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环境中的交往空间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城市规划发布时间:2012-09-29浏览:

  摘 要:该文针对住区邻里淡漠的现状,提出了营造居住区环境中的交往空间,建构和谐社区环境的观点。阐述了营造住区交往空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交往空间的形态特征,提出了住区公共活动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模式。

  关键词:交往空间,居住环境,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different settlements neighborhood, to put out the view of create a communication spac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the environmental point of a harmonious community.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o create a living space, and analyze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action space, communicatio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model of the settlements, public events.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space, liv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交往空间是指居住小区内可以发生交往活动的空间环境,包括儿童游戏场、小区的中心绿地、小广场等等。交往空间作为居住小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居民在家庭之外的主要户外活动场所,营造新住区中交往空间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以及形成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1]。

  一、居住区环境中交往空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 居住区交往空间规划设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进行人与自然空间环境关系界定发展的过程。

  (1)人们对于居住的观念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栖身之所,它被赋予生命,并用自己的语言,诠释着交往空间于生活的含意,随着物质生活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

  (2)交往空间的营造是维系传统亲情、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今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互相依赖减少的同时戒备心理加强,再加上平时工作紧张,闲暇时间较少等缘故的综合影响,从而造成了住户间交往很少而了解不深,甚至不交往的情况。客观的看,现代住宅比传统住宅有了很多进步,它们有着宽敞明亮的房间,良好的卫生设备和生活环境,但是,在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居住空间不断扩大的时候,交往空间却日渐萎缩,高层住宅楼、多层单元楼、点式住宅楼内邻里间的冷漠、不信任代替了传统院落式住宅中的邻里互助、和睦的温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早已对住宅提出了“高品质、新生活”的要求,其中“新生活”就包括引导新的居住理念、引导新的消费意识,形成新的交往形态、形成新的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个标准,交往空间的营造就显得非常重要,居住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空间单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邻里交往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化才能提高社区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道德风尚[2]。

  2. 居住区交往空间规划建设应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要

  不同人群因为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交往空间的功能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交往空间的不同功能规划建设,营造出不同的主题空间,将有利于吸引人们走出户外,自发地进行交往。

  (1)儿童。儿童白天基本在幼儿园度过,在小区内的户外活动时间相对减少,平均每日约为2 h。儿童的活动范围大,游戏内容也丰富,出现了很多的交往性活动和互动游戏。儿童户外活动时家长仍会在一旁陪同,或不脱离家长的视线范围。儿童拥有小区内的固定玩伴,游戏时多为三五成群,其形式包括骑三轮车、轮滑、滑板车、球类等。因此儿童需要更为开敞连续的无障碍活动空间,例如人车分流的小广场及其延伸空间,小区内较宽的步行道等。

  (2)年轻人。年轻人在户外的时间更少,大多说的时间都在上班。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开敞空间,早上和傍晚都要做运动,在户外陪朋友约会,也需要一些半私密的户外空间,如座椅,小花园内的亭子。

  (3)老人。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居住区中的老年人活动区在社区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在一些大、中城市,很多老年人已习惯于早晨锻炼、白天下棋、打牌、聊天,在设计中宜考虑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比如设置单杠等健身器材,在活动区外围应有林荫及休息设施,如设置花架、坐凳等,以便于老年人活动后休息,静态区主要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观望、学习等,应有亭、廊、花架等,保证夏季有足够的遮荫、冬季有足够的阳光[3]。

  二、交往的活动空间形态

  杨·盖尔(Jan Gehl)先生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指出,物质环境的构成对于社会交往活动的发生、质量和强度具有潜在的影响。通过对物质空间的形态、尺度的控制可以促进或抑制交往活动的发生和频率。对于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来说,其形态应该考虑行为心理特征。

  (1)围合性的空间易于促发交往活动。围合的空间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很强的地段性和私密性;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可以减少破坏行为;增进交往和活动场所。对于交往活动来说,围合的空间最能提供安全感、归宿感和归属感。空间的围合营造出亲切的空间感受,易于人的停留和聚集, 从而促发交往活动。

  (2)圆形是较符合幼儿行为心理的空间形式。完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空间形式对应着不同的空间感受。线状空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具有延伸运动的意味;而“团”状空间给人的感觉则是聚集,更多地表达了停滞、容纳的意味。完整的几何形或趋向完整的形态,能给人以稳定、安全的感觉。

