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类发表论文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18-04-10浏览:

  下面是两篇农业技术类论文发表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水稻新品种镇稻号的特征特性及直播高产栽培,介绍了农业水稻新品种的表现和特征,为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壤的孔隙度、持水性和通透性,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秸秆还田作为秸秆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质,又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蚕业

  《水稻新品种镇稻号的特征特性及直播高产栽培》

  摘要 镇稻21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后期熟色好等特点。在江苏兴化作直播栽培,既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又能够及时为小麦腾茬。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熟中粳水稻;镇稻21号;特征特性

  镇稻21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近育成的一个产量高、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镇稻21号(国审稻20170077)。现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平均产量10.02 t/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4.3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2.7%;2016年续试,平均产量10.08 t/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23%,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100%;2年区试,平均产量10.05 t/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5.79%,增产点比例86.4%;全生育期平均152.8 d,较对照徐稻3号早熟2.4 d。

  2016年破格提升国家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16 t/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6.05%,增产点比例100%。镇稻21号2年中间试验平均日产量4.37 kg/d,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37%(表1)。

  2 特征特性

  2.1 穗粒结构协调,丰产稳产性好

  镇稻21号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结实性好。一般有效穗数在308万穗/hm2左右,穗长15~16 cm,每穗总粒数为15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5 g左右。区域试验2年22个试点(次)增产点比例86.4%,生产试验7个点增产点比例100%。

  2.2 品质优良,商品性好

  镇稻21号谷粒饱满整齐,稻米透明度好,心腹白少,商品性好,食味佳。国家区试统一抽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出糙率84.2%,整精米率70.5%,垩白率14.7%,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77 mm。2年检测品质理化指标均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年度间表现稳定(表2)。

  2.3 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

  镇稻21号株高适中,基部节间短,茎秆较粗壮、弹性好,耐肥、抗倒性强。该品种对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等水稻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抗性。国家区试抗性鉴定2年综合表现: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0,穗瘟最高损失率5级,条纹叶枯病发病率28.0%,病级5级(表3)。

  2.4 植株形态好、熟相佳,熟期早、耐肥抗倒

  镇稻21号叶色适中,分蘖力较强,长势旺,株型较紧凑,剑叶挺拔,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功能期长,生长清秀,后期灌浆快,熟相好,全生育期较对照徐稻3号早熟2 d左右。

  3 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3.1 突击抢播

  众所周知,直播稻结实期的光照时长和温度与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因而镇稻21号直播种植要获得高产、稳产,在茬口允许的前提下适期早播。重点要抓住以下配套措施:一是尽量提前播种,尽可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二是适当增加基本苗,采取增加播种量、促蘖措施,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减少生育期推迟的影响。三是坚持浸种催芽播种,浸种催芽播种不仅能够争取3~5 d的时间,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全苗、齐苗[1]。

  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苏兴化最佳播期在6月8—23日。最迟在7月20日播种,仍能在9月20日左右安全齐穗,且有一定的生长量和结实率(表4)。由此表明,镇稻21号耐迟播能力较强,可以为瓜后稻栽培或洪荒之年作为救灾品种。

  3.2 合理密植

  由于直播稻不必进行移栽没有植伤,因而分蘖发生早、发生快,较移栽稻容易成穗,形成穗数偏多、穗型偏小的基本特点,产量形成主要以多穗取胜。镇稻21号直播基本苗密度一般为135万株/hm2,大面积直播播种量宜控制在90 kg/hm2左右,最多不超过112.5 kg/hm2。全苗、匀苗是夺取直播稻高产的重要基础。对于出苗不全不匀的地方,要采取移密补稀的方法补全,确保苗全苗匀[2]。

  3.3 科学施肥

  由于直播稻群体量大,根系分布浅易倒伏,应坚持“前促、中控、后补”和“控氮、增磷钾”的精确施肥原则。一般产量9 000 kg/hm2左右的直播稻,约施用纯N 270 kg/hm2、磷肥120 kg/hm2、钾肥120 kg/hm2。施肥种类及数量建议如下:基肥施45%复合肥600 kg/hm2;二叶一心期施断奶肥尿素112.5 kg/hm2;四叶期施分蘖肥尿素150 kg/hm2;倒3.5叶时施促花肥45%复合肥375 kg/hm2+尿素75 kg/hm2;倒2叶时施保花肥尿素75 kg/hm2。

