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分区不当的原因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园林学发布时间:2016-02-29浏览:

  本篇园林景观中级工程师论文探讨园林景观设计分区的内在因素和影响景观分区的外在因素。景观设计大多数只是从独立景点出发,而忽略了各个空间的融合;出现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所以合理功能分区是设计构思阶段的第一步,已成为设计考虑的重点,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

  《广东园林》(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广东园林学会主办。本刊力争为广大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和院校师生提供及时、真实、权威的科技信息服务。2006年我刊将增设“名园赏析”和“华南园林树木”两个专栏。其宗旨是为园林界的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人员等提供科学技术交流的园地,传播新成果、新技术信息,为促进园林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

广东园林

  景观设计分区是奠定景观基本格局的基础性工作,其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景观设计的成败。本文分析了景观设计分区的内在及外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景观分区布局的直接影响:功能、主题、地块、建筑等。从因素的综合考虑、分区的层次性,思维过程的可逆性方面阐述了对景观设计分区的全面认识,列举了实际设计作中对景观分区的常见错误理解及问题。

  景观设计师对景观分区都不陌生,但凡有一定规模的项目,景观设计方案文本中一般少不了一张“功能分区”、“分区结构”或“布局结构”诸如此类名称的分析图,阐述关于景观分区的设计构想。景观分区不仅是景观设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应该被理解为贯穿始终的设计思想方法,对于景观设计的成败经常至关重要。

  景观分区就是针对园林景观的完整用地范围进行的再划分,形成各个不同的区域,以适应景观功能或主题组织等方面的需要。景观分区是形成景观基本格局的重要步骤,为景观设计接下来的功能安排、空间流线组织、风景营造奠定了基础,是景观设计的“决策”阶段,错误、不恰当或缺乏新颖创意的景观分区将导致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影响景观分区的内在因素

  功能:休闲活动、陈列展示、维护管理诞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建筑“功能主义,理论对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也具有深远影响。虽然所谓的“功能主义”从产生至今不断受到种种质疑,但仍然是现代规划设计领域最广为接受的一种思想理念。以休闲活动为主的各项功能是景观分区最常考虑的因素,不同的休闲活动对景观区域的位置、相互关系、空间尺度、场地设施、植物种植形式、环境闹静影响等各方面有着不同要求。景观设计依此对各类休闲活动空间进行整合,形成以功能为特征的景观分区。

  与建筑相比,景观的功能对空间的硬性规定不强,功能定位、尺度、界限标定物都比较模糊,不象建筑功能那样尺度明确、界限肯定(墙),因此对景观分区主要承担功能的界定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比如,应避免出现“太极拳广场”,“风筝草坪”之类过于一厢情愿的说法,以“活动广场”,“草坪”为宜。另外,园林景观分区之间没有墙体等硬性分隔物,易产生闹静干扰。闹静类型是景观分区位置关系最常考虑的因素之一,喧闹的文娱活动场地、儿童游戏场地与希望营造幽雅宁静气氛的空间应尽量远离。

  除休闲活动功能外,动物园、植物园、博览园等专类主题公园的陈列展示功能和维护管理功能也是景观分区必须考虑的因素。

  按照功能进行分区的理念对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公园建设影响很大,常见的功能分区有:①公共设施区(演出舞台、公共游艺场等);②文化教育设施区(剧场、展览馆等);③体育活动设施区;④儿童活动区;③安静休息区;⑥经营管理设施区。上海市区各大综合性公园大多初建或改建于这个时期,如杨浦公园、长风公园均为1956年始建。诞生于1905年的鲁迅公园(虹口公园)也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两次扩建形成目前格局。在这个时期的公园建设中,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功能分区特征,形成的基本格局保持至今,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于公园的印象。当时太多的公园规划设计反复套用这种模式未免有雷同之感。相比而言,目前的公园设计分区及布局方法要灵活、开放得多,但有时候过分关注其他,功能这一最基本要素反而被抛之脑后。

  主题:风格、景色以及设计师刻意表达的其他主题与功能相比,风格、景色和主题都属于形式的范畴。正是因为对这些形式因素的考虑,景观才得以摆脱功能机械单调的束缚,变得丰富多彩、活泼生动。

