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师生关系矛盾以及如何解决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结业论文发布时间:2013-12-10浏览:

  作为一个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明证。而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改革。党和国家通过这次改革,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民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未来。①而新课程的实施者——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儿童美好未来最主要最直接的“策划者”。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工程是“灵魂工程”。

  学校教育,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和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冲破重重阻力,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探究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实施改革的根本内容和任务。可从许多资料显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大多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探讨上,较少涉及师生关系更广泛的天地——精神、思想和生活的互动关系研究。其实,师生关系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涵深刻的内容:伦理关系、情感关系。②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我们认为:努力建立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和真诚、和谐、全面沟通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构建这一系统最科学、最理想的方向。

  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看,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尤其是我们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师生关系的观念转化,其过程艰难而漫长。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目标教学,就是有目标可不讲教学;“双基”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自然具备了;至于素质教育,那就是“放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离开了管、卡、压,教师就“名不符实”!于是,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事实——学生是新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教育、教学、师生关系“涛声依旧”。就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在存在着急需改善和优化的复杂问题,其任务十分艰巨。

  二·1、伦理关系方面,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

  这里涉及的首先是学生观的问题。学生观,是指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怎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怎么样的态度问题。新时期的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③

  我们的现实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程跟;教师包讲,学生只需记好、背熟;学生违纪教鞭等着你;教师“过分”,学生疏远你、报复你……厌学情绪就源于此,因为学生的自主权没有了。

  三、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三·1、传统观念僵化,是师生间权利、义务模糊、混乱的根源。

  众所周知,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之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凭借已有的知识,手中一把戒尺,“成功指点”教坛一辈子。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又因为“能者为师”,师是知识的权威生不得不“唯师是从”!今天的教师,对封建腐朽的师生关系,并非没有鉴别力;对当今教育改革中新的师生关系要求,亦非一无所知。但是,“严师出高徒”。严,就要训诫,就要惩罚,就要捉弄,就要挖苦,就要扳着面孔、举起戒尺!很有道理!可惜,我们错了。

  我们是用“师道尊严”的“严”来诠释“严师出高徒”的“严”。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我们要把教育观念转化为实践活动的艰难程度。此外,在近代的广大农村,文化教育滞后,有知识的人不多,教师曾一度是知识的化身,甚至“圣人”,少数修养不足的教师“小人得志”,挨于面子而放不下“架子”。2001年5月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典型的例证。④诸多错误或落后的师生关系观念成了教育弊端的渊源。纵观我们教育现状,“师道尊严”观念的惯性仍很大。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我们对新课程的任何师生关系理念都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实施。任何改革观念先行,旧的师生关系理念没能转化,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师生应有权利和义务最具破坏性的阻力源。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研究师生关系矛盾以及如何解决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biyelunwen/1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