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与环境艺术无界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13-05-30浏览:

  摘要: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这一词,应该被更全面的理解为是一个构筑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过程。当代学科划分越来越具体、细致的倾向性导致建筑与环境艺术成为了两门独立的学科,可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能因此割裂开来。我们在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应肯定他们之间有形而无界的关系。

  关 键 词:有形无界,密不可分,统一范畴,互相影响,相互独立

  正 文

  1,从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上看,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古代人类野处而穴居,古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上古巢居、穴居传说的记述。例如:《韩非·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建筑本身的出现就是人们为了适应或者抵抗某种环境因素。利用天然的自然要素进行构筑安全居住地的活动。慢慢地,人类具备了规划意识,开始出现村落或者部落。而这样的聚集地往往会选择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古人择水而居。人类的文明也从河岸边萌生继而逐渐发展辉煌,例如:我国的黄河,长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印度的恒河,印度河。人们在这些水资源所能涉及的区域繁衍声息,探索和实践生活。此时人类对建筑活动的概念仅仅是对自然要素的选择和利用,后来当人类发现自然界有某种不可抵抗力可能会导致对居住地的破环或者损毁的时候,他们开始渐渐学会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加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出现的半坡文化中就有人类在建筑行为中对水源依附却又保持距离,谨防灾害的可拷史料。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不同地区人类的建筑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有了根据地域特点而产生的区别。单就我国而言,繁多的民居种类就是很好的佐证。比如西北地区为了抵抗严寒利用当地黄土特性而产生的窑洞建筑。西南地区因为潮湿闷热,需要营造通透,干燥的环境而架高建筑远离地面的竹楼等。都是一种人类为了适应环境,建立舒适生存空间的营造活动。建筑从最早的不自觉行为过渡到自觉利用可利用材料继而产生各地不同的特色建筑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的所有活动时刻适应着环境。

  建筑的形式,工艺,建造方式一直在变化和发展,建筑本身的意义也一直被探讨。我们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建筑物本身是一个满足生活需要,作为环境要素出现,与城市风貌密不可分的空间形式。

  2,从建筑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分析,环境艺术与建筑学一脉相承。

  文艺复兴后,建筑学的产生导致了建筑活动和思想通过学校训练而传播和发展的形式慢慢兴起,建筑不再是口口相传。而建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学科体系也走向了新的阶段。 起初形成的建筑学涵盖了一切人类的营造活动。逐渐的,规划学从建筑学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学科,环境艺术成了一个专业,成为环境建筑学或者景观建筑学。再后来,造园学,室内设计等学科也先后从建筑学的范畴中独立。建筑学的大前提下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的更具方向性的新学科。建筑学的发展依照现代学科高度综合而又相对独立的特征产生着变化。各个学科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和理论构架。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建筑活动的基础上的,任何用于人类发展而产生的改造和建设都成为人类社会的建筑活动。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同出一宗,是具备充分关联,一脉相承。

  在建筑学的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建筑物本身被附着的意义产生了几次大的改变。这其中我们经历了从建筑艺术学中对建筑造型的追求过程,到功能建筑学中对建筑各种功能的重点要求,发展至20世纪中叶更是出现了空间建筑学,兴起了对建筑空间的广泛探讨。然而建筑学发展到当代,随着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重新认识到,建筑跟环境是一体的,建筑不能离开环境变化的发展而独立存在,所以我们的传统建筑学科中又兴起了对环境建筑学或者生态建筑学的重视和研究。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广义上建筑学的范畴内,还是针对狭义建筑本体的研究。环境这个要素始终贯穿其中。

  3,在对当代建筑评定的标准方面,人类自身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起巨大作用。

  当代我们所需要的建筑美学,不是传统视觉审美这样的单一理念,而是需要一种体验美学,接受美学。即人在建筑中产生活动和充分使用之后所产生的评价才是真正对一个建筑是否成功是否优秀是否美的评价。在这其中,建筑本身是否能够带来便捷的生活方式,建筑是否符合使用者的生活需要的心理需求就变得更为重要,而这一切又是从哪里体现的呢?建筑构建的节能环保,人类生活的生态健康都是体现一个建筑价值的地方,这其中的种种也是与环境分不开的。人们站在生态宜居的角度去体验,环境对建筑有制约,建筑反过来对环境产生影响。让我们建立一种新的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人们对建筑环境评估的方向,和建筑本身的优势。因此建筑的好坏与美丑是建立在建筑设计对环境充分利用和分析的基础上的。

