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1-07-01浏览:

  摘 要:农村水环境治理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整治和利用,而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在河长制下探索农村水环境的治理方式,并实现治理的长效保障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河水净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予以探索和研究,希望可以为水环境的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长制;农村水环境;水环境治理;保障机制

农村水环境论文

  0 引言

  現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的健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随着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大力开展,在多元化的治理体系中,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样化的主体都予以参与,并在水环境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河长制体制为水环境的更好治理提供条件和依据,也让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得以更好支撑。

  1 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水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激烈,无论是人们的健康,还是社会的稳定,都会受到水环境生态问题这一因素的影响。不同于其他公共事务,水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与流动性比较突出,其情况比较繁琐复杂,进而增加了治理工作的难度系数。由于我国传统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促使水环境治理的恶性循环情况生成。江河湖泊的资源、生态与经济功能比较突出,特别是我国农业人口比较众多,各项生产与生活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水资源,当前的干旱缺水问题非常突出。利用水环境治理工作,可以对干旱缺水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能够更好的保护水资源,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 农村水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2.1 生活污水污染

  因为农村居住点不够集中,当前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也不够健全,通常利用的是旱厕的形式。由于传统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村民具备比较低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常会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或者农田。随着农村人口数量的加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持续增长。相比较于水体的自净速度,农村地区水体污染速度要超出许多,导致了黑脏臭水体的产生,一旦经过土壤渗透至地下水中,就会引发地下水污染问题。倘若不采取相关的治理与控制措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农业与生活用水安全,促使水资源问题变得更加紧张。

  2.2 工业污水污染

  伴随着城市工业的转移,农村地区的工业废水量在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村水生态环境。在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乡村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乡村企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农村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当前,乡镇企业的分布不够集中,其规模比较小,利用粗放式的经营,尤其是部分造纸厂、化工厂等,由于缺乏完善的基础环境设施配套,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低等,一些生产废水不注重开展污水处理,部分企业在污水处理不达标的情况下就对其排放,这样就会影响附近的农田与农民生活用水。

  2.3 养殖业污水污染

  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畜禽养殖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然而,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的排泄物量也在增加,在排泄物中,所包含的磷化物与碳化物非常多,倘若进入至水环境之中,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产生,这样就会促进蓝藻等水生植物的生长,就会将大面积的水域覆盖,并对水和空气中氧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流通造成影响,由于缺乏氧气,水中生物就容易出现死亡情况,进而实现水体流动速度的减少,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死水”问题。

  3 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

  3.1 构建规范工作机制

  在河长制这一河道管理保护联动机制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水利部门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相关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参与进来,可以将协同治理的理念表现出来。在河长制的推广与实施中,需要对所有工作的规定与要求作出进一步确定,制定会议、工作督查、信息报送、考核、信息公开等5项工作制度,还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对上述制度作出健全。利用会议制度,可以进一步强化有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促使治理与维护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通过督查体系,可以对河长制工作的实施情况作出科学监督。为了能够对村委会开展差异化的绩效评价考核工作,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将权责与激励紧密联系起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促进奖惩机制的生成。

  3.2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相关部门可以建构信息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中,主要负责对所在地区各个河道的信息与治理监督情形,作出记录,这样可以为河长和村委会数据分析工作的开展,创造便捷的条件,通过数据分析工作的科学开展,有助于有关决策的制定,促使所制定决策的科学性得到提升,还能够进一步强化治水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参与至相关治理工作中来,实现治理效率的提升。针对沿河道位置处,还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主要负责监督乱排污水与随意丢放垃圾等问题,一旦发现有关问题,可以在信息管理平台中将其曝光,并依据有关规定,对其予以处罚。通过互联网与河长制的融合,可以促使人类和水资源的相处变得更加和谐,推动水资源治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在信息管理平台中,还可以将一些功能加入进来,比如:投诉举报、信息公开等,促使相关的治理与维护工作变得更加明确。

  3.3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第一,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河长制微信公众号,主要负责对当地河流的基本信息作出记录,并及时推送治理与日常监督情形。针对河道的具体情形,村民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相关的查询与浏览。在该过程中,还可以将全体评议加入进来,可以匿名评价相关负责人与治理情况,针对所开展的工作群中,也可以提出相关的建议,注重采纳合理的意见。

  第二,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群众听证会、调查问卷等,对广大群众真实的想法与意见作出掌握,并将广大群众的主动性高效激发出来,加快推动相关监督的开展。

  第三,相关部门可以成立网上举报平台,利用随手拍的形式,保障线上举报工作的完成,还应当对举报人予以奖励,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注重将民间河长、河道监督员的作用表现出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治水爱水、研讨会等,激励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进来。

  3.4 多元技术灵活运用

  由于农村工业生产和生活已经严重破坏了当地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在开展河长制下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治理思想做出转变,提升对预防工作的关注度。针对当前的治理技术,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开展相关的创新,自主利用多元化的技术。在进行治理技术选用的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应当依据具体情况,将治理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强化治理技术的多元化特征。为了强化治理技术的灵活运用,还应当进一步强化河长制队伍建设工作,利用培训与教育的形式,促使治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我国农村地区水环境生态条件比较繁琐复杂,河长制属于先进的水环境治理制度,与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具体情况相符合,具备比较突出效果。在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为了将河长制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针对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多样化的措施,加快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祯波.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和方法[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2):66-67+63.

  [2]张秀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环境治理的变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4):14-15.

  [3]郑娜.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23):117-119.

  [4]董丽.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制度探析[J].山西农经,2019(4):168.

  [5]向敏,马海良,姜明栋.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8(11):4-7+17.

  推荐阅读: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模式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