欧洲人和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究竟怎样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其中有多少是应该发扬光大、有多少是应该摈弃的,也就是对于传统从何角度理解是其关键所在。传统文化究竟有多少人进行过深入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文本对文本,人云亦云。我对当前的建筑、设计界到处呼声一片的、人人高喊:一定要继承传统,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等等~~的呼声,有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二、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什么叫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都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物化结果的表张,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既是充满了务实精神又是似是而非的虚无,并极大得反映封建制度的文明。中国人的思想也就是在封建制度文人文化和农业文明中代代传延下来。

  三、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

  封建制度在建筑上主要体现为其伦理性,它是对建筑的一系列的规范和制约。“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漫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它形成了一条“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大到皇家建筑严正的中轴线,小到百姓宅第的以中堂为核心的的布局,都是在一系列空间中设置中心。这些中心都是礼制性空间,形成礼为核心的传统空间秩序。以宅第为例,在典型的合院布局中,堂是建筑的主体,从其两侧发展出去有厢房、后面是卧室。中堂一定位于中轴线上,它是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最终形成以堂为中心,前堂后室,面南背北,东西有阶的格局。这种空间布局理论思维其实不仅仅局限与百姓的宅第,其实贯穿整个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宫廷建筑,包括宗教建筑,看似有功能划分、有等级区别、实则是什么也没有,在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很简单,在西方说到四室,其实就是指根据四种功能而花分的、大小不同房子,比如:厕所、厨房等,那么在中国如果提到四室,一定是指基本上大小相差无几的四间没什么区别、没什么功能的房子。这就是东、西方表现出来的本质不同。在对待中国住宅的看法上我非常赞同艾未未的话:“我觉得不存在积极的中国住宅。就象一种方言,由于交通不便,和他人的沟通产生障碍,而形成了特殊的行为方式…因此,我认为中国住宅可以说是愚昧的、混乱的、空洞的败坏、低廉和无耻的综合含义词。” 同样体现在绘画上,西方追求的科学的、实在的、有序的一种解决方式,而中国一直以来追求的所谓文人文化的虚无、务虚、无为的所谓“意境”追求上。油画和国画从根本上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国画讲究所谓的意境,点到为止,实则是给自己一个开脱的借口,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的空间艺术一直与中国画境相通。体现在审美情趣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东西,单独站在审美的角度看,那叫一个漂亮!比如封建社会女人的小脚,让中国女人变成了一件件手工艺品,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娉娉婷婷,比西方的那些地动山摇的大脚板子们美丽多了。可是真的是中看不中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化心灵那滴血的伤痛,更何况连日本的学者佐久间象山也指斥“清儒学问虽考证精密,然毕竟纸上谈兵,缺乏实用”呢?伤痛之余,只好夹些心不甘情不愿的小情绪,去做那异域的学生,学的过程中,当然难免强撑着天朝大国的架子不愿放下,有些人干脆发明一个“中体西用”的说法以自我安慰。鲁迅借狂人之口宣告:中国的仁义道德等传统文化是吃人的东西!借阿Q之形象提醒国人:照照镜子吧!照镜子的结果,“德先生”与“赛先生”被引进,“科学”与“民主”成为二十世纪初最耀眼的两颗星星,可是光两位先生也解决不了中国当时的现实问题…… 文人文化贯穿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历史。其中对空间(包括建筑、室内和园林)表现艺术来说,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较为突出。儒家思想的特征是重人伦而轻功利,注重情和意的表达。道家则以崇尚自然,追求虚清,向往拙扑自然为目标。这些思想再加上与外来的佛家思想的融合,行成独特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文人文化。而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论的哲学,这恰恰和中国人的“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出发点不同。西方人认为“实就是实,虚就是虚”。而中国人认为“实就是虚,虚就是实”所谓空间就是物质实体所围出来的一块虚空。中国建筑以“木”为主,又称“木文化”,西方建筑以“石”为主,又称“石文化”。传统建筑多使用梁柱式结构体系,所以建筑不高,布置错落疏散,院落重重,墙只是围护,但这些恰恰是现代建筑所不容许的,随着人口及高科技的发展之快,这些做法已经只能是奢侈的想法和一些所谓的没落文人的一种向往。也只能是作为“历史”而存在。

