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背景下如何演绎的探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9-03-16浏览:

  摘 要:在作者六年留学生涯中深刻体会了欧洲蕴藏在现代风格之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其表达的生活态度与思想精神之后, 对中国千年积淀的建筑文化精神产生了迫切的研究欲望, 并从中探索中国建筑语言今后发展可能的脉络。该文在概括了近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建筑百年交锋后, 分析了近代中国建筑文化语言发展的利弊。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表达的探索, 论述与探讨了今后中国建筑语言在现代背景下演绎的一种可能性。该课题对中国建筑语言的传承与营造思想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 复兴; 现代化;

语言教育论文

  1.1 近代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语言影响“工业革命”一词最早记录在路易-纪尧姆·奥托于1799年写的一封信中, 里面提到了法国工业化的引入以及工业变革新技术的本质。而技术的真正发展与物质生产形态的扭转是在19世纪30年代后期。数十年的社会沉淀与积累使得工业革命通过当时的创新材料和结构技术向建筑界引入了一种高效生产形式。在西方文化中, 传统建筑是通过砖和石的墙承重堆砌来实现的, 而工业革命的建筑却基本脱离了这一构造逻辑, 其建筑风格与钢铁使用带来的结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奇特的对话。随着英法世界博览会中水晶宫与埃菲尔铁塔的相继面世, 以钢为材料的柱梁结构被证明不仅可极大地扩展结构能力, 还加强了建筑空间的开放度与使用效率;而柱承重这一构造逻辑更解放了室内采光的西方传统桎梏。

  最重要的是, 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的每一个方面, 而建筑这个社会与生活的承载物自然也随之改头换面。正如约翰拉斯金所说, 这一场工业革命倾向于引入前所未有的创新建筑形式, 千年积累的历史与文化质素却似乎遗失了;建筑风格摒弃了历史与文化质素, 开始追求高超的构造技术与极短的建造时间带来的愉悦。20世纪初, 随着西方社会对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热切追求, 一代伟人柯布西耶应世而出。柯布西耶专注于使用现代技术进行理论建筑学研究, 并对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进行了长达一生的实践。他曾指出“钢筋混凝土的多样性, 以及充满激情的灵活性, 为我的结构设计带来了宫殿般的节奏:从墙壁上分解结构元素使得建筑结构不必暴露在外面, 内部网格平面的柱分布使得空间布局灵活多变——即在内部或立面的任何地方建造墙体分区。”钢筋与混凝土, 这种极其坚固的拉伸材料和极其坚固的压缩材料之间的明智结合使得高层建筑成为可能。而随着西方社会各生产形态中官僚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 大型集中式官方空间的相应要求促使建筑师在城市环境中设计出更加宏伟的商业建筑——摩天大楼。

  1.2 西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交锋近代中国时期, 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 而建筑作为与生活直接对话的创造品, 直接从几个世纪的积累和发展中引进西方工业成果。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对于自有的传统工艺已怀鄙夷心理, 社会各阶层无不偏爱西方的新异与经济, 以中国原有建筑的相对复杂建造过程与后期高维护成本为弊。

  自20世纪中期以来, 先进的西方新材料与构造技术引入国内大量建设。众所周知, 中国各大型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建筑技术方面, 受到高水平技术优势的强烈影响,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等西方工业革命产物构成了中国城市的主要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方面, 经过现代运动领导的国际风格改造后, 中国城市放弃了精雕细琢的木制建筑的文化语言, 中央商业和工业区的现代摩天大楼成为中国统一的城市建筑风格。

  梁思成先生认为, 建筑风格的变化从未与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隔离开来。也就是说, 从经济角度来看, 高度集中的现代建筑提供了促进商业交流的机会, 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吸引更多在这里工作的人, 城市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政治角度来看, 代表前封建社会阶级象征的建筑遗产已经演变为腐朽的代名词。诚然, 西方现代建筑有其优势, 新材料带给空间更大的可能性, 达到经济、快速的建造。但纵观数十年的发展, 中国建筑已淡化了自己的语言。虽然这场革命成功地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但中国城市普遍失去了独特的个性化文化面貌。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与技术崛起之势, 势必要重新审视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共通与差异。