  (3)符合居民的空间尺度。尺度是空间的基本属性之一,对身处其中的人的心理感受有最直观的影响。过于空旷的空间使人缺乏安全感和无所适从,而过于逼仄的空间又令人感到封闭压抑[4]。

  三、交往空间的营造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住房商品化形成的新型住区内邻里关系淡漠、社区缺乏活力是普遍的现象,导致居住环境的人文质量不高。城市人在享受高强度的非日常交往带来的便利时,其内心仍渴望日常交往的情感支持与心理慰籍,渴求和谐的社区环境。创造新社区环境中的儿童交往空间,是促进邻里交往,提高社区人文环境品质的重要条件。因为居住区内的交往空间促进了大人与孩子、大人与大人间的交往,为相识及不相识的人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往场所。原本陌生的邻里关系得以改善和融洽,并逐渐形成了和谐的社区风尚[5]。

  四、住区公共活动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模式

  居住区的中心绿地往往是小区最大的公共交往空间,它不仅有大片地绿地空间,还需要有休憩的设施,为全体居民共享,是居住区的“客厅”,对居民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引导人们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居住区的景观与人的交往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在景前驻足观赏,产生交流的欲望,景观有了人的活动,更加富生机。因此,公共交往空间应与景观小品相结合,如在雕塑、喷泉水景四周布置坐凳,将景观亭、台与休息椅结合置,人们一边赏景一边进行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同时应发挥景观的引导作用,强调参与性,通过景观来吸人流,聚集人气[6]。

  五、本栋及相邻楼栋之间的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模式

  1.采用架空底层的做法,其优点主要有:(1)增加小区的通透性,开拓视野,改变以往封闭的住宅形象;(2)提高土地利用率,能缓解住宅停车问题;(3)为住户提供了半公共活动空间,为邻里的交往提供了场所,通过配置花草、坐凳,供居民休息、聊天,即使下雨天也不受影响,为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2. 在单元人口处加宽入户小路宽度,形成小块空地,放置些凳椅,使住户进出有休息交谈的空间,增进了邻里的交往,融洽了邻里关系。

  3.利用屋面作为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屋顶花园、桌椅、花架,人们在此散步、健身、聊天,形成一处惬意的交往空间。

  4.楼栋之间除了宅间道路和绿化等小环境供人们交往外,还可以每隔数层开辟空中走廊,或类似中庭的共享空间,成为地面以外的另一水平交通体系,它形成半公共空间,限制了外人的进入,空间使用明确,既可供交通之用,又成为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从而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

  5.通廊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一种能有效地促进形成人们交往乐趣的空间诱因,目前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住宅的规划设计中,如杭州的桂花城、广州的竹韵山庄等。通廊在这里既是交通要素,又是交流场所,起到了相邻空间融合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攀谈、晒太阳等。

  6.单元内部的交往空间规划设计模式。

  (1)在多层住宅中,将单元内楼梯间延伸至整个进深,扩大的部分规划设计成庭院,提供邻里交往之用,考虑到仅两户使用既狭小又不经济,且交往面过窄,将上、下层连通,以庭院为中心、楼梯为联系,形成四户共享的邻里交往空间,增加了交往的情趣和交往的效果。

  (2)在高层住宅中,单元式高层住宅交通面积紧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电梯前室,将其向外扩展形成阳台,使交通空间与阳台结合,构成户内外空间的联系,为邻里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气氛;塔式高层住宅中除扩展电梯前室外,还可根据不同的住户规模,创造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由三户或四户组成一个居住单元,通过邻里交往空间入户,有利于这几户之间形成亲密的邻里关系,通过走道与交通核心相连,加强了这个交通空间的领域感,交通核心分别与多个居住单元相连,成为本层居民的交往空间,加深了邻里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以上交往空间的处理,生活在混凝土丛林中的人们可以在他们自己的一方净土中愉快地交往,邻里关系亲密起来,增加了人际交往中的人情味,也增加了生活的乐趣,从而把失落的“院落”精神重新寻找回来[7] [8]。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向》华夏出版杜200l

  【2】孔磊,居住区交往空间探讨《山西建筑》 2007年29期

  【3】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杜2002(6)

  【4】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连蓓,传统聚落的交往空间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启迪《华中建筑》 2005年S1期

  【6】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网络资料:http\\www.baidu.com

  【8】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9】网络资料:http\\www.sogo.com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居住区环境中的交往空间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chengshiguihua/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