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生态对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软实力形成的社会影响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0-04-11浏览:

  【摘 要】

  远程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助推京津冀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而地域文化生态又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文化学中常用的民族志和知识考古方法进行研究后认为,地域文化生态对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软实力形成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地理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二是地域创新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感召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三是地域共享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行动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文章最后指出,软实力正是京津冀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关键词】 地域地理文化;凝聚力;地域创新文化;感召力;地域共享文化;行动力

生态论文发表

  推荐阅读:生态类非核心期刊有哪些

  一、引言

  在文化学理论中,地域文化是指因自然地理阻隔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独立、语言相似、习俗相近、生活方式相同的人类区域生活共同体及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活文化形态,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延续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发挥作用的集体文化传统。在我国,地域文化指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活跃并逐渐固化的具有鲜明文化符号特征的王国文化形态。京津冀地域文化是由燕、赵两个王国文化发展演化而来的文化形态,后又融入了传统京畿文化和现代首都文化的文化元素,对区域人的集体人格、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表层结构是处在京津冀地域文化时空中的社会人群及其所构成的生活和命运共同体;深层结构是具有地域文化人格的社会人群所组成的精神与文化共同体;二者的沟通转换是靠作为中层结构的人际与代际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教育共同体,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跨时空远程教育方式实现的。而这也正是京津冀三地开放大学创建体系完善、运行良好的区域远程教育共同体的社会文化和集体心理基础。正是它,为三地创建京津冀开放大学、打造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按照文化软实力理论,采用文化学中常用的民族志和知识考古方法,从文化凝聚力、文化感召力和文化行动力三个层面对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形成及其受地域文化生态的社会影响状况进行分析。

  二、地域地理文化生态对区域远程教育

  协同发展凝聚力形成的社会影响

  按照法国学者丹纳的观点,地域文化发展离不开环境、民族和时代这三个因素。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区域内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就像希腊文明中的地中海环境孕育了其商业文明和城邦文明,黄河流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封建文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不断印证着其“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符”的法则。民族群体决定了区域内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因而要认识地域文化的本质须先考察产生此种文化类型的特定民族种群,因为民族体现了地域人“永久的本能”。至于时代,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转向器,因为地域文化生态的形成完全“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其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丹纳, 1865)。据此,我们确信,京津冀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特定的地域地理环境文化、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正是这些特点最终决定了京津冀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动机及其行为模式,决定了京津冀开放大学必须打造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的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力。

  1. 地域形胜文化的环境友好与生态安全特征对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京津冀地区具有地缘相接和地域一体的地域文化特征,它雄踞于华北平原北部,地理范围包括太行山系以东、渤海湾以西、蒙古高原南缘或燕山山系向南以及黄河北岸与中原接壤的广阔地域,其地质构造包括山区、平原和海洋等形态。其中,由西北向的燕山—太行山山系构造,朝东南向的平原—海滨地带逐步过渡,形成了以冲积平原为主,沿渤海岸多滩涂、湿地,海河流域以扇状水系铺展的广阔地区。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塞外刮来的沙尘暴经常威胁全区的生态安全和人们的生活安全。半个世纪来,经数代人努力,在北部建成了数道防风林带,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这个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耕文明核心区、人口聚居密集地,也是内地通向东北和蒙古高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因此,无论是从生态安全、地理安全、交通安全、农业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各个角度看,都是国家安全战略防卫核心。

  然而在现实中,与地域文化发展规律相反的是,原本一体的京津冀文化被人为割裂成三块,从而造成北京文化繁荣、天津文化发达、河北文化滞后的局面,正是由于三地行政区划限制和发展阶段差异,导致其人才市场差异大、政策難协调、资源非平衡、培养不均等、水平有高低、流动常梗阻、资质未互认、制度待衔接等问题,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区域人才培养和使用,造成三地教育高地、平地、洼地的发展差距。资料显示,北京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是天津的1.5倍,是河北的1.7倍,北京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是天津的3倍,是河北的6.5倍(中国网, 2017)。环绕京津,河北高端人才流失严重,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就要把人才培养和使用先协同发展起来,破除体制性障碍,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产业与人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三地持久协同用力,培植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政策,形成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区域人才培养一体化投入与产出、平台与资源、教学与服务、过程与管理、发展与效益的评价机制,优先支持区域重大任务、重要项目、重点工程的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与此同时,为解决三地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不协调、经济发展效率与远程教育效益不协调、产业发展水平与开放教育水平不协调、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不协调、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与提升人才竞争力发展动能不协调、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服务型人才培养要求不协调这“六个不协调”问题,三地开放大学应积极推进“京津冀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工程”,联合共建雄安开放学院,实施“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建设计划”,力争到2020年,将雄安开放学院建成区域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工程,以增强区域远程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凝聚力,创新区域一体化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为共同建设京津冀开放大学累积经验,形成有利于区域远程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持续竞争制度优势,创建出办学体系惠通、教育组织融通、教学平台互通、特色专业沟通、优势课程直通、优质资源流通、知识溪流汇通、学习互动快通的共建、共享、共荣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运行机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地域文化生态对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软实力形成的社会影响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