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1-10-16浏览:

  摘要:在现代教育观当中,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要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能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并形成相关认识,历史学科也同样如此。本文主要以辛亥革命为例,从史料教学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进行讨论与探究,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学科素养;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教育论文

  近些年来,在教育领域我国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加快、加深,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简单来说,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这五个部分。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如何体现和培养核心素养,如何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是值得所有历史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1]。历史史料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必须引起充分重视,以便于通过史料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

  一、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要深入的了解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教师就必须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方面入手研究。革命的目的是要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其可能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锻炼其交流能力。教师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观点进行补充,让学生清晰辛亥革命的时机、军事条件以及思想条件都已齐备,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这一事件进行更深入的历史分析。尤其是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在我国发展“营养不良”问题导致革命很难成功,反封建任务无法有效完成这一点,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了解史实和相关知识[3]。

  二、深入参与辛亥革命的过程

  在了解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第二步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参与辛亥革命的过程。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展示武昌起义的相关资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暴力革命的程度以及后续影响,同时明确革命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的联系。那就是虽然辛亥革命破坏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但是这确是社会不得已且必然的选择,而且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解放。就当时国内形势而言,武昌起义是导火索、开端,自此之后十几个省脱离清政府自治,但是实际上省份的权利却没有在革命派手上,而是依旧被封建官员把持,而导致革命不彻底的原因就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当时的中国“营养不良”。另外,十几个省独立说明当时中国革命是势在必行的,但同时也说明了革命存在失败的风险。而且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十分复杂,其中的领导团队是革命派,也就是说后期政府的方针政策将朝向资本主义的方向过度,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撑与进步,而这种改变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明显的支撑。而且革命必然伴随政治妥协,主要体现在国民政府建立之后清帝退位,这样的变化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当中,利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事件过程,能够站在时空观念的视角帮助学生明确自查阶级革命派在革命进行过程中的价值意识[4]。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影响一词的词性是中性的,所以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时,通过相关的文字史料对其主权归属、元首选拔、立法权、型证券、司法权以及人民权利等项目来比较二者的异同。学生通过自行阅读文字材料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做出相应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虽然其政府的运作模式效法他国,但的确是对传统整体的革新和颠覆。

  社会经济方面,从具体史料方面来看,在1912年——1919年间,中国新建厂矿数量达到470余家,总投资接近1亿元。而自袁世凯去世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再也没有成功的统一。由此可以将辛亥革命的社会经济作用拆分来看,一方面北洋政府期间各项政策最大限度的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导致了统一市场丢失的问题。历史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社会结构方面,辛亥革命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热源流动,但是于整体来看变动并不明显。后期军阀混战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但是整体结构的改变同样不甚明显。社会动荡对于生产力的影响是长远的,从这方面会回归到生产力的内容上,与唯物主义立场一致。

  风俗习惯方面,辛亥革命之后,百姓剪掉辫子而且在服饰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说,辛亥革命对于当时社会传统风俗是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的。

  最后,从其历史背景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革命手段,极大的解放了资本主义。就当时社会环境而言,各项条件都具备但都不成熟,所以辛亥革命没有办法彻底革命帮助国家完成反入侵。从过程上来说,辛亥革命进行过程中无论是平和的手段,还是暴力手段都是存在的,暴力手段是当时社会之下的无奈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生产力,但最终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如上所述,经过对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之后,能够明确的一点就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历史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两大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并非是各项独立存在的,而是其中存在一定的联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与运用,可以最大化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李振.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23):120-121.

  [2]董颖.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J].求知导刊,2021(32):14-15.

  [3]王禄德.运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1(22):77-78.

  [4]高小伟.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4):39-40.

  [5]刘燕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56):149-150.

  [6]杨冬玲.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初探[J].学周刊,2021(24):69-70.

  [7]王蓉丽.如何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推荐阅读: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史料教学对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