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场景中的“真实”再定义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20-11-16浏览:

  【摘要】在机器生成新闻和其他创作内容已然司空见惯的今天,我们并不清楚用户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各种类型的内容会产生怎样的认知反应。当AI成为一个新的传播者时,人类使用者对其原真性,或者更广义的真实性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不同于既往的人类社交场景。不同的内容或交流场景下,人类用户对原真性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但是只要遵循信息生成者和接收者双方共同认定的契约,其原真性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很大程度上被规避。因此,我们也许不必将真实简单定义为是人或者不是人,而是多大程度上是人,多大程度上是机器,甚至是多大程度上反映出人的代理心智,多大程度上是体验心智等。智能传播场景下的真实不再是真与假的二元对立,而是一个从100%的人到100%的机器的谱系。

  【关键词】AI生成内容 智能传播 人机交流 真实 用户心理

新闻传播论文

  2019年11月,在这个1982年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设定的时间里,我们的世界中并没有出现影片中存在的复制人和人造动物,因此我们似乎并不用质疑周遭生物的真实性。然而,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正在诸多场景中带给我们各种真真假假的体验。机器写作新闻已然不是新鲜事,AI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已经让专业人士真假难辨。[1]Deepfake这样的技术能在视频中将一张人脸天衣无缝地切换成另一张人脸,计算机生成图像(computer-generated image)技术能让已然故去的名人重返屏幕,虚拟偶像(virtual idol)在各国年轻人中大行其道……技术裹挟着世人在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困惑飞速发展。在这个与科幻平行的现实宇宙里,我们与电影中的人物面临同样的问题:何为真实?真实的边界在哪里?真与假的边界感知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与认知?

  关于真实的讨论,我们并不陌生。近年来屡被热议的“假新闻”,其反面便是“真新闻”。然而很多时候,真实与虚假的二元对立并不成立,更多时候只是对基本事实的重新组合与解读。在AI生成内容与人机交流场景中亦是如此。尽管内容本身与人类创作内容无异,然而AI创作内容似乎在某些层面存在缺失或不同,难以实现“原汁原味”的真实之感。同样的,尽管今天的社交机器人已经能实现与人类的初级沟通,然而在短暂的新奇效应之后,人类对话者很大程度上会对与机器人的交流心存质疑。由此可见,不论是对AI创作内容还是对与机器的交流,人类使用者感知的真实性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直接关乎AI技术的使用体验,甚至人类对AI技术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对AI生成内容与人机交流场景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一个系统梳理。本文将基于一系列相关实证研究的讨论与总结,对人机交流场景中的“真实”进行再定义。

  何为“真实”?

  “真实”一词在汉语中由来已久,其最基本的含义为“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例如,汉代荀悦在《申鉴·政体》中所言,“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即强调了在客观事实层面的基本要求;而后又延伸出“真心实意”“确切清楚”“真相境界”等含义。例如,在文学理论中,艺术真实即是事真、情真、理真的三位一体和统一。[2]

  这个有着丰富内涵与外延的“真实”概念在英文中对应着几个主要的词汇,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学术探讨。最基本的是“true”(真实的、正确的),对应的名词为truth(真相)。关于此概念的讨论因“后真相”(post-truth)现象的出现而热烈起来。2016年,“后真相”一词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词汇,其源自美国大选与英国脱欧中的诸多新闻现象,指的是在当下公共舆论场中,客观事实的影响较小,反而是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的影响。[3]而2019年,牛津词典又将“有毒的”(toxic)选为年度热词,至此“有毒的后真相”成为特定术语。而在国内,以多起“反转新闻”为代表的后真相现象也与西方的假新闻事件互为呼应,挑战着传统的媒体对公共空间的“看门狗”(watchdog)功能。[4]

  第二个对应词汇为“real”(真的),相应的名词为reality(现实)。从西方绘画传统中的写实主义(realism)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反映现实的逼真程度。在这个“媒体中介化”的时代,[5]学者自然将焦点集中到媒体信息中的感知现实(perceived reality)。学者Popova(2010)将感知现实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魔法窗”(magic window),指的是文字层面上准确地描绘现实;二是典型性(typicality),即与现实世界的相似度;三是身份认同(identity),即对角色的卷入度;四是感知的逼真性(perceptual fidelity),即视觉逼真度;以及虚拟体验(virtual experience)。[6]

  第三个与真实对应的名词是authenticity,除真实性以外,还强调原真性(为避免混淆,以下authenticity统一译为原真性)。2015年,挪威学者Gunn Enli将媒介化传播的原真性定义为三个方面。首先,媒介化传播的真实性需要具有可信赖度(trustworthiness),也即必须是正確的和准确的。其次,原创性(originality)也必不可少,即强调内容的原汁原味。最后,原真性也依赖于原发性(spontaneity),作出符合自己内心的判断,而非来自预先设定的社会程序。[7]这一概念解释显然借鉴了旅游社会学中对原真性作出的界定。当事物具有符合该类型的特质时,我们称其为类型原真性(type authenticity)。而当该事物能够反映发自内心的选择,而非社会性剧本化的反映时,它才能被称为具有精神原真性(moral authenticity)。

  推荐阅读:黑龙江省新闻系列职称评审标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智能传播场景中的“真实”再定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5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