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0-05-05浏览:

  摘要 秸稈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秸秆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方面介绍了密山市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深入探讨了密山市秸秆资源化的制约因素,并从秸秆收储运体系、扶持与监管机制、宣传引导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密山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密山市

农业科学论文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1],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2]。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前景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3]。密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秸秆资源量丰富。

  秸秆碳含量高[4],长期以来被视为重要能源物质几乎100%利用[5]。随着密山市的经济发展,秸秆具有体积大、能源密度小[6]、转换效率低[7]等缺点,秸秆从家庭财产要素转变为农业废弃品。规范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的推广使农作物产量大增,秸秆资源过剩,导致随意抛弃、秸秆焚烧现象在秋收时节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干扰交通出行、户外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8-10]。因此,秸秆高效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对于促进密山市农业生态平衡、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缓解能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密山市秸秆资源量及目前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密山市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1 密山市秸秆资源概况

  密山市地处三江平原第二区,属于第二积温带,日照时间长,夏季雨水充沛,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规模化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农业发达,秸秆资源量分布集中。2018年密山市农作物耕种面积18.70万hm2,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为173.8万t。种植结构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约占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9.5%,玉米面积11.00万hm2,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27万hm2,大豆面积1.35万hm2。

  2 密山市秸秆现状

  密山市根据农业布局、种植结构、资源分布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2018年,综合利用率达70%,秸秆综合利用量173.8万t,以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和秸秆能源化利用为主,秸秆原料化利用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潜力较大,秸秆基料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密山市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及比例如图1所示。

  2.1 秸秆肥料化

  秸秆肥料化的主要利用方式为秸秆还田,还田形式可分为直接还田、间接还田、生物腐熟还田[11]。秸秆具有丰富氮、磷、钾,还田能有效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养分,降低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养分循环流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2]。长期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空隙结构和土壤腐殖质品质[13]、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土壤的活性有机质,是增加密山市农作物产量和大面积改良贫瘠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14]。

  密山市位于高寒地带,温度低,腐解微生物活性低于其他地区,秸秆完全腐解所需时间长。因此,密山市主要实施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均匀铺撒在地面,翻埋腐化,增加土壤有机质。2018年新购置安装秸秆抛洒器300多台,增加机械化作业比例,90%以上的水稻收割机配备了抛洒器,水稻还田22万t,玉米还田33.65万t,总秸秆还田量55.65万t。

  2.2 秸秆饲料化

  秸秆主要有机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低,适口性差,消化率、消化能低,钙磷含量低,硅酸盐含量高,不宜直接制成供草食性动物食用的饲料[15-17]。采用物理(切短和粉碎、膨化、揉搓、颗粒化)、化学(碱化、酸化、氧化和氨化)、生物(青贮、黄贮、微贮)等方法对秸秆进行处理,可提高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将粗质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18-19]。

  密山市主要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秸秆进行饲料化。物理方法通过机械对秸秆的外形和结构进行改变,进行直接饲喂。化学处理主要为黄贮,技术流程为干秸秆→粉碎→加水调湿→生物菌剂→装袋贮存[20]。密山市黑台镇与肉牛养殖联盟其他养殖户,对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创建互惠互利的生产方式,饲料化利用秸秆6.3万t。

  2.3 秸秆能源化

  秸秆富含碳、氢、氧元素,灰分和硫元素含量远低于煤[21],与矿物质能源相比,具有清洁环保、来源广泛、可再生循环的优点[22]。2 t农作物秸秆相当于1 t标准煤,秸秆能源化代替矿物质燃料,可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生态压力[23-24]。密山市是能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冬季严寒漫长,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密山市秸秆能源产业化利用采取秸秆压块燃料化,密山市广源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年消耗秸秆达到11万t,与其他秸秆压块站的年消耗秸秆量共15万t,用于农村生活燃料32.3万t。秸秆能源化年消耗秸秆47.3万t,占秸秆综合利用的27.2%,

  2.4 秸秆原料化

  秸秆木质化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生物降解性好,资源丰富,價格低廉,生长周期短,是良好的工业原材料[25]。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对板材和纸张的需求日趋增加,木材资源短缺,每年进口大量废纸缓解原料短缺问题,秸秆原料化应用发展较快。秸秆可代替木材,用于制作造纸原浆、可降解包装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产品的生产,用于加工草帽草帘等编织品,制作育秧盘等农业材料,是高效益、高产出的利用方式[26-27]。由于相关技术工艺落后、企业效益低、市场不够成熟等问题,密山市在秸秆原料化利用方面产业化程度不高,主要应用于造纸,消耗秸秆2.43万t,占秸秆综合利用的1.4%。

