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14-08-29浏览:

  摘要:自控力强就能够适应客观环境,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得体地支配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不顺利时避免灰心丧气或意志崩溃;在成功时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失常态,再接再厉。青年要健康成材必须善于应用意志的力量,增强这种极为重要的自控能力。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国内外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可持续发展、道德哲学、环境伦理学等科学理论和思想出发,关怀大学生的利益与需要,为其终身的幸福着想,研究大学生道德建设新思路。本文作者总结多年德育教学的经验认为,思想道德课程在内容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贴近,就要使他们成为德育的主体,成为自身道德修养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指点迷津者,有益学生身心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生活心理困惑的咨询人。德育教师要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心灵导师。

  人类社会制定道德规范的目的就是让人的行为有益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而有益于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只有一个人能够遵守道德,才能为社会所接纳,因此一个人的品德是与其幸福成正相关的因素,有德才能有福,无德就无幸福可言;而德越高福就越大。当然这是一个统计性正相关因素,并非每一个德都相应有一个福,因为幸福的获得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因素,例如:才能、努力、命运等等。简言之,缺德有福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其福决不是由于其缺德而获得的,有德者不幸也是有的,但其不幸也不是由其有德所导致。出现这种反常情况是不会恒久的,只能是暂时的、意外的、偶然的。道德导致幸福的规律伦理学称为“福德一致律” 。总体来说道德、人格决定人一生的幸福和不幸、快乐和痛苦、成功与失败。因此樊浩在《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一书中说:“道德是人类的智慧显现,是人类生命的智慧结晶。生命智慧是道德的文化本性,也是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结构与文化设计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内在根据。”

  德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包尔生认为: “全部道德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和培养理性意志,使之成为全部行动的调解原则……它是全部道德的基本条件,是全部人类价值的基本前提。” 因为道德就是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限制自己那些不合乎社会规范的欲望、情感和行为。自我约束力强的人就能很好地掌控行为,所以道德修养说到底是培养掌控自我的能力。掌控自我的美德在希腊四达德“节制、正义、智慧、勇敢”中占有首席地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节制比什么都重要。斯宾诺莎也说,真理性即在于纯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因为节制就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用理智指挥行为,不做明知不应当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一全部道德的基本前提和关键部位,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

  自我掌控能力实质就是自控力,就是人们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一方面是激励自己,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去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抑制自己,克服不良动机和不良情欲,避免或纠正错误行为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控力是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具有的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这种心理适应能力是保证人们正常调动自己的思维、组织和运用自己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自我启用的调节控制能力,就是人的自控力。自控力不仅是重要的心理能力,也是意志力的表现。自控力是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掌控的能力。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1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