  3.4 合理灌溉

  直播稻播种结束后,及时做好田间水系配套工作,确保能灌能排。旱播洇水时,要坚持速灌速排,切忌漫水浸泡。为确保一播全苗和扎根立苗,播种后应坚持湿润灌溉,2叶1心后保持浅水层。

  分蘖期适当增加露田透气时间防止僵苗,促进扎根分蘖;够苗时要及时搁田,控制无效分蘖,防止群体过大,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360万株/hm2)时,就要开始搁田,多次轻搁,切忌一次重搁。中后期水浆管理以干湿交替为主,但在减数分裂期和抽穗灌浆期要保持水层。收获前10 d左右断水,防止脱水过早导致早衰影响品质[3]。

  3.5 生化调控

  生产实践表明,生化调控可以有效增强品种的抗倒性。建议直播水稻在秧苗期拌肥施用一次生长调节剂(如壮丰安等)[4],能达到抗倒、增产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黄杰贵.青阳县旱直播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6.

  [2] 钟伟,罗清国,王荣.渠县水稻轻简化高产技术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7(10):14-16.

  [3] 柏林义,滕志英.江苏淮安楚州区直播水稻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7(5):61.

  [4] 孙建权,李婉,邵性宽,等.沿黄稻区麦茬直播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种业导刊,2017(8):9-10.

  《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摘要 以夏玉米登海605及冬小麦良星66为试验材料,研究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夏玉米产量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穗数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穗粒数为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千粒重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因此,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为过腹还田和粉碎还田。

  关键词 夏玉米;冬小麦;秸秆还田方式;性状;产量

  我国秸秆总量约为7亿t,但利用率仅为32%[1]。我国有机肥施用量逐年降低,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劣化。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聚结构,提高土壤的孔隙度、持水性和通透性,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2]。秸秆还田作为秸秆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既可以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质,又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本试验研究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今后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壤质土壤、灌溉条件较好、生产技术相近的宋坊农场和宴城镇后甄村,陵县宋家和和德城区黄河涯。供试小麦品种为良星66,玉米品种为登海605。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粉碎还田、高留茬还田。大区试验,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300 m2(50 m×6 m)。玉米登海605按照7.5万株/hm2的密度种植,小麦良星66播种量187.5 kg/hm2。于小麦秸秆还田前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在试验过程中,除试验因素不同外,其他大田栽培措施完全一致。

  1.3 测定项目及数据处理

  测定项目为地力情况及作物产量;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统计分析采用DPS数据分析程序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作物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秸秆留茬还田>小麦秸秆过腹还田>小麦秸秆堆沤还田;作物收获后的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小麦秸秆过腹还田>小麦秸秆堆沤还田>小麦秸秆留茬还田>小麦秸秆粉碎还田;作物收获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秸秆过腹还田>小麦秸秆留茬还田>小麦秸秆堆沤还田;作物收获后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小麦秸秆留茬还田>小麦秸秆堆沤还田>小麦秸秆过腹还田。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含量较作物收获前提高;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秸秆还田后对土壤容重(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1页)

  影响不显著。即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及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容重作用不显著。

  2.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为过腹还田产量最高,其次为粉碎还田,留茬还田产量最低。即产量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

  2.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夏玉米的穗数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夏玉米的穗粒数为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

  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夏玉米的千粒重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

  3 结论与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约65%的产量来自于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抗性[1]。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磷、钾及微量元素,是农业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4]。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秸秆还田可以作为培肥地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余延丰等[5]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提高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能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但效果不同。其中过腹还田处理和粉碎还田处理夏玉米产量较高。秸秆还田方式对有效穗数影响与产量影响结果一致,说明不同還田方式主要通过有效穗数的差异来影响产量。在能够达到过腹还田的地块以推行过腹还田的方式进行秸秆还田,在没有条件进行过腹还田的地块可以推行粉碎还田的方式[6]。

  4 参考文献

  [1] 王宁,闫洪奎,王君,等.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影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7,15(5):100-103.

  [2] 张鑫,隋世江,于涛,等.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81-4583.

  [3] 张静,温晓霞,廖允威,等.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612-619.

  [4] 李文革.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6(1):46-48.

  [5] 余延丰,熊桂云,张继铭,等.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2):169-171.

  [6] 刘志华,盖兆雪,李晓梅,等.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7):42-45.

  推荐阅读:《广东蚕业》是广东省蚕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求办出热带亚热带技术特色。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技术类发表论文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4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