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财政税收发布时间:2018-12-15浏览:

  摘要:安徽省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正在加快崛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目前的安徽,站在量变到质变、脱颖而出的新起点上。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冲刺全国第一方阵,关键是选择好工业强省的路径。在创新的新时代,安徽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支撑。基于此,文章系统地探讨了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成效以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新常态

财税类论文投稿

  2010年底,安徽省开始确立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10月安徽省政府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又明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生物和大健康、绿色低碳、信息经济等产业,随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扩大,并向新兴服务产业延伸。2017年5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安徽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条例》,以立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安徽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支撑。

  一、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提升,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断增加,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1.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9.1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7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其中,以新型显示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两千亿元。

  (二)优势企业快速成长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快速成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优势产品不断涌现,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产值超千亿的达到4个,比2011年增加2个;超百亿元的5个,净增3个;超十亿元的企业142个,净增62个;超亿元企业1368个,净增62个。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主营业务收入和实现利润等均有较大提升,并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大讯飞、合肥联宝电子科技、京东方、康佳电子,节能环保业的海螺川崎、利特环保,生物产业的丰原药业、济人药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安徽巨一、安庆环新,公共安全产业的科大立安、工大高科等。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些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产业链条不断发展延伸,新兴产业种类不断兴起。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发展基础较好,产业规模居领先地位,产值均超千亿元。新型显示、机器人、硅基材料、现代中药、集成电路和通用航空等一批产业快速崛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省企业数从2011年的4户增长到2016年的161户,拥有江淮、奇瑞、安凯三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建了全国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工程实验室,且合肥是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一。此外,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显著,形成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促进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二、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成效

  (一)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建设成效

  2012年10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按照优势地区试点先行,确定了江苏、安徽、湖北、广东、深圳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区。安徽合芜蚌新型显示、芜马合机器人成为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显示产业以京东方、康宁企业等为核心,集聚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液晶玻璃、偏光片、光学膜等上下游企业30多家,合芜蚌地区正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区。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龍头企业埃夫特公司已进入国产机器人整机企业第一梯队,四自由度以上机器人销量占国产机器人的1/3,位居全国第一。

  (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成效

  按照创新能力、产业领域、产业基础、龙头企业、支撑项目等五个方面条件,2015年9月,安徽确定了首批1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6年,第一批14个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681.5亿元,增长1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8.6个百分点。2016年8月,安徽省又确定了第二批10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其中基地有8家,试验基地有2家,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总数达到24个。2017年,全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23%。2018年上半年,安徽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5.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5亿元,同比增长23.4%,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工业投资10个百分点。

  (三)市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成效

  除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外,安徽部分市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也可圈可点。比如,淮北市着力促进煤基合成材料、高端铝基材料、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铜陵市大力推进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也是滁州市全力支持、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位于来安县汊河镇的滁州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07家,产业链条完整、初具规模,高铁七大类168个主要部件有近百个可在汊河镇生产,填补了安徽省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多项空白。

  推荐阅读:《上海财税》是由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税务局联合主办的刊物,财政、税收、财务与会计专业刊物。旨在宣传财税政策,探讨财税理论。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经济新常态下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aizhengshuishou/4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