  风格形成于特定地域环境特定时代(包括现代)被普遍认可的造园模式,世界范围的景观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特征,现代或古典、中式或异域等等。这为当代园林景观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景观风格并列在一起易产生美学上的冲突,需要分区安排。

  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色是景观美的独特魅力所在,自然变化无穷,却又完整统一,以不同的分区展示自然景色的不同侧面,体现主题鲜明、对比统一的美学原则。如杭州花港观鱼分为六个景区:鱼池古迹、大草坪、红鱼池、牡丹园、密林区、新花港区。自然景色是园林景观设计分区中仅次于功能的、较为常用的分区影响因素,尤其当园林景观某些区域面积较大、但功能类似时。比如仅设置简单散步道的大片植物种植区,功能上区别不大,但不分区会让接下来的设计缺乏方向,造成单调乏味或杂乱无章。此时利用自然景色主题分区可以引导深化设计有意识地体现不同的自然美感主题,如“春景林”、“秋叶林”、“竹林”等等。近年来随着生态类公园的流行,以自然景色作为主要分区依据更加常见。

  其他主题是设计师人为赋予并借助景观手段予以表达的各类自然或人文主题,范围几乎无边无际,甚至可能与传统的景观概念完全没有关系。如巴黎雪铁龙公园中有六个长方形系列花园分别体现不同的象征性主题:-颗r行星、一个星期的某一天、一种色彩、一种感觉器官等。现代的人们已经完全接受了景观对含义的表达,不管是传统的纪念主题还是对通过景观对任何事物的象征隐喻。而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大主题下面有小主题,多个主题形成主题系列,等等。这些以分区来呈现无疑是合适的。如上海延中绿地,总面积23公顷,被城市道路自然分隔为七个独立地块,设计者因势利导,赋予每个地块以不同的景观主题,形成七个景观主题区:春之园、感觉园、地质园、芳草园、干河园、自然生态园和梦之园。七个主题共同统一在“蓝与绿”的总体主题理念之下,成为上海公共绿地建设的经典案例。

  管理模式对景观分区的影响园林景观维护管理对景观分区的影响除了作为景观功能的一个类型影响景观分区外,日常管理模式,如公园的封闭式或开放式管理模式,有时候会成为深刻影响景观分区的因素。

  设有大门入口、围墙并需买票入园的公园与开放式绿地广场在景观分区布局方面有本质不同。前者主要的活动区多位于园林中部区域,游人经入口区进入,经过若干空间序列来到核心活动区,毗邻围墙的边界位置除入口区外多以绿化为主,较少布置场地设施,如上海鲁迅公园、长风公园等各大传统公园。后者的分区布局则相反,由于希望方便游人路过停憩,便开设更多的入口广场引导游人进入绿地。边界区域对于休闲活动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如近年新律的延中绿地、徐家汇公园、新江湾城公园等(图1)。

  建造标准的差异和施工的具体要求不同景观区域建造标准的差异,分期实施与施工组织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景观工程做法、分期实施的界面、对植物品种的影响乃至标段划分等细节,切实考虑这些因素的景观分区无疑有利于实施效果的把控。

  影响景观分区的外在因素

  城市道路对地块的分隔某些跨越几个城市地块的大型公共绿地,被城市道路自然分隔成若干区块,成为景观分区不容回避的先天条件。前文所述上海延中绿地就是这种情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能机械地把一个独立地块必定划为一个景观分区,在多地块构成园林景观整体的实际案例中,一个地块划分成几个区以及几个地块成一个区的做法也很常见。

  建筑外部空间秩序对于建筑附属绿地,建筑所建立的外部空间秩序,如轴线关系、围合与分隔、场地功能等就成为影响景观分区的重要先天因素。这种情况下各景观分区的位置、范围比较容易界定,可变因素较小,景观设计应重点考虑分区的功能定位、主题风格与建筑的呼应协调。江苏常熟海虞镇政府的景观设计以建筑围合的室外空间为主导,自然形成了中轴广场、西庭园——中轴以西以亲水台阶为特征的区域、水景庭园——中轴以东以规整条带形水景为特征的主要休闲花园区、自然花园——东北方向围绕餐厅食堂、以自然形态为主的种植区、后院——以建筑北部停车场为主(图2、3、4)。

