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园林学发布时间:2019-05-18浏览: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渐渐认识到自身生存及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沂蒙山区是山东鲁南地区的重要地理单元,该区域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对鲁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沂蒙山区的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沂蒙山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沂蒙山区;森林植被动态;生态环境

森林类期刊投稿

  引言

  森林植被对人类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植被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缓解全球温室效应;通过蒸腾作用以及对水分的调蓄作用来调节全球水循环;通过对气流的阻挡与水土保持作用而改善生态环境。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森林植被大面积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黄土高原为例,由于人为的破坏,导致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加剧; 水、旱灾情加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

  本研究可以为沂蒙山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服务;为沂蒙山区森林的开发和管理提供方向;为当地森林植被的保护提供依据。

  一、研究区域概况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34°6′ˊN-36°36′N, 116°34′E-119°37′E之间,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总面积为31695.15 km2 , 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0.18%。本区受断块构造的控制, 形成了自西南向东北岭谷相间排列的地貌格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全区主要地貌类型有中低山地、丘陵 、山间平原或盆地以及冲积平原等。其中,蒙山、鲁山和沂山海拔均逾1000m。全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2-13.3℃左右,年总降水量 680-860mm ,是山东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泗河、薛河以及东部沿海傅疃河。土壤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土壤类型丰富, 棕壤与褐土两大土类交错分布。植被覆盖率85%-90%,主要为落叶阔叶与针叶混交林。

  二、 国内外森林植被变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状况

  1.森林植被动态变化的研究

  有学者对比全球陆地有、无植被覆盖时,气候和大气环流的变化。结果表明, 陆面植被覆盖的变化会改变地表能量通量的收支,从而影响气候和大气环流;还会向上延伸影响到对流层的中高层;影响全球的气流运动、气温与降水。无植被覆盖时,赤道与中纬度地区降水减少,副热带地区降水多;反之,副热带地区气候变干,亚非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减弱[1]。高甲荣等学者评述了国外森林水文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森林植被在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2]。

  赵建军对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区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为此区域在过去25年里,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NDVI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中常绿林和落叶林的下降趋势最大 [3]。NDVI受经纬度与气温、降水影响;NDVI与气温和降水有很大的相关且有滞后性,在春秋季节最为显著[3]。梁博毅等学者分析了1982-2012年间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域以及雨林内部的植被变化。该区域叶面积指数在此期间整体上呈现波动变化,在2000年后LAI先降低后升高之后趋于稳定;东南部地区降低明显;其他地区不同时间段内热带雨林的面积交替出现扩展或收缩[4]。

  邹大林等学者对埃塞俄比亚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林业落后的原因;研究涉及到该国家中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自18世纪以来,森林面积一直减少;在1990-2010年之间,森林面积平均每年减少0.93%[5]。

  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的植被研究情况并不被人们所熟知,有学者从生态学角度对该区域的植被进行研究,总结出该区域在植被分类上包括七个主要的陆生及湿地的森林植被类型。马迪、刘征雨等学者利用模拟实验得出东亚季风区森林覆盖度增加对局地气候的短期影响:森林覆盖度增加后,蒸散作用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使该区降水量增加;此外,森林覆盖度增加降低了地表反照率,造成地表反射短波辐射减少,是气温降低的原因[6]。

  韩佶兴对于东北亚地区2000-2011年12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朝鲜、日本,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境内的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锡霍特山脉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最高,可达80%;而东蒙古高原区植被覆盖度最低,仅为20%左右[7]。东北亚地区植被覆盖度大小与地形关系显著,山地高于平原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三种森林类型植被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整体都呈轻微下降趋势,其中针阔混交林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下降了2.31%;针叶林变化率最小,降低了0.99%[7]。

  2.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季劲均、马迪等学者分别从全球尺度与区域尺度研究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表明了森林植被覆盖增加会影响蒸腾作用和地表粗糙度,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降水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变反照率影响地表能量收支从而影响气温的变化[1][6]。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和范围,受不同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升温或降温的可能。从全球范围和长时间尺度来看,植被分布的存在使得热带和中高纬度因为气流的变化,降水凝结潜热加热增强,三圈环流加强,副热带变得更干;而在纬向上,若无植被,海陆热力性差异大,夏季风增强,季风降水也增多;而植被存在使亚非夏季风减弱[1]。从区域范围和短时间内来看,森林植被覆盖度的提高会降低东亚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增加;海域附近的氣温在冬季会因森林阻挡作用而升高[6]。

  关于国外森林植被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有学者从森林水文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森林植被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水量,降低洪峰、增加枯水期水流量;森林植被覆盖的增加能减少径流泥沙、延缓径流回流速率、改善水质[2]。同时森林植被变化对某一区域降水的影响不明显,而且增加森林覆盖率会减少流域产水量。

  推荐阅读:《森林公安》(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社会科学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沂蒙山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anlinxue/4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