  4,建筑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充分影响,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不仅仅指自然环境,环境的要素还包括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内容。简而言之,环境即是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两大类。另外,建筑也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建筑,除了人类的空间营造活动之外,在让自然人文化的过程中,所有的实践活动,几乎都叫做建筑。大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城市发展的把握和规划就能影响到建筑的形式,建筑的数量,建筑的投资。小到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小区人文环境就能影响到一栋建筑的层数,户型,设施。建筑物的形成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然而反过来,建筑物本身又是对这些环境现状的最好体现。我们对一个未知城市甚至国家的初步认识,往往通过城市建筑和城市雕塑这样的城市构筑物。国家也往往会因为特殊原因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上做出特别的行动。1889的艾菲尔铁塔其设计定位就不仅仅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公共建筑物而已,其象征的是对欧洲工业社会的纪念和缅怀,并成为工业化大生产下的钢铁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对国家精神的传达和散播。所以建筑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而已,他更需要具备精神层面上的深远意义。甚至涉及到城市定位及国家形象的体现。站在这样的宏观角度,人类的任何活动即建筑,人类世界产生的种种因素即环境,他们具备一种并列产生,互相影响,无法独立存在的关系。所以建筑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5, 21世纪的建筑活动应该更加着重探索生态问题,力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建筑物,环境,人是三个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他们直接影响了建筑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建筑活动从起源阶段发展至如今,经历了对自然环境的单纯依赖到加以利用的转化过程。然而我认为,当今我们在处理建筑和环境关系的时候,太过于强调所谓的“以人为本”这样的物质需求价值观,我们总是试图最大限度的将建筑与环境作用于人本身,为人类自身谋求呈现片面的甚至是表面的合理生活方式的途径。然而这样的考虑看似能够解决眼前的短期问题,却给长久的人地和谐关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世纪的工业化大发展,带给我们技术的革新,为建筑行业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新的形式和模式正在吞噬着各个城市,高耸宏大的建筑拔地而起,城市建筑产生一定的趋同性。这样的高楼大厦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都以拥有这样的建筑为荣。北京的cctv大楼,台北的101大厦,包括疯狂增高的迪拜。这样的建筑固然能够解决一些使用空间上的问题,将使用空间垂直化,立体化。但是,是不是任何使用人群任何城市任何功能都能够附着在这样的庞然大物身上呢?这样的建筑模式,将建筑与环境割裂开来,以夸张的造型,新型的技术展示一个被无限放大的建筑形象。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并不能适用于未来的人地需要。现在人类对生活的需求已经慢慢从疯狂的物质膨胀转而寻求精神层面的慰藉。建筑需要服务于人,而人类正在逐渐摆脱将生活空间当做商品的这一心态。人类更需要的对大自然的亲近,对舒适自然环境的追求。在这个层面上,摩天大楼必将与人类发展背道而驰。另外,这些大型建筑,在面对环境灾害的时候产生出来的应对能力也使我们产生质疑,最为鲜明的例子当属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疏散人群等应急能力在毁灭性的灾害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脆弱。

  隈研吾在他的《反造型》这本书中就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建筑原本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凸显自己的可悲命运。可以说从环境中割裂是建筑的被迫宿命。我们应该颠覆这种宿命,让新空间和周围的环境融合一体。打破20世纪建筑师们渴望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思考模式。将建筑与整个自然环境,人的生活联系的更为紧密和和谐。

  20世纪是一个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人类的价值观以崇尚优质物质生活为主导。激烈的市场竞争,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已经使设计之初的”为人”理念产生了偏移。建筑活动也无例外地变得商业,变成商品。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自信和失控,已经让我们慢慢受到惩罚。21世纪以来,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人为灾难让我们意识到。精神层面的塑造,自然保护的价值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不仅仅是对空间环境,社会环境,人心理环境等的研究和认识。在未来,我们必须着眼到自然环境本身。我们必须抱有建筑产生初期时我们对大自然谦卑的态度。试图将建筑的探索与解决生态平衡,关注生存空间相结合。将整个建筑,个人,环境生态以发展和运动的眼光去理解。建立新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结 语:环境艺术研究从建筑学研究中分离出来,并于20世纪70年刊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工业时代人们在崇尚物质主义的的背景下,以干预和榨取自然界为前提产生的一些列只能改变局部的建筑活动。所以环境艺术本身就是建筑活动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除了要承认建筑和环境艺术在空间关系,社会关系,人类自身因素中产生的缺一不可,你中有我的相互影响之外。我们还要去思考,什么样的环境艺术与建筑的关系是最理智,最和谐的关系。我们从前所看到的建筑与环境艺术的关系真的就是最合理的吗?放眼当下,建筑和环境艺术在处理协调的时候自然有很多成功的列子。但同时。我们也面临如城市热岛效应,广场效应,等很多失败的组合结果。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在设计初期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最终却导致了生活环境的下降。我认为,就是我们片面的强调了创造环境,制造环境,而没有去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建筑与环境艺术无界限,不仅仅指建筑和环境设计无界限,同样也是告诫我们,人类的一切建筑活动必须是在总的维持生态和谐的原则下进行的。不能跳脱出自然平衡法则。在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和文明来为自身创造更好条件的同时,我们却从反面干预了自然。当环境污染,城市膨胀,人口过密等问题到来的时候,我们所掌握的环境改善手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此刻,我们需要回到建筑诞生的初期。去思考我们对自然的依赖,找到自然给与我们的灵感。未来的建筑评估一定是在环境评估的基础下形成的。建筑和环境艺术的统一性不能只着眼在挤迫地解决眼前问题。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综合的思考方式,探求如何在解决的问题的同时减少新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郑曙暘.环境艺术设计.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隈研吾,反造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 -9

  (3)韩非.韩非子新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2000 10—1

  (4)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 4—1

  (5)陆楣.跨世纪环境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一版2002—8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建筑与环境艺术无界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