  对于居住区园林景观,建筑布局围合形成中心景观区、宅间景观区等外部区域空间,自然成为景观分区的依据,但整齐一致的建筑类型和外部空间尺度很容易雷同。景观设计应重点考虑利用不同的主题区分这些宅间花园区域,丰富园林景观,同时增强可识别性。杭州桂花城小区在建筑规划总体格局基础上,赋予各区域以不同的主题,如初阳苑、秋月苑、春晓苑、栖霞苑、南屏苑等,名称暗含了对杭州风景文化,雅致而引人入胜。在具体的设计中通过植物种植,环境艺术小品体现特色差异。

  对景观分区的全面认识

  对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虽然从分析的角度看影响景观分区的因素很多,但必须指出的是,景观设计分区作为形成景观基本格局的基础工作,必须对设计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很少有按照某个单一因素考虑设计分区的情形,更多的情况是以某种因素为主导,同时考虑多种因素来决定景观分区。

  景观分区的层次简单地说就是区中有区。通常在方案设计的初始阶段,确定构成骨干框架的景观分区;随着设计的深入,大区中再考虑小区的划分。景观设计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景观分区不断细化的过程。如前文提到的延中绿地案例,其中的“感觉园”又根据感觉的类型划分.了视觉、嗅觉、触觉等分主题区。

  从总体到局部设计思维过程的可逆性分区如同对景观总体进行大的轮廓勾勒,从而让不同区域细致深化的工作各具不同的重点、方向,不致总体上杂乱无章。一般秉承先总体、后细部的原则,但并非不可逆。细节工作到—定程度,基于某些原因再回头调整分区是必要的。但全盘调整等于推翻重来,所以分区必须慎重。

  顺便提一句,当设计确定了分区格局的某一两个方向时,意味着接下来的深化设计就只能限制在这一两个方向下进行了´这就是所谓的“线性”设计。而当代“参数化”设计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同时深化多个不同方向供选择,并随时能够从施工图阶段退回到方案初始阶段从头再来,这无疑是设计思想的一次革命。但这种技术目前仅限于某些技术色彩浓厚的大型公共建筑如航站楼、写字楼等,在园林景观方面的应用还是一片空白,期待有新的进展。

  对景观分区的不当理解及常见问题

  为分区而分区景观分区不仅仅意味着一张分析图,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设计思想方法,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分区是对总体的把握,在设计师的脑海里,特定环境下的基地在人为干预下开始改变,象细胞分化一样形成具有不同组织的统一有机体。最理想的分区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贯穿于设计始终,无论是否绘制分区示意图。有些设计没有清晰的分区概念,事后再生硬地划为几个分区,这就失去了分区的意义。

  “功能分区”与“分区”正如前文所述,功能是主导分区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现在很多设计师一概以“功能分区”命名设计文件中的分区示意图是不妥的,应该根据分析图所表达的内容标注“分区示意图”、“景观分区布局”、“布局结构”等图名为宜。

  名称随意,夸大其词或词不达意分区名称是对景观分区的“点题”,应准确、朴实而不失精辟和想象空间,不宜一味追求辞藻华丽。比如某公园的分区有 “水云追月”、“碧波流翠”、“绿林水韵”等,粗看不知所云,细看“水云追月”即景观湖及周边亲水设施,“碧波流翠”是一条水上栈道,“绿林水韵”是一处包含了舞台、草坪、建筑和广场在内的复合景观空间。且不论设计内容本身,分区名称对设计内容的诠释、点题作用都无法体现,值得商榷。

  混淆景观意境创意与景观分区景观意境创意是中国风景文化中一个特殊现象,通过简洁精辟的文字对某美景进行概括,不仅描述了景物本身,还有对美景季节时令、总体环境的描述,与中国园林亭廊构筑物的“题咏”类似,引发观者想象、增强观赏效果,如杭州西湖十景“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苏堤春晓” 等。景观意境更加强调某时某地观赏者的总体主观感受,与景观分区虽有联系但实为两种思路做法。现在有些设计随意引用或编造此类词藻作为景观分区名称也是不妥的,既无法保证意境的呈现,又没有把真正的设计理念表达充分。推荐做法是在景观分区之外,专门做景观意境创意分析,作为景观设计理念说明的一部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园林景观设计分区不当的原因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anlinxue/3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