  传统的延续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积累、沉淀的经验,他逐步涉及到各个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领域和方面,形成体系流传下去。而这传统也是经过先人在不断的融合、不断的发展进步下而延续下来。并非亘古未变。如果没有融合,社会不会进步,人类不可能进步。佛教传入中国,融合道家、儒家的思想,变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被一部分海派人物大力推崇的上海“石窟门”,实际上并不是本土文化,而是二十年代殖民的结果;诸如此类,枚不胜举。那么在每一个“历史的今天”传统建筑的传承究竟该不该提倡?是刻意的曲解、放大还是应该顺应自然(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天人合一)、顺应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科学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强调一些被刻上传统文化外衣的符号上,体现在建筑上这种符号的征就更加明显:布局的方式、大屋顶、格棂、珠帘、屏风、匾联、木梁、家具等等…当传统建筑只是以一种符号化的东西存在时,我觉得它便丧失了传的意义。它的传承必然需要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存在,并不断的改变它的形态来符合外部环境的发展。它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固有方式的延续。而现在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理解这固有方式并延续他的生命。这就需要融合:文化的融合、而后现代的拼贴只是把它作为历史上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个特定的外在形态;而只是以一种符号的方式割裂于拿来之前的原生生态群落和语境并与现代的东西加以简单的组合。就如同用一条死鱼来作为海洋的代表一样,因此它还是死亡的,无生命的。同时它对于社会大众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人们只是简单的从这些符号中去认识一段文化,而不去关注符号背后的东西。这个过程正适合描述西方精英文化的彻底失败,大众文化的全面胜利。当社会进入后现代后对于符号化的粗暴的拼贴和挪用已经变成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普遍工具。在最初,对与符号的拼贴和挪用是建立于阅读者广泛的对符号背后的历史和意义的充分了解的社会状况下,于是产生了一种非逻辑错位的趣味感。但是当它在多方领域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大众商业时;当这种手段本身就变成一种传统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号背后的历史已经被大众所忘却时,这一切就变的非常危险而且使具有这一方式的文艺作品越发无意义化。符号背后的意义和历史被的虚空。而传统对于新一代大众就被一个符号所替代了全部的意义。同时社会大众对于传统的认识也将随着这个拼贴传统的形成的过程而彻底断裂。换句话说着种拼贴的方式在产生自己的新形式的过程种正在逐步摧毁掉社会中的精英文化,这也是他赖以生长的土壤,同时培养了新的缺乏历史感的一代,从而使自己也走向毁灭。就如同癌细胞一般。我想这可能是为什么安藤不赞同丹下如此方式的对于传的统继承吧。

  对于传统从何角度理解是其关键所在。我倾向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它更适合被称为一种解构吧。我觉得传统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积累的经验,他逐步涉及到各个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领域和方面,形成体系流传下去。而并非一种符号化的东西。

  弗斯特在批判后现代中说:拼贴的运用不仅把风格和特定的语境剥离开来,而且把风格和历史感分离开来:通过剥去如此多的典型特征,以一种局部仿像的形式来复制各种风格。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显然也受到物化,打碎和伪造——“历史”既被打碎又被消耗。结果是一种历史的代用品,这种代用物既是标准的又是精神分裂症的。

  只有建立在对于传统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继承才是有意义的,有时候这是否可以简单的用“继承”这个词其实也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对于传统的继承应该拆开所谓的传统去考虑其中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和目的、以及其中的渊源。也就是一个解构的过程。当你把传统看成一种长期的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的经验的时候,就可以一针见血的找到它得以产生的相对应问题,并且对于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楚的审视。

  于是老的经验是否可以再次的被拿到当下运用就变为一种选择。由于当今和古代材料、技术、问题的具体表现等多种状况的不同,采取如何的方式去运用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问题的关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研究当今的状况时,古代的方式正有利于当今问题的解决,虽然它在古代是针对不同的议题。所以我觉得是否简单的用“继承”一词是值得讨论的。因为我们只是同样在现代的生活中遇到了和古人类似的问题,而同时古人的解决此问题的方式值得被拿来再运用或是古人的方式刚好可以解决当今遇到的新问题,但是它运用的过程一定将变为一种非常现代或是使得本身的意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变成了和现代问题完全合拍的解决途径。

