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化构成及其在地质学相关专业教育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6-22浏览:

  [摘 要] 新時代新常态下,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教育面临着由立足行业到面向社会的转型,而地学文化作为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外延部分在这种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结合我国地质行业和地质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地学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在地质学相关专业的教育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地学文化;地学精神;地质学;地球科学

地质文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到中高速、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因此,传统的资源型地质勘查不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地质学和地球科学则需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完成从行业中心位置向社会基础位置的转变(向科技体系的上游方向运动),以便更好地发挥对人类社会的基础性作用。伴随着地质学功能的转变,与地质学相关的教育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和调整,在诸多问题之中,将地学文化纳入教学体系,架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艺之间的桥梁,便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地学文化的构成进行了梳理,并探讨地学文化在地质学相关专业教育中的意义,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一、地学文化构成

  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对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石器的制造和应用标志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并逐步进入文明时代,地学文化是在人类和自然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远古文明就是原始地学文化的初始状态。矿物、岩石、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和应用,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社会形态也由原始社会经历奴隶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地学(或地质学)主要表现为矿物学和岩石学,可称为古代地质学时期。近代地质学产生于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随着产业革命中大工业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发展,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地质学发展史上曾经历100多年之久的“火成论”和“水成论”之间的争论以及其后的“渐变论”和“灾变论”之间的争论,最终以“火成论”和“渐变论”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时期一般称为地质学的革命时期,至19世纪30年代以后,地质学走上了常规发展道路。

  地学文化一般包括宝玉石及其蕴藏的石文化和玉文化;自然景观及其承载的文化系统,如“雄”“奇”“险”“秀”“幽”“旷”“野”等美学特征和对自然景观的心理、心态、信念、观念、思想等人文价值;地质遗迹及其所记录的地球演化历史,包括实物“档案”、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文化因素。从本质上讲,地学文化是物质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体,不能将两者分开,但是,为了研究和应用的方便,偏重于实物方面的地学文化可称为物质层面地学文化或地学文化的物质层面,偏重于意识方面的地学文化可称为意识层面地学文化或地学文化的意识层面。

  中国现代地质学虽然形成于地质学常规发展阶段,但是半封建和半殖民的社会现实却使中国的地质事业和地质学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常规化。中国地质学的发展最早源于洋务运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从聘请外国地质和矿业人才到在国内兴办地质矿产教育(1867年京师同文馆开设地质矿务课目),从外国学者执教(1867年至1912年)到中国人自己办教育(从1913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开始),无不浸透着“实业兴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各方面的条件成熟时发展成了激励一代又一代地质人为祖国的地质事业而奋斗的“地学精神”,因此,中国的地学文化除了国际上地学文化通常包含的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之外,有必要将已上升到信念的意识,即中国地学精神单独列出。

  中国地学精神正式形成于20世纪50和60年代的地质大发展时期,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在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涉及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此,地质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安全;二是自1913年开始,地质教育一直由中国人自己主办,使得爱国主义情怀在地质行业和地质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三是新中国建国初期(1951-1956年)对工农群众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大规模、深层次的政治思想改造,在全社会形成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四是新中国建设初期地质大发展阶段(1949-1966年)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探的生产实践。1983年在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将地质精神总结为“三光荣”精神,改革开放后逐步演变为“四特别”精神;1989年在李四光100周年诞辰之际,将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光荣传统概括为“李四光”精神;1990年将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的“大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尽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地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就是“爱国、求实、奉献”。

  在地学文化的物质层面上,除了传统的宝玉石等实物产品形态外,非产品形态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包括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营利性地质博物馆和地质旅游景点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中国即以该计划为契机,结合自世界工业化以来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在全国开展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科学制订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并以地质公园建设为平台,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养育、地质科学普及与发展旅游经济、支撑地方经济结合起来,用以实现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2000年至2019年已申请了39个世界地质公园,占全球总数的26.53%,分9批建立了219个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了近400个省级地质公园。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对于数量上占主导地位,但却达不到申报省级及以上地质公园标准的地质遗迹,提出了“地质文化村”的新理念,并已进行了7年试点工作。

  推荐阅读:德国有哪些地质学杂志是sci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地学文化构成及其在地质学相关专业教育中的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622/5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