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困境以及生态文明发展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态学发布时间:2019-01-23浏览:

  这篇生态工程师论文发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困境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从广义角度上看,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它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领域,是人们的物质、精神、劳动成果的总和。

  【关键词】生态工程师论文,生态文明,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绿色电力证书

生态工程师论文

  20世纪60年代生态文明概念第一次出现在理论界,此后就一直被学者关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明。从狭义角度上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它强调的是人们与自然界关系相互融合所达成的一种文明程度。

  1 生态文明的历史由来

  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飞船地球》这本书中,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何为生态经济学?多数学者提出,生态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規律的学科。而具体到我国,生态经济学就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机结合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2012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要保护环境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

  2003年,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从此生态文明被提高到治国理念的高度。2017年生态文明制度的含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完整提出,同时还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

  生态文明的基本标准很简单,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食品永远安全。广大人民的希望更简单,比如以前能够看见天上的星星,现在只能看到雾霾,这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付出的环境代价。一些人类古代文明因为它们赖以存活的环境条件遭到破坏而消失,如新疆的交河故城、楼兰古镇,陕西杨家将兵营之地等等。由此可见,第一,人类的活动促进了文明发展,但不合理利用资源、污染环境,又会把文明破坏,使其消失;第二,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相互协调,人类要继续繁荣发展、继续生存,就必须走向一种生态文明。

  2 生态文明问题凸显

  目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前列,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恶化,危害严重,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北京、天津三省两市属于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2%。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地区,上演的却是愈演愈烈的水资源污染。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量大于30亿的省份超过6个,包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福建,排废总量为293.7亿t。仅这6个省份的废水排放量就达到了全国的一半比例①。

  (2)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紧缺。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石油储备超过半年,日本石油储备是165天,而我国是不足1个月。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不论是对内部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还是对外部解决许多世界重大的国际争端等国家安全关系,石油缺乏是万万不行的。

  (3)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和生活中的三废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已蔓延至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超过695亿t,比20年前上升1倍以上,全国二氧化硫废气排放量达到2 000万t①。

  (4)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任务迫在眉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后天人为破坏失调的特点,环境治理水平远远赶不上破坏污染速度。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台风灾难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超过50亿t,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38.2%,达到367万km2。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存在土地荒漠化、草原草场退化、森林覆盖面积剧减、湖泊缩减、生物多样性下降。

  3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促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绿色经济的概念是1989年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是指以传统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式。

  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循环经济已被事实证明为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中提出要以“循环式经济”代替“单程式经济”以解决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问题。鲍尔丁因而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

  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中,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在后工业化过程中才提出循环经济这样的新经济模式。我国跟西方的国情远远不同,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快,技术实力弱。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套路完全行不通,也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方法。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上第一次出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含义是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有人把低碳经济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2010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十分显著,使得多个行业从中受益。投资金额最多的领域当属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及清洁技术行业,但交易的规模并不算大。而由于本年内有多起大额交易完成,投资总额分别达到11.78亿美元及11.13亿美元的机械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顺势跃居各行业之首位。

  4 可再生能源投融资困境

  资金不足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传统的融资渠道(比如銀行商贷、企业信贷)对企业来说,存在征信要求高、贷款门槛高等问题。新能源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这就使得它很难通过传统渠道融资。因此,以私募的方式将社会上的闲散非资本货币集中起来,形成可供使用的资金资本,不但有助于分散企业自身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我国的光伏、风电产业未能掌握核心技术,未形成产业规模、投资风险高,商业银行以及风险投资机构都望而却步,没有资金的支持技术又很难进步,因此清洁能源的融资产生恶性循环。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国际专家们就明确提出未来全球清洁能源利用的主要瓶颈是融资问题。如今,多年引领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中国也开始面临令人棘手的产能过剩与市场理性回归的现况,融资困境更加明显。

  5 可再生能源投融资困境的解决办法

  5.1 政府财政补贴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给予的财政补助,补助的方式是由电网企业先从用电侧(一般工业用电、大工业用电)征收附加电价,再将所收资金上交财政部汇成可再生能源基金。当需要向新能源企业支付补贴时,财政部将补贴划拨给电网企业,最终由电网代付给可再生能源企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收的范围是在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全国范围内,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扣除农业生产用电后的销售电量。其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纳入征收的范畴。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自备电厂的附加电价征收较为困难。

  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长期依赖国家财政政策补贴,一旦面临财政吃紧,就会存在拖欠补贴的问题。而通常一个新能源项目在建设完成并网发电后,要拿到国家补贴至少需要2年时间。有资料显示,我国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国家补贴拖欠规模在500亿元以上,且有连年恶化的趋势,这已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素之一。因此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补贴,不是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捷径。

  5.2 绿色金融的支持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要求,“十三五”期间的主要要求包括: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小于50亿t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要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于15%,能源系统效率方面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5%的目标、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标准煤310 g/kW·h、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等,这些发展目标与要求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投融资需求巨大,未来5年将达到6万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总投资需求将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

  自2012年以来,金融市场中加大了政府与社会资本的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清洁能源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传统的信贷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政策助力之外,还加入了绿色债券、绿色保险、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绿色担保等绿色金融模式,碳排放权交易和环境权益交易等金融手段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根据2015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在中国所有的绿色债券中,清洁能源是发行绿色债券最多的领域,其次为清洁交通和能源节约领域。

  2016年,35个新的中国绿色债券发行人进入市场,其中两个最大的发行人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其绿色债券占中国发行规模的43%,同时也是2016年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绿债发行人。仅在2016年1年的时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而这可能是其他国家需要花5年以上才能达到的目标。

  5.3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的支持

  绿色电力证书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风能协会在设计加利福尼亚州配额制过程中首次提出,主要目的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及其外部性问题。具体操作为,通过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进行认证后,企业每产出一定量(如1 MW·h)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就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给企业1份绿色证书。

  2017年7月1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推出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中心,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投入运营。目前绿证交易属于自愿交易阶段,其交易情景为绿电企业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平台登记注册发电数据,根据其上网电量数据测算出绿电企业应核发的绿证,每1 000 kW·h绿电核发1个绿证。每1个绿证核发价格有最高价格限制,不得超过(当月上网电价-当月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1 000。绿证由发电企业在绿证交易平台挂牌出售,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购买方自愿认购。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强制配额制有待推出,绿证交易必然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财政补贴延期之痛。

  在现行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财政补贴和绿色电力证书是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两大法宝,为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提供助力。未来可预期的时间里,这两大政策手段仍是国家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主要手段。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国环境公报(2011年)[EB/OL]. http://www.mep.gov.cn/gzfw_13107/hjtj/qghjtjgb/201605/t20160525_346103.shtml,2016-05-25.

  参 考 文 献

  [1]赵彦云,林寅,陈昊. 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 经济纵横,2011(1):34-37.

  [2]杨运星.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 前沿,2011(8):94-97.

  [3]吴雪,陈锦,李爽.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企业经济,2012,31(6):11-14.

  [4]胡永红,张金成. 中国清洁能源投融资困境与出路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24-27,41.

  推荐阅读:《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广出审〔2016〕29 号)、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渝文委行管〔2016〕35 号)批准,由长江师范学院主管、长江师范学院、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学术刊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困境以及生态文明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taixue/4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