  四、传承的必要性

  中国现在是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国家,已经真的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进入信息时代。如果,这时候大肆的宣扬什么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建筑,可笑至极。传统建筑已被拆的所剩无几,历史已经没有,有的只是“记忆”,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儒家、道家、佛家”,“怎么入世、怎么出世,怎么进、怎么退,” 直接导致中国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活”文化:会变通、会投机、会敷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议而不决,说的不做、做的不说、识时务着为俊杰,坑、蒙、拐、骗、瞒---全是中国文化。这些要传承吗?传统建筑的一些符号再放到这样的格局里,把中国的农耕文化,把汉唐的东西放到里面,这更象一个话剧的场景,太虚伪了吧。文化有差别、地屿有差别、人种有差别。差别是自然规律,人人平等是愿望不是事实。中国人种就是黄皮肤、黑眼睛、平脸,不好看,可是再难看的中国人,一旦和异族通婚,那么他的后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非常的聪明。这个从古至今都得到过验证。

  五、城市建筑:被遗忘的秩序

  随着城市建设经验教训的积累,人们终于认识到城市最终是由建筑构成,因此如何让城市建筑最终形成理想的城市形态,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尽管城市设计已成为建筑界耳熟能详的术语,但收获的却并不都是硕果鲜花,城市败笔触目惊心,比比皆是。究其所以然,这是思维的惯性,认识的误区,心态的失衡。人们大谈表面的文化种种,风格特色的同时,忽略了环境形象的基本问题:轮廓与密度,个体与群体,界面与空间,定位与品质等。

  六、神化的枷锁:传统观误区与影响

  革新原创的时代,大师们横空出世;话语泛滥的时代,我们无法回避对传统的认识。建筑界自八十年代以来的历次讨论以及建筑学术研究中纠缠不清的问题是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其该心是如何面对历史话语。以往的讨论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文革后的“传统继承”热,它停留在对传统的回归与确认,比较笼统,反映了百废待兴之中,寻找一种价值观认同的急切欲望,模仿一些传统形式和空间片断便成为本土化创作的时尚。二、八十年代中后期,受后现代主义的文脉思想,乡土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笼统的传统观发生怀疑,致力于地方建筑文化的继承与表面,涌现出以“某某民居”为创作起点与旗帜的各种新乡土作品,这是对传统形式即语境的具体化。这次地方主义的“寻根运动”发展到后期必然结果:尽管大家刻意寻觅地方的独特性并在新建筑中“重构”,却屡屡撞车,以致于新建筑面目十分相似。

  地方主义也遭遇着时代的挑战,人口迅速城市化,城市改造与建设日新月异,与乡土建筑赖以存在的稳定、保守、封闭的时代环境截然不同。以“新某派”自居的建筑师纷纷离乡奔赴南方特区新城,失去了操练旧把式的理由。问题的根结在于:关于传统的认识的两个阶段,表面上看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个阶段的否定;但其实深层次上认识论,方法论没有改观,未有质的超越。这两个阶段传统观的共同病症在于对传统认识是片面的、静止的。也即把建筑看成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客观”生命系统,似乎新的建筑形式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类型之中。如此严重束缚了认识的主体性和创造的主体性。

  文化处于交汇、碰撞、重组之中,建筑学也不断解决的新问题而得以发展。由于传媒时代的迅速到来,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深入每一个角落,以符合为形式的信息的复制几乎淹没了思维的空间,简单的工作从根本上反讽了以往对新乡土建筑的小心翼翼“腌制”的神圣性,地方主义的瓦解夺走了许多人的“法宝”,也揭示了创造性的本质,创造力的源泉,那就是回归主体,回归人脑,回归建筑的存在本质。

  传统观的误区不仅存在于建筑师意识中,还弥漫在建筑教育界,专家评审团,规划主管者;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舍本求末,事与愿违的事实。从建筑学角度看,某些金牌小区以莫须有的传统文化观,断章取义地对待地方建筑形式,杂烩一锅,违背了形式美的基本原则,由传统而泛言文化是时下的通病。设计非得扯上说法,使“房子越来越不象房子”(张永和语),诚然建筑的形式确实是有隐喻表意作用,但建筑语言不等于文学语言,它首先是造型语言、视觉艺术。不能为了说法失却建筑美感。这种舍本求末的的现象并不偶然。传统观的认识误区不仅束缚我们超越历史语境,阻碍人们认识当下,在文化交融的今天, 更无力面对外来强势话语和职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创作上的“失语症”。正确认识传统是理性的基础,创新的开始。

