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21-09-07浏览:

  [摘 要]本文根据多次实地调研取得的资料,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振兴;突出问题;对策

工业期刊投稿

  近两年来,辽宁经济增速出现负增长,增速跌到全国倒数第一,一些人唱衰辽宁经济,真如有些报道所述那样吗?数据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如今的经济表现?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辽宁又该如何突破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在相关数据的支撑下,形成了此篇报告。

  一、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

  1.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尽匹配,支柱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经济效益整体偏低。从近年的数据来看,辽宁省GDP增速、GDP总量占全国当年GDP总量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与当前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匹配、不合理的地方。产业结构重型化是辽宁经济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辽宁重化工业比重从1952年的57.8%,到如今比重在70%-80%,重化工业所表现的日趋增强的结构刚性可能会导致区域经济伴随全球重化工业周期景气下降而出现衰退。同时传统产业比重大,国有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产业结构具有单一性,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产业群、新动能尚未形成。

  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也存在低端化现象。比如从工业经济结构看,辽宁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工业结构应表现为以原料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转变,进入高加工度和技术集约化阶段,因此,工业增长应对原料工业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而对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但目前辽宁原料工业的依赖仍然较高,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虽逐年上升,但具有高技术的装备产业工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偏低。再如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第三产业中传统的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占重要地位,为生产服务的相关产业发展迟缓。以信心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容纳就业水平不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发挥不足。

  除此之外,辽宁产业结构变化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不同步、不匹配,表现为产值结构转变“超前”,就业结构转变相对“滞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从业者比例较低,转移路线单一,与产值变化相比,转移步伐迟缓。

  2.长期国家投资(外生力量)推动的投资增长使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在2003年提出实现东北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受区位优势、历史贡献以及工业基础雄厚等因素影响,国家对辽宁给予了很多项目的支持。比如在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首批100个项目中,辽宁省有52项,占项目总数一半以上,总投资额442亿元;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下达第二批国债197个项目中,辽宁省有91项,约占项目总数的46%,总投资额221.68亿元,覆盖制药、冶金、船舶制造、机械、化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这些国家投资和国债项目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和最集中的一次。当然那个时候是要解决东北的生存问题,对东北进行“输血”投资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些项目在推动经济走出低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国家通过这种方式主导企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在项目执行中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国有企业已经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但这种投资模式存在潜在风险:一些重大项目投资是按照领导相关的意图、用国家银行的贷款进行的;由于有国家贷款贴息政策,企业本着占便宜的原则,不管项目前景怎样,先把贷款弄到手再说。结果导致一些不成熟的项目上马,必须警惕形成新增不良贷款。

  实施振兴战略几年来,投资和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是靠国家投资拉动的,一方面国家不可能长期有这种力度的投资,而且这种方式存在的潜在风险使得国家投资隐藏着很多严重问题和后果;另一方面,国家振兴政策也只能起到经济发展的引导力的作用,根据对振兴政策绩效的评估和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判断,无论是政策的直接效果,还是其溢出效益都是在逐年递减的,如果忽略政策因素影响来看辽宁的经济发展,经济内在增长潜力是不容乐观的。

  3.国有企业竞争力不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实施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国企改革虽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国有经济竞争力仍然不是很强,制约国有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将会持续较长时间。省及市监管企业中,資产规模与经济发达省份差距甚远。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辽宁省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营业收入增速低,平均销售利润低。改革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改革存在差距,有的改革形式和内容不一致。大型国有企业虽然大多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更深层次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已经实行改革的企业,有的可能只是股权形式发生了变化,改革不是很彻底:比如个别企业重组又出现反复;部分企业新增资金、技术、项目没有最后到位;有的企业规范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些地区对企业改制后相关工作的跟进不够及时,部分企业的金融债务问题较为突出,没有妥善得到解决,致使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流于形式,其与改革的实质和宗旨不一致。

  4.民营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发展仍面临诸多突出问题。近年来,辽宁全省上下一直在努力改善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营商环境并非一两个规章制度、一年两年的短期努力可以完成的。由于辽宁国有经济发展的浓重氛围,使得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的地方,市场环境、信用制度、法律制度和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还有待持续改善,由于大的市场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辽宁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资金短缺也是辽宁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不大,发展势头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推荐阅读:中国工业经济期刊发表论文什么水平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5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