  2.5 秸秆基料化

  秸秆基料化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制成有机固体物料、基料,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部分营养[28]。秸秆在基料化方面的用途有食用菌栽培基质、植物栽培基质、动物饲养垫料、固体微生物剂吸附物料。秸秆富含食用菌必需矿物质、有机物、维生素等[29],粉碎后发酵,加入米糠、玉米粉以及麦麸等辅料,可制成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原料[30-31]。密山市在秸秆基料化利用率和普及率不高,仅有少量个体户种植食用菌,部分农户采用秸秆作为动物饲养垫料。

  3 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和宣传,密山市秸秆综合处理在近几年取得显著性进步[32]。但在秸秆实际处理过程中,受限于气候条件、资金投入、农民认识、政策实施、人口流失等因素以及秸秆自身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等特点[33],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表现出经济效益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服务市场。

  3.1 多元化利用秸秆不足

  近年来,密山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建立秸秆工业园区,出台政策搭建秸秆综合利用平台,引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但就秸秆多元化利用整体,存在综合利用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秸秆多级利用基础薄弱,利用方式单一,普遍利用方式仅为直接还田、粉碎饲喂、直接燃烧为主,未形成资源化利用格局。密山市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仅有67.9%,有55.79万t秸秆未进行资源化处理,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压力。

  3.2 秸秆还田制约因素多

  秸秆还田处理秸秆量大,可在原地处理无收集储运费用、操作技术相对简单、二次污染少,农业发达国家秸秆还田量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66.7%。密山市秸秆还田量仅为总资源量的32%,主要问题包括秸秆还田成本高,秸秆还田需要的机械粉碎深翻,平衡碳氮比所施加的肥料和腐解剂等费用约为1 200元/hm2,秸秆还田作业补助低于实际支出,增加农民生产成本;从收获期到土壤上冻期时间较短,土壤硬化,机械深翻难以进行,若下雨天数增加,农作物收获推迟,秸秆翻压时间被压缩;秸秆还田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因地制宜的还田标准和专业技术指导,配套设施不足,农机农艺不匹配问题突出,还田效果不及预期,影响还田技术的推广工作。

  3.3 秸秆综合利用意识具有局限性

  农民局限于长期以来秸秆焚烧还田能减少虫害,抑制杂草疯长、草木灰肥沃土地的传统思想,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密山市农业人口年龄结构以50岁以上农户为主,接受新信息能力差、途径少,对秸秆资源的认识相对简单,缺乏环保意识,对秸秆良性循环利用缺乏概念,容易忽视长期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3.4 收集储运体系不完善

  秸秆收储运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因素。秸秆收割主要采用机械化设备,但多数机械化设备没有回收装置,秸秆散落在田间,回收困难。同时我国秸秆机械设备起步较晚,除搂草机外,大部分机械设备采用国外技术,与实际生产不够配套。秸秆收储运面临劳动力缺乏、机械打捆运输价格高、储存难等问题,相关产业无合理配套安排、前期投资高、产出效益低,难以形成专业收储服务市场。

  4 建议

  4.1 构建高效秸秆收储运体系

  加快构建秸秆收集贮运体系,根据按就近利用的原则,建立秸秆收储点,减小秸秆收集半径、降低秸秆运输成本和减少运输途中不必要的损耗;推广机械化收储运,收储运模式机械化程度越高,相对收集成本越低;扶持专业秸秆收集储运合作社和站点发展,对秸秆收储站点建设和秸秆安全储存方式进行规范,配套相应的秸秆收集打捆、晾晒堆存、防雨防火、运输配送等基础设施设备,保障秸秆收储体系稳定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秸秆收集和利用,鼓励种植户和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有效对接,强化秸秆商品属性,稳定秸秆收集价格上下限区间,实现秸秆收储运商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4.2 完善秸秆扶持和监管机制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需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管体系建设,保障秸秆合理利用,秸秆产业化和市场化体制规范运行。加大对秸秆利用主体的财政倾斜,对秸秆收储运组织根据秸秆收集量给予补助,对秸稈还田机械、收集运输设备等给予财政支持;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扶持企业设备升级,技术优化。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监管的考核条例和奖惩制度,对虚报还田面积、秸秆收集量的合作社、组织和乡镇,减少金融政策支持;对单位违规操作、造假的现象采取政策管控;对按时按量完成秸秆处理的个人、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4.3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引导

  农民对秸秆资源处理的积极性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关键性环节。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技术,张贴宣传标语,在秋收时节全方位、多形式宣传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和秸秆禁烧工作要求,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化利用意识;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技术科普宣传,邀请专家下乡对秸秆利用进行培训,技术人员采取多形式的技术指导,推进成熟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农民中的普及率。

  参考文献

  [1] 解恒参,赵晓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1):86-90.

  [2] 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7-91.

  [3] 胡明哲.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3):60.

  [4] 武安泉,张永亮,杨同文.玉米秸秆风干过程中含水量与不同器官表面乳酸菌菌落数关系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

  推荐阅读:中国农业科学终审会被拒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密山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