  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演革,建筑传统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存在性,这是第一性的。任何营造活动都是人类与环境适应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结果,故广义而言,建筑的传统就是人类栖居的传统。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人对当下生活和传统语境的认识,这就是传统的主体性。

  以往的传统讨论,无论是大屋顶还是乡土派,有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这个人是本质的人和主体的人;以往从建筑师角度讨论传统的问题,常回避当下的现代化困惑。

  东西方及各地方传统形式(物态)由于地域隔阂,经济发展缓慢,使形式产生差异,差异源于时空环境,但形式背后的运动之道(本文所指的传统)却统一于存在性。传统物态的考察让我们一次次接受存在空间本质的洗礼,使我们始终怀着建筑的人文关怀,在创作中延续本质的人文性;而形式片断(言语)既是一种艺术品欣赏,其中某些言语应可以表达当代语义,这往往是情感言语。

  今天各地方、中西正处在现代化和融汇一体化的洪流,中西积淀的传统形式是当下人的同一个生活语境,这是今天跨文化的时空环境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今天和未来的设计师的基本趋势是:对存在的理性把握,有时代的广阔的文化视野,并通过与个人经验,具体设计的“时空特征的互动,产生个性的形式,以后文化原创的态势将会归结到团体、学派或个体,是全世界的泛对话景观。本土化不是区域概念和民族概念,而是时空特征在艺术形式上及创作者主体意识上的投射。 应当允许有相当大余地的多向实现,唯一性的取向不符合建筑艺术个性的价值取向,这种宽容实际是真正科学的理性的智慧。

  关于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创新等相关论证也可从新的角度来解释,即人的基本心理通性:即因为人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由过去向未来,即是记忆者也是梦想者,故与生俱来一对矛盾的情绪。怀旧与觅新。这可以解释浅层方法范畴中的不同走向,也可解释建筑史上不同时期风格交替轮回现象,这也是在认识的另一个角度向主体回归,这种广义主体情感因素仍是今后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强调它只属于浅层范畴,不能由此掩盖深层方法的共时发生及永恒性。

  ——一个依然迷乱的话题:存在即合理的。

  世纪之交,中国即将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发展基地。面对即将涌入的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是固守还是融合,是接受还是排斥,应该怎样应对?回顾一下世纪百年的中国建筑,无法回避的是它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与西方文化的导入有关。都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建筑业在过去就是泥瓦匠。中国的建筑是在没有建筑师这个职业下出现的。现在弄的煞有介事,过度设计,舍本逐末。我们换个角度,再回顾一下世纪百年的中国建筑,无法回避的是它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与西方文化的导入有关。

  世纪初,随着殖民主义的入侵,带来了西方国家的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青岛、大连等城市的一些近代西洋建筑。这其中也有与本土结合得好的,比如上海的里弄建筑,可说是欧洲工业革命后在城市和发的联排工人住宅与中国江南地区联合四合院的产物,它们很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而今上海里弄已成为海派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期分,第二阶段是二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传入中国,五十年代遭受“民族形式”的抵制,尔后又经历了“反对大屋顶”及其向苏联学习的影响,各个城市涌现了无数的方盒子建筑。现在反观当时在许多大学校园里所建的大屋顶民族形式的教学楼建筑,虽然在空间上有可能是西方的,非常包豪斯的,但在形式上毫无疑问带有中国建筑文化的意义。第三阶段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流派一涌而入。第四阶段是低廉的进口建筑的时代。中国在其建筑的规模、范围、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中相当多的重要建筑都是西方建筑师所设计的。在全球化的时代,明星建筑师在世界各地建造房子是必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作品对于提高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水平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有人认为,他们产生了大量洋垃圾,我看未必,这是个融合的时代,没有这个过程,就不会有进步,我坚信,只有杂交才是唯一的出路。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杂交未必不好—— 建筑从传统到现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