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文化论文探究古典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民族精神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14-08-16浏览:

  论文摘要: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已化为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穿透沧桑,悠远而绵长,深深地根植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因此,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精神、高尚的品格以及道德观、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炽热昂扬的爱国情怀

  1.“国家至上,勇者无惧”的爱国胆识。为国而生、为国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生致力于楚国的独立和富强,即使遭到奸人陷害、国王流放,诗人也从未动摇过爱国决心与意志。《离骚》中为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之心,两千多年来,一直焕发着不灭的光辉,感染和鼓励了许多英雄志士。屈原以下,诸葛亮的“躹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花木兰的临危受命、金戈铁马(《木兰诗》)以及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令人肃然起敬。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凌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在班固的《苏武传》中,我们看到一个奉命出使匈奴而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在冰天雪地里忍辱牧羊,历尽艰难,心如铁石坚,仍存汉社稷的民族英雄。辛弃疾《破阵子·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即使在梦中也不忘为国献身的豪情;也有些作品由于作者的身份,不能战场杀敌,但通过歌颂祖国山川美景表现出一片赤子之心。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西湖美景、郦道元《三峡》描绘的名山大川的壮景。

  二、“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1.以民为本、实施仁政的安邦伟略。孟子的民本思想很具进步性,他把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提升到了关乎统治者“王天下”的高度。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根据梁惠王欲“王天下”的心理,引导梁惠王以民为本,实施仁政,说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速灭的原因时,总结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教训,他告诫历代君主想要国家稳定长久,必须以民为本,实施仁政。

  2.心系百姓疾苦,抨击时政忧民意识。《诗经》之《采薇》通过一曲“采薇歌”,借普通战士之口道出长期服役、有家难回的悲壮;杜甫《石壕吏》则通过老妇说出“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的悲情,透露出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强烈抨击,对百姓久戍疾苦的痛心;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通过蒋氏苦诉“苛政猛于虎”的严峻事实、白居易的《观刈麦》通过描绘“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悲惨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繁重赋税给人民造成痛苦和灾难的血泪控诉;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表达了诗人对官吏劫掠行为的批判和对人民无奈与辛酸生活的同情.

  三、“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操

  1.源远流长的慈孝之美。尊老敬老是中华孝道文化的道德风范,古语云“孝为百行之首”、“父母在,不远游”。李密在《陈情表》中上表君主以感人肺腑之言叙说了他辞不赴命之由,表现了一个孝孙誓报长者恩情的拳拳孝心。而尊师重道则体现了汉民族教育文化的道德风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老师用师爱取得了如同父亲般尊贵的显赫地位。《论语》十则中,我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情深意厚的道德情操;《师说》则表达了要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

  2.崇义尚礼的品行之美。在孟子看来,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为了正义宁可舍弃生命。孟子《鱼,我所欲也》表达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则通过塑造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的形象,表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弘扬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四、“豁达淡泊”的超越心态

  1.飘逸洒脱、宠辱不惊、自信豪迈的豁达心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即使被贬而游离于黄州、惠州、儋州几处,他仍以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自信豪迈的人生态度来从容应对人生的起伏,屣险如夷,诗意旷达。闪现这种豁达情怀的作品还有苏轼《赤壁赋》、李白《行路难》、刘禹锡《秋词》等。

  2.不以物役、淳朴高洁、自由恬静的淡泊心态。陶渊明厌恶虚华浮躁、勾心斗角的黑暗政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选择寄情山水,力求与官场的尘网和世俗的人伦保持距离,追求一种人格自由、心灵恬静、生活闲适、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因而他沉醉于渔猎躬耕、游山泛水、品茗饮酒、吟诗赋闲,其《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诗文描绘了一幅幅淡雅空灵而又余味无穷的山水田园画和恬淡淳朴的生活场面,表现了他志存高雅和淡泊的心态。

  五、“穷本探源”的求索品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品质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它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求知求学、开创事业的源源动力。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通过编写者游褒禅山的见闻与感受,启发我们:凡有所得者,必须要有深入观察与思考的探索品质,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并非有“志”与“力”能至,必须凭借探索品质。这种求索品质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推动了华夏文明史。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民族精神文化论文探究古典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民族精神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14/0816/1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