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论文探讨水稻科学种植管理的新应用措施及意义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5-06-01浏览:

  摘要:水稻的种植在不断的创新及管理,如何加强水稻育秧管理的新科技技术。水稻的新栽培技术有能带来怎样的产值。正确的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能将更好的发展水稻种植技术。

  关键词:水稻育秧,自配技术,科学种植

  农业科学论坛:《中国农业科学》1960年创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月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任编委会主任/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屈冬玉,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方智远,著名美籍农业科学家耿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等分别出任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还有以两院院士和资深农业科学家为主的阵容强大的顾问组织及海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编委会。

  从生育期和栽培综合性状考虑,中籼杂交组合新两优6号、两优996和丰优512产量较高,田间长势较好,生育期适中,可用于沿淮麦茬稻区机摆栽示范推广。中籼杂交组合隆平5号、天两优0501产量较高,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但生育期较长,在沿淮麦茬稻区摆栽生产中应谨慎选用,同时注意早播、早栽。杂交组合两优3948产量一般,生育期长、抽穗迟、灌浆期短、熟相较差,不宜做机插栽培。杂交组合两优1128田间长势清秀,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但生育期长,产量较低,不宜用于沿淮麦茬稻区钵苗摆栽推广。中粳稻泗稻11号、盐稻866、宁粳2号等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较好,长势清秀,成穗数较多、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可做钵苗摆栽示范推广。中粳皖稻90、扬粳9538产量较高,但生育期偏长,用于摆栽生产有一定风险,应慎重选择。参试的其他各品种(组合)生产表现一般,可进一步进行钵苗机摆栽试验,以确定其推广应用价值。

  1.水稻育秧管理

  1.1品种选择和适时播种

  在品种挑选时,应选择高产优质、抗逆力强、抗病虫害强、成熟饱满、产量在1000斤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以实现增产效果。为了确保种子的适时生长,在确定播种时间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品种特征以及前后茬种植作物。如果播种时间过早,水稻的发芽与生长时达不到温度、湿度等要求,会出现烂种甚至死苗的现象。如果播种时间过晚,水稻生长不能得到适应的气候环境,如抽穗扬花期碰到高温伏旱等,直接会降低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播种时间选择应确保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此时播种不仅出苗快且齐,而且烂秧少,秧苗生长健壮。

  1.2整理土墒和育秧技巧

  在苗床选择时应注意背风向阳、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而且还要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地。为了给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应进行土墒整理,深翻细化、施肥灌水、堆闷沤置等一系列处理工作,特别是基肥的施加,应以农家肥做底肥,然后使用磷、钾肥作为辅肥以增加地力和提供秧苗生长的营养元素,同时还要做好苗床的消毒。在播种前为了减少种子病虫害的发生以及提高出苗率,要对其进行处理。如晒种、消毒、筛选、浸种、催芽等,在此过程要掌握水份、温度、气候等因素,避免催芽时温度过高,使种子失去发芽力,露白后可进行播种。播种前要将土壤浇透,然后根据地理条件确定栽秧密度,进行合理密植。播种可使用定距播种器或撒播等方法,注意播种密度的均匀,也可以使用塑料秧盘,但是要将秧盘表面上多余泥土清理干净,以免串根。播种后应每平方米秧地用2.5克(含量70%)敌克松,兑成600倍液喷雾,杀灭土壤病菌,以防治立枯病,然后在种子上洒一层细土轻轻覆盖,以保证发苗整齐,然后再进行浇水补充。播种后要覆盖地膜,膜内温度应随着秧苗的生长阶段逐渐下降,出苗前控制在35℃以下;一叶期控制在25℃左右,二叶期控制在20℃左右,然后慢慢揭膜炼苗,如果遇到低温寒潮可覆盖地膜以保温。同时秧苗生长在不同阶段应施加相应的肥料以促进其生长。如在2叶1心时可施加断奶肥,在4-6叶期应注意促根促蘖,防治稻秆蝇2-3次。在移栽前3-4天施加送嫁肥,施尿素8-10g/m2,以便在移栽时能够带土移植,减少秧苗适应新环境出现的问题。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1秧苗移栽和肥水管理

  移栽可选择手插、抛(钉)秧、机插等形式。移栽的密度要综合考虑包括品种类型、产量、地力条件、种植形式等。施肥还应以有机肥、无机肥配合使用,促进使用水稻专用复混肥。水稻在栽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氮磷钾元素的施加,根据种植的总量与测土配方进行定量,确定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及氮磷钾肥的比例系数,一般亩施氮肥应在10-15kg,氮、磷、钾的配比为1:0.5:0.8-1,其中氮元素的施加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施加氮肥的几个关键时期为底肥(移栽前)、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等。底肥的施加应注意控氮增钾,以增强地力。分蘖肥可在移栽后5-10天和15天分2次施用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促花肥和保花肥是增施穗肥的重要时期,可以促进大穗,这两次施加氮钾的总比例为10%-20%和30%。水份的控制是秧苗生长的又一关键技术,可以通过水份调整土温,改善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和深扎,从而提高根系的活力。在插秧时应浅水进行,水层在2-3cm,分蘖时应露泥以促进分蘖。够苗达到80%-90%时要进行晒田控苗,多次搁田以减少苗木徒长,促进通风。施钾肥后应薅秧中耕1次,间湿间干,以促进练根,交替灌溉可以促进灌浆。浅水孕穗时,应切忌干旱。散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结实率。在收获前的5-7天应进行断水,适时排水落干,以避免影响灌浆和品质。

  2.2病虫草害防治和适时收割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常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褐飞虱等。稻瘟病的防治可在秧田期用三环唑或富士1号喷施,带可药下田节省用药和用工;在封行期可用三环唑喷施;后期还要注意穗颈瘟,可用三环唑加多菌灵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纹枯病在封行时期,用井冈霉素、多菌灵混合防纹枯病。稻曲病可在破口时用多菌灵加井冈霉素等喷施。褐飞虱可使用蚍蚜酮进行喷施防治;稻纵卷叶螟、螟虫(钻心虫)可用天菊、金菊、毒死蜱等在第一次田间出现飞蛾时或低龄幼虫发生时喷施。病虫害的防治应主要通过栽培技术进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然后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进行防控和治理。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通过合理栽植和晒田,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气条件,从而减少病虫害的滋生。除此之外适时播种、调控肥水增强抵抗力、合理轮作等都是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方式。杂草的处理可以结合施肥、喷水进行,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都可以,化学除草可选用丁苄或其它除草剂拌肥于分蘖期施肥时撒施并保持浅水层5天左右进行防治。收割时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应选择晴朗无风的时候进行,同时还要根据水稻生长的成熟度与饱满度进行判断,避免对产量有所影响。

  采用晚育晚插栽培,这样不仅可以错开了用水紧张时期,还可节水,有效减少了育苗成本。一般主要采用纯旱育秧、无纺布平铺育苗的方法,应用壮秧剂、药剂浸种、生物吸水剂等技术。无纺布育苗省工省力,克服了育苗通风烦琐、炼苗困难、秧苗素质差的弱点,节本增效;生物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呈粉粒状,旋入苗床,可在土壤中形成一个个自动吸水、保水、释水的“微型水库”。推广超级稻晚育晚插栽培与配套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确保优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入世的需求。

  只有合理的农业科学种植才能更加全面的把农业科学运用到水稻育秧中来,同时《中国农业科学》为综合性农牧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我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作物育种与品种资源、生物技术、植保、土肥、畜牧、兽医、研究简报等。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科学论文探讨水稻科学种植管理的新应用措施及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3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