  一味的学习西方文化已非当今中国的妥善策略, 一国的强大更依赖其文化发展和表达。社会各阶层开始呼吁复兴文明,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经济强国, 在文化上有必要树立自己的旗帜。而建筑, 作为人类一切创造品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 它所代表的文化、思想和艺术可以说是最显著、最多面、也最重要的。也就是说, 一方面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文化基础而独立。正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深刻地表达了文化艺术的进境须要基于丰富的遗产上;而另一方面, 西方的设计及建造技术的优越性又不容忽视, 复兴文明不代表着固步自封。反观欧洲社会, 二战后, 所有欧洲主要城市都被摧毁成断壁残垣。显然, 战后重建是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面临的最大任务之一。而另一方面, 这场紧随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级灾难, 在欧洲却为一场破而后立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条件。

  简而言之, 各国相对自由地处理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对话。各国的重建战略非常相似:当局恢复了城市地区被破坏部分的核心建筑的原貌、完全重建了具有遗产价值的标志性建筑, 与此同时, 由于社会需求急剧增加, 政府规划将现代元素以扩建的形式与传统建筑对话。即使当局对于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开放改造政策, 也坚决地保护其外立面的传统面貌。对于这种表面守旧的大规模复原传统建筑与保护传统建筑遗产看似迂腐, 但实质上当局通过这种坚持传承着他们的文化自信。正如约翰拉斯金曾说:建筑与文化和技术联系在一起, 因为它通过其文化艺术和实践功能传达了集体记忆。就像物质对象代表人类脆弱的记忆一样, 具有坚固性的建筑无疑是集体记忆的长期象征。

  在某种程度上, 它以两种方式代表了文化的视野:代表了现代性的文化, 同时又用过去来重新解释现在。而欧洲的文化自信避免了他们在废墟中迷失自我而步入盲目追求技术、追求现代风格的迷障。时至今日, 沉溺在现代技术的优越性而忘了建筑本该承载之精神的中国建筑师如梦方醒, 并极力追求着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然正如上文所说, 作为人类造物中最复杂的文化思想载体, 中国建筑的复兴更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推演。

  当代所谓传统建筑复兴普遍为古代结构形式的模仿, 外观立面的复制;一些较为激进的建筑师尝试将历史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为现代风格、西方风格, 营造了室内外的中西冲突;亦有一些保守的建筑师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使用西方现代技术打造出来, 而建筑整体印象与使用逻辑仍是沿自古代之法。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复兴“样式”, 今人观之用之总觉差强人意。其根本原因为中国建筑复兴不只是中式元素的堆砌, 且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构造工艺及室内采光方面已难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另外, 北方四合院的占地面积, 南方的天井高墙在通风采光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的要求。这一逻辑奠定了当代中国建筑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建筑形制。

  它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复制, 而是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背景下的演绎、是本土工艺因地制宜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结合、更是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精髓的建筑表达。2 中国建筑的文化质素正如道德经开篇即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中国的思想虽号百家, 却有共通之处:与自然相比, 人的态度应是谦卑的、敬畏的。中国传统建筑无谓南北, 均表达出了相较自然的含蓄与谦逊, 建筑的周围环境相比建筑本身要重要得多。此外, 源自这种敬畏的更有“天人合一, 浑然一体”之说, 这种思想映射到建筑上, 便成为了追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因此, 中国建筑材料讲究与自然融为一体。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基本都是就地而取自然中的材料, 因地制宜, 这为材料上丰富的差异性创造了可能性;此外, 这个体系也阐释了中国石材建筑从未达到过与西方国家相同高度的原因。

  综上, 木、土、以及土的衍生品砖便是中国建筑营造的主要材料。经过千年建筑发展, 传统建筑已有了一套成熟的结构体系。而巧合的是, 中国古老的木架结构体系如同现代工业革命产物如出一辙。即在平面上形成棋盘形的结构网, 建筑物承载的力通过梁传递到立柱上;在柱与柱之间按功能需要排布夯土或砖砌墙壁。这赋予了建筑物极大的灵活性, 如千变万化的功能需要, 保暖需要, 空间私密性需要等。

  推荐阅读:《语言教育》的办刊宗旨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背景下如何演绎的探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4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