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问题与化解路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0-07-06浏览: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内涵,针对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从强化政府职能、规范流转市场、培育合作主体、调整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土地流转;路径

农业科学论文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改变了传统的集体经济运作模式,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个体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较短时间内,解决了我国几亿农民的生活温饱问题,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然而,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农业市场化程度地不断提高,当前农村经济运作模式下,小规模、细碎化的分散经营,其弊端日益显现。新时代如何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学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执政党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专门理论,其对农业规模经营的论述主要包含在大生产力和小生产关系的原理中,切入点主要是改变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生产力层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小农经济规模狭小,具有隔离、分散、封闭的特点,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2]他们认为,农业中的大生产优于小生产,并将排挤和取代小生产。并强调,新技术和大机器只有大规模农业才能运用。马克思指出:“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所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只有在大规模耕种土地时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3]生产关系层面,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小农经济会被无情淘汰。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用社会主义的大生产来取代农业中的小生产,并希望用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小农经济的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马克思指出:“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4]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入手,论述小农经济的弊端和局限,论述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从大生产和小生产关系中提出了了农业规模经济的设想。

  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改造小农经济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实现土地国有化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制度保障。他认为,合作社不仅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而且也是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合作制政策一旦获得成功,就会使我们把小经济发展起来,并使小经济比较容易在相当期间内,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过渡到大生产。”[5]斯大林坚持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集体化方向,认为农业的出路是把分散的小农户耕种改造成以公共耕种制为基础的集体耕作制。但在集体化、合作化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上,斯大林却背离了列宁采取的渐进式方式,导致苏联的集体化、合作化运动遭到部分农民的反对,而且在富农的煽动和影响下,个别场合甚至发展为反对苏维埃的运动。阻碍了集体化、合作化运动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引导农民通过集体化、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的思想。建国后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认为如果不引导他们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不仅是无法发展社会主义的大农业,甚至有可能重新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两级分化现象,使社会主义在中国错失发展的良机。邓小平同志于1990年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要经历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克服小农经济弊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新时代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多次场合都在强调农业适度规模,“要坚持规模适度,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6]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为我们理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之一是西方的规模经济理论,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形成了农业规模经济理论。目前学术界对农业规模经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业规模经营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自足于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实现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规模适中、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历史发展到今天,单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机制的弊端和缺陷给我们提出了重新思考农业发展的出路问题,既不能恢复到传统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又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国家股份合作社的经验。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和摸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杞县、祥符区、土柏岗乡等农村地区都有一些发展良好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也积累了土地流转、規模经营的经验。但目前来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仅限于学者研究,虽然国家屡屡出台的政策支持,但在基层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没有形成大气候。农业规模经营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农民普遍参与意识不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认识理解有误。由于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认识不深,甚至对其有严重误解,很多农民往往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误解为土地的流转集中使用。不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对此也模棱两可,甚至有地方政府每年都设定有土地流转的硬性指标,以至于基层干部为了完成流转任务走形式,土地流转承包有数量没质量,有的徒有虚名,有的运作不畅,导致农业资源浪费,农民怨声四起,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推荐阅读:中国农业科学终审会被拒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时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问题与化解路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