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职数学地位尴尬方案教育核心期刊发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职业教育发布时间:2014-03-25浏览:

  【摘要】: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著作的出现。文章发表在《现代外语》上,是教师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尴尬

  960年,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北宋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得到较大发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就是在这种经济高涨的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1084年秘书省第一次印刷出版了《算经十书》,1213年鲍擀之又进行翻刻。这些都为数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直接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教育的功效,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振兴中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深刻体会到要培养大量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专门人才。”

  目前,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传统高学历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直接导致职业学院的社会地位较低。伴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张的同时,带来的是学生基础学科成绩的急剧下降,直接造成了职业教育中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

  高职学生中参加高考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对口升学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是薄弱,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厌学情绪较为普遍,致使目前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体系中,普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一、高职数学位置尴尬的成因

  1.对高职数学作用的认识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学院结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其创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劳动者,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高职学校的教师,大体可以分为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二者对相互间的作用了解不够,基础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的内容知之甚少,反过来专业课教师对基础课的作用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数学教师对数学内容在相关领域的作用掌握得不够清楚,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专业课教师在专业问题上用到数学知识时,常显得茫然无措。二者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是造成高职数学位置尴尬的一个原因。

  学生方面,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到高职院校就读本身就是无奈之举,对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普遍有一种失落感。加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学生对应用型的技术人才的理解难免有失偏颇,认为仅仅是掌握一技之长,为融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有明显的“重专业轻基础”的观念。这也使得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越来越模糊,并逐步淡出了学生的视线。

  2.高职数学作用发挥得不够。高职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而且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武器。作为解决实际问题强有力的工具,高等数学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要性。截至目前,高职数学应有的作用远未发挥。

  首先是部分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只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技能自我提高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以职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加大专业技能课程及相应的实习与实践内容,形成以项目为主题的课程链,过分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造成对数学等基础课课时的压缩,导致基础课程的课时少而教学任务却在加重,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也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是在教学方面,我国的高职学院基本是由过去的专科学校转轨而来,或是老中专升格而成。主观上,教师的头脑中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数学课程认识不足,还残存着传统学历教育的教学理念,致使高职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偏离了培养目标,导致数学课程过分注重学科的系统性、严谨性、完整性,割裂了数学理论和方法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最后是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本身对数学的学习已然视如畏途,致使学生自认为数学理论的学习是不重要的。面对这一困局,部分学校被迫大量减少了高等数学的课时,让位于专业课程的教学。部分学校则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把高等数学课程直接改为人文性质的数学文化课程,只介绍一些数学方面的文化知识,不去触及具体的数学内容。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主观上作出的调整,还是客观上作出的调整,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数学的尴尬处境。

  二、高职数学摆脱其尴尬位置的方法

  1.提高高职课程设置的严肃性。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随意设定的,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经过仔细研究后设定的。作为基础知识的高等数学课程,不仅承担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重任,同时也是为学生未来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借课程改革之名,无论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幅的删减,还是改成数学文化课,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固然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专业的殿堂,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学习专业课程,学会更多的专业技能。但从长远看,对学生将来终身学习所带来的损失,则是无法弥补的。

  部分院校以学生不喜欢为理由,对高等数学进行删减。固然大部分职业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高等数学课程具有相当的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因为课程的设置是不依学生的好恶为依据的。否则的话,恐怕对部分学生而言得把所有课程都删减了。

  因此,有必要提高高职课程设置的严肃性,尽量减少课程内容安排的随意性。

  2.进一步提高对高职数学作用的认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任何学生都有其智能优势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适当,高职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学好高职数学的。反思学生不喜欢高等数学课程的原因:一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内容重学科轻应用。

  首先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帮助学生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以直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突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就不需要基础课程。离开了基础课程的支撑,专业课程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量减少繁杂的理论和证明,把重点放在数学与实践的应用和结合上,从而消弭学生心中对高等数学的畏惧感。

  然后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数学课定位要准确,不可贪多求广,面面俱到。要根据专业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真正体现出数学课的基础性。“以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在重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同时,加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应用性教学内容。

  3.充分发挥高职数学在职业教育中作用。高职数学作为一门进行高职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注重数学工具的应用。当今数学,正在从幕后步入台前,数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手引数学实验到课堂教学。

  三、结束语

  作为高职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处于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既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和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紧密的原因,也有学生对数学作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切实解决了学生思想认识上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加大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建立一个“融数学理论、数学建模与应用、数学实验于一体的数学创新教育模式”,使数学服务于专业的效能得以在教学过程实现,才能彻底摆脱目前高职数学所处的尴尬位置。

  教育核心期刊发表:《现代外语》创刊于1978年。现任编委会主任为桂诗春教授、副主任为何自然教授,主编为冉永平教授。《现代外语》曾为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的期刊,为推动我国的语言学、外语教学、翻译和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解决高职数学地位尴尬方案教育核心期刊发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zhiyejiaoyu/1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