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区住宅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21-09-26浏览:

  一、居住的舒适性

  住宅内居住生活想获得舒适的效果,必须使不同的功能空间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住宅空间通常被划分为三类:一是家庭成员的公共活动空间,二是家庭成员个人活动的空间,三是家庭成员的生理卫生空间。三;类空间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要做到“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食寝分离”和“居寝分离”。功能空间适宜的尺度是生活舒适程度的影响要素。现今不少住宅面积无限扩大,各个功能空间大得惊人,失去家庭温馨的感觉;房间的形状比例失调,有的深宽比超过2:1,室内很大部分得不到充足光照,也难以进行家居装饰装修:一套住宅内不同功能空间的大小差异悬殊,不恰当的空间组合也会给使用带来不便。

  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也是获得舒适度的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可避免开门见厅;外廊式住宅应避免外廊对靠近其的房间的视线干扰;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间的对视、斜视现象;厅内应尽量减少卧室门的数量,特别要注意卫生间门不应开向厅等等。在住宅楼内设置交往空间是增进邻里交往、创造舒适环境的重要手段。可采用:在单元入口适当扩大面积,形成居民交往、接客和休息的门厅,这在人流集中的高层住宅入口尤为重要;扩大楼梯平台也可为居民之间增加联络、交流的机会:将外廊下沉局部加宽,可使儿童有游戏、成人有接触、老人有交谈的场所:底层架空可为居民提供交往场所等等。在公共空间应设置坐椅,配以绿化,甚至安装游乐设施,使居民感受到这些空间给他们增添的欢乐、温暖、祥和的大家庭气氛。

  二、居住空间的适应性

  居住空间的适应性要求,一要能持续发展,二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三要能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命题。住宅的可持续发展要能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例如高科技智能化和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家庭将不仅仅是生活空间,同时又将是工作场所:又如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迅速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从而住宅构成功能将包括更新技术和学习知识的空间:再如,科学技术发展将促使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也将促使生活服务社会化,住宅就应成为适应社会服务发展的居住形式。为适应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类型、不同生活模式家庭的需要,应该向社会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平面布置的住宅,为不同居住人群提供多种选择。居住空间的适应性既能满足居民对平面布局的不同要求,又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变化或家庭居住模式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要选择灵活可变的大空间结构体系:其次要提供方便拆装、轻而经济的分隔墙体,分隔墙体为阻燃且隔音材料制成;还要考虑设备管线、电器插座与开关、灯具、散热器等的再调整。可变性比适应性难度更大,需要相应工业化的部件来满足。

  三、居住建设的经济性

  居住建设的经济性主要反映在节约自然资源。我国是人口多、资源少、土地紧张的国家,在住宅设计中应大力节约土地和节约能源,使资源利用形成良性再生循环系统。

  1.节约土地

  具体节约用地办法是适当增加层数、加大建筑长度、合理降低层高、缩小面宽、北向退台、利用边角地及东西向布置住宅等合理提高密度措施。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效益。

  2.节约能源

  节能主要指节约供暖的能源。国家要求在“九五”期间应节约原能耗的50%,这个要求需采取两部分措施:即建筑物系统节能和供热系统节能。前者包括改善建筑体型系数、窗墙比和围护结构等,后者包括提高锅炉运行和管网输送系统效率。节能的另一方面是节水与节电,还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应该指出,节地、节能措施会增加一些费用,但住宅建设的经济性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全寿命费用分析与评价上,决不能采取短期行为,也决不能将资源,特别是非再生资源在一代人身上用竭而使后人处于资源贫乏的境地。

  四、居住行为的安全性

  居住行为的安全性分为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物质的安全性表现在结构的安全、防火、防盗、防滑、防坠等。结构安全应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地震力破坏的可靠性。防火疏散是高层住宅设计的重点,按不同等级安全要求保证底层疏散口的数量、疏散电梯的数量、消防电梯的设置、防烟前室的;设置、通风排烟措施等。防盗主要考虑户门为防盗门,防止从住宅建筑附件如水落管、阳台、楼梯入13上部的雨蓬等攀越入户。精神的安全性主要是防止视线与噪声的干扰,外来的视线与噪声都会给住户带来心理上的不舒适感,因此需要积极避免。

  五、居住环境的整体性

  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在住宅内部包含设备、设施、管线、家具、装饰等设计的综合性和配套性。重点是厨房和卫生间,因为在那里人们的活动频率最高,设备设施管线众多而复杂,必须采取配套、综合、隐蔽等原则。

  1.配套;是指设备自身与设备之间纵向系统配套和横向系统配套,纵向系统为单件品种产品自身的档次水平的完善,横向系统为产品之间的配套性与统一性。

  2.综合;是指设备与管线、管线与管线之间的配合,要采取统一协调设计、施工的方法。

  3.隐蔽;是为了保证室内整齐、美观,需将各种管线隐蔽集中,如设管井与管道区等。

  六、居住技术的科学性

  居住技术科学性乃是为了有效改善:住宅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它表现为一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配套完善;二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并提高智能化水平。

  1.推广应用“四新”

  “四新”应用绝非为新而新,而是为了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四新”可从宅建筑三大门类产品去发掘,即室内设备、器具及配件:建筑构配件及产品;建筑材料。具体为新型建筑主体结构、厨房设备、卫生间设备、住宅门窗、墙体和轻质灵活隔墙、给排水和燃气管道及附配件、散热器、电梯设备、新型建材及其制品的推广应用。

  2.应用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是保证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的重要支撑,主要反映在智能化系统的装备,诸如智能化住宅保安、防火系统;智能化住宅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住宅家用电脑软件系统:智能化住宅通信与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住宅多功能综合调试技术与综合管理系统等,使世纪之初住宅能与高科技和信息化社会相适应。

  七、未来住宅设计的展望

  为了要创建与新世纪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小区住宅,必须紧紧抓住时机,并使规划与设计符合下列原则:

  1.以人为核心

  小区与住宅使用主体是人,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应创造让人能方便、舒适地生活于其中,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体现出“人造住宅,住宅造人”的真实价值。因而规划设计要从住户的居住实际情况调查着手,了解住户的潜在要求和生活状况,归纳分析总结出符合现实和未来生活的居住空间的模式。

  2.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人口多、资源少、土地紧张的国家,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材;还要注意最少量的环境污染,使住宅区形成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系统,建立各种形式的良性再生循环系统;还需要使小区与住宅能具有随时代前进、社会发展而应变的能力。

  3.智能化装备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未来小区和住宅拥有智能化系统的装备,诸如智能化自动控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自动调节的太阳能利用系统、家庭烹调自动控制系统、节电节能的自控系统以及家庭信息与保安系统等,使住宅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水平。

  4.产业化建筑技术

  快速优质建设住宅,国际上至今仍然公认采用工业化是最佳途径。工业化的基础是标准化,而标准化的手段是模数协调,因此小区与住宅建设需要以模数协调的标准化方法,采用以通用子体系汇集成的通用总体系去进行,从而使住宅成为造价低、建设速度快、质量高的最终产品。

  5.有个性的小区风格

  小区具有自已独有的风格,不仅反映于住宅建筑的外表,更重要的表现在小区的内涵,因而要全面、综合地将小区总体布局、空问组织和住宅的平面布置、建筑造型、立面处理等有地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习俗、传统文脉以及基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相结合,使小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

  结束语

  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注重设计手法从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以简洁、明了、细致、人性化的设计,塑造舒适、和谐、有亲和力的新社区。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力求发展和突破,我们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美好幸福家园营造出一个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现代小区住宅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