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阻断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4-26浏览:

  【摘 要】随着我国扶贫的伟大胜利,返贫问题成为新的关注点。针对返贫现象形成的原因、阻断机制和对应建议,论文采用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湖南一些扶贫地区展开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造成返贫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自然环境、重大疾病、文化程度和思想桎梏。论文提出其阻断机制为:建立灾害预警和应急系统、建立针对性的健康库、组织乡村培训和展开科普教育。论文对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村脱贫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關键词】返贫;扶贫;阻断机制

乡村建设论文

  1 研究背景

  返贫是某些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在脱离贫困之后,因为某些原因又重新陷入贫困的现象。这种现象抵消掉了党、政府和人民针对扶贫减贫所作出的努力,极大地打击了扶贫减贫的积极性,并延缓了人们脱离贫困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近9900多万降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10.2个百分点降至0.6个百分点,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这一成就是全党、全国和全体民众共同努力奋斗得到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与此同时,返贫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在2020年10月17日,第七个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扶贫工作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指示要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防止和减少返贫成为一项新的课题。而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的风险,更是有将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1]。防止返贫和致贫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2 返贫的特点

  返贫是全世界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国家(其中包括多数发达国家)也客观上存在脱贫后返贫的问题。近些年,随着我国扶贫力度的加大,许多农村人口已经摆脱了贫困。但是随着脱贫人口的增多,其中一些脱贫人口又由于诸多原因重回贫困。返贫问题的突出,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贫困人口中返贫的比例越来越大,返贫率在升高。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返贫率在十到二十个百分点。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展开,返贫现象体现的是最后难以脱贫的硬骨头,是脱贫的难点。二是中西部地区依旧是返贫的重点地区,而返贫现象已经处于零星状态,大面积返贫现象不复存在。三是返贫具有频繁性。返贫现象的产生往往出现在少数个体或者特殊的地区身上。其原因都具有特殊性,面临的困难也很难一下子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四是返贫人员往往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比较封闭、劳动力有限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群体[2]。

  3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步骤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准备、开始、调查、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补充调查阶段。在准备阶段,研究明确调查地点为湖南省重点农村扶贫地区,针对这些地区进行了超过一年的定点跟踪,熟悉当地的人文、地理、历史、特产和扶贫情况。在调研之前,研究拟定了调研的具体大纲,从扶贫历程、是否实现脱贫、是否存在返贫现象、是否存在返贫迹象和引发返贫的原因与办法五个维度展开。在开始阶段,首先是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其次是通过县乡档案与户籍信息对调研地点进一步熟悉并掌握了大量资料;最后是选取合适地点和对象进行了观察和深度的访谈准备。在调查阶段,研究对观察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和深度访谈。在充分尊重当地习俗的情况下,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数据资料,并记录了参与研究者的自述。在调查研究报告撰写阶段,对资料进行了准确的整理,并对研究有价值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形成了调研报告。在补充调查阶段,研究对形成的成果进行确认性调研,并针对性地进行二次调研,确认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推荐阅读:商丘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及启示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阻断机制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426/5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