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计算机信息管理发布时间:2021-09-11浏览: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课程的安排上,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制定出跟专业密切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结合专业;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逐步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敏锐度,使学生能将所知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没有专业特色

  目前,国家强制要求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用性差,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时安排等方面出现统一性,没能跟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融合,没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来侧重某一方面的学习。比如,会计专业应侧重excel表格的操作技能,汽车营销专业应侧重word文档的排版技能等[2]。

  1.2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地域和城乡的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要比经济一般地区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好,城市学生要比农村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好,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比家境贫困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好。

  1.3 教材内容落后于技术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知识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更新,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在社会工作中得到即时上手的应用,才不会产生学习无用论。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跟得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教材中许多内容已经过时或者是已经不再适用,这就出现了课本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内容可能已经不是当前社会最实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3]。

  1.4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既要求理论学习又要求实践操作的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理论学习是基础,上机实践是手段,操作应用是目的。但现在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普遍较差,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上课听老师讲授演示的内容都能听懂,模仿老师的操作都能顺利地完成,按老师提供的步骤也能磕磕碰碰的完成作业。但只要换一种问法或换一个素材,需要自己自主操作时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课堂授课、知识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只会生搬硬套,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就没有达到应用的目的。因此学生在完成学习的一个阶段后,感到自己没有学到多少新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大大的挫伤,没有了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同时如果授课教师的教案都是一样,没有侧重和结合专业特色的话,学生会产生本专业不需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想法,课堂上就更不会认真听课学习。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看似简单,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2.1 调整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课程体系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调整不同的教学内容。既让学生的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能让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同时跟专业密切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模式。

  其次,要设置合适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在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新形势下,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紧跟时代发展,优化课程体系,让学生能了解到计算机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领域,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重视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将课程教学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3个层次,这3个层次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教学要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满足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不同层次要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后都能收获到知识,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要改变现用教材内容跟不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在课程中多引用一些计算机发展的前沿知识及内容,缩短教材内容与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距离,避免学生产生学了也没用、或者都过时了、现在都淘汰了的想法。

  2.2 整合教學内容,突出本专业的特色

  对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学习课程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能够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且能够应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去解决一些问题,为日后从事的工作奠定生存基础,因此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介绍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外,还应进一步分析学生的专业就业需求, 紧贴专业特点,尽量引用真实案例进行课程教学。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又掌握了与专业有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建立起一个所知所会与社会需求的 “衔接口”,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第一时间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到所学知识,不至于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太多。同时还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上机操作机会。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条件下,使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即计算机基础教学既要有基础课的性质,又要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推荐阅读:计算机相关论文发sci4区难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suanjixinxiguanli/5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