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农业科技发布时间:2021-08-03浏览:

  摘要:构建安徽省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安徽省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探索两大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9—2019年安徽省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业保险的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呈现较大的波动;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维持在0.73~0.80之间,整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中级协调水平,耦合协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安徽

农业保险论文

  作者:冯 浩

  通信:朱美荣

  早在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保驾护航。近年来农业保险的业务范围、保险的规模不断拓展,2020年我国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农业保险业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依托新型农业业态,进一步探索从“小农险”向“大农险”的跨越。近年来由于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保险保费持续上升,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致使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调性降低,农业保险对于农业高质量的支持力度降低[1]。為此,探究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探索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机制,对于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文献回顾

  回顾相关文献研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张露等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实现农业的“保质”“高效”“减量”“增收”[2]。谢艳乐等指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3]。刘涛等认为由于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地区间的结构性差异[4]。学者们对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保险体系的构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效果等方面。郭江华等从农业保险需求、供给以及补贴3个维度探讨构建农业保险体系的思路[5]。冯俭等利用元回归方法分析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以及财政补贴效益对需求的影响程度[6]。李燕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促进作用[7]。张弛等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粮食保险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将对农户农药施用量的减少产生积极影响[8]。何荣勋提出农产品应加大对战略农产品、农业供应链、农业新业态的风险保障[9]。王丹丹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正效应且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区域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程度最大[10]。

  随着农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资金融通作用等功能也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中学者对于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在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对比分析安徽省各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滞后因素,深入分析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各个时期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二者协调共进、相互促进发展提出建议。

  2 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2.1 农业保险是有效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支农领域的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农业保险仍是金融支农的薄弱环节。农业保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金融保障,在风险分散、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保险可有效分散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民遭受自然风险的损失,将风险带来的财产损失通过农业保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有效地缓解了农户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通过这一事后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稳定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同时,还有助于农户对生产经营保持良好稳定的预期,有助于促进农民生产投入的增加,促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2.2 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三农领域的保险创新发展

  随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农业智慧化、数字化程度不断上升,借助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有利于保险行业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灾害进行远程查勘和远程验标,精准定位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以及受损情况,降低了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成本,特别是对一些农业保险标的较为偏远的地区,能够大大提高农业保险的理赔效率和准确率,保障农民的收入,有效推动农业保险向更大范围扩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提升农户风险意识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农民生产意识和经营意识具备联动效应,促进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结构。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较为全面的发展,在实现实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联动拉动农民思想的升级,对于农业保险涉及到的种类和方面有所补充。在扩容农业保险横向类别的同时,纵向推动项目保险内容的规范化与具体化。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安徽省近海临江,气候条件适宜,农业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畜禽生产基地,2020年安徽省粮食生产实现连续17年丰收,总产量达到 4 019万t,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但安徽省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病虫害等多发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安徽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安徽省农业保险支农能力显著提升,三大主粮农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0%左右,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业保險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占农业保险总额的比重显著提升,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密度均得到显著提升。自2019年开始,花生、芝麻、马铃薯等农作物相继纳入补贴范围,育肥猪保险试点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安徽省农业保险已经实现全省覆盖并且大宗农作物参保面积实现过亿亩(1亩=667 m2),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助力农户脱贫、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安徽省农业保险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状况,以2009—2019年安徽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探索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数据主要来自2009—2019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安徽统计年鉴》等,缺失数据运用指数平滑法计算得到。

  3.3 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IQ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安徽省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在参考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情况、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及可得性等,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进行指标选取,分别构建农业保险子系统(I)指标体系、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Q)指标体系。农业保险子系统指标体系从发展规模、实施效率、保险结构、可持续性4个维度进行测度,共选取10个指标。其中农业保险子系统发展规模通过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与支出2个方面测度;农业保险的实施效率通过农业保险的收入深度、支出深度、收入密度、支出密度4个方面测度,农业保险的收入深度通过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总额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除得到,农业保险的支出深度通过农业保险的赔付支出总额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除得到,农业保险的收入密度通过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总额与当年乡村人口总数相除得到,农业保险的支出密度通过农业保险的赔付支出总额与当前乡村人口总数相除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指标体系从生产效率、社会效益、绿色发展和产业融合4个维度进行测度,共选取10个指标[11-13]。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IQ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推荐阅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论文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nongyekeji/5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