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论文探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新发展模式及技巧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水利发布时间:2015-02-26浏览:

  摘要:质量教育要对全体工程建设成员进行质量教育,使全体成员明确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标准化从工程可行性研究到工程完成,都要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化体系。计量计量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质量信息质量信息反映工程质量和各项管理部门的基本数据和情况。在工程实施中,要及时了解工作实施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信息。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质量,施工技术

  应准确、完整系统地进行工程质量全面监控,对渠道及其建筑物,控制断面几何尺寸不允许超出偏差范围;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达到设计要求;伸缩缝的宽度、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对工程质量不能有消极作用。若发现质量问题,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应及时让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使出现的问题在萌芽状态时予以解决。完善施工员施工日志制度,把施工日志列入正常的质检范围。

  工程质量的优劣,施工单位起重要的作用,工程开工时首先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资质、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既无资质有无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常常不被重视,应拒绝进入建设现场,以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针对项目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等情况,确保质量控制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质量控制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正规化。

  质量控制就是监控工程建设的具体成果,以判定它们是否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并根据质量计划编制内容,找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找出改进质量、组织验收和必要返工的方案。也就是说,质量控制就是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的作业和活动进行持续不断地检查、评价,及时发现是否偏离有关规范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控制的目的。

  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以书面为根据,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

  工程在施工中的全面质量控制。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严格监控施工质量;

  质量控制就是要使工程实施达到预期目标。质量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工程规模在计划的范围内;②工程的投入小于产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③工程实施期间,无任何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④资源配置合理高效;质量控制在工程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确保工程的质量,是工程责任人和成员的重要使命。

  质量管理中,容易出现失控的环节主要有质量意识不强、质量责任不明确、相关人员素质不高、有关信息、计算等不准确、不到位。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要提高所有参与工程建设成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主要工作环节负责人的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是成功的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工程质量体系的各项要求,切实实施工程质量计划。工程负责人和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保证工程质量工作中的责任。

  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工程建设责任人和一线成员都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必须努力提高参加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操作水平,这项工作在选择承建单位及组建工程建设小组时就应注意。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等均满足质量要求。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已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自检人员组织整改。

  在项目开工前,建设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方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质检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认定。另外,质量控制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检,随机抽检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县(区)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县(区)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工程师论文探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新发展模式及技巧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uili/1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