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8-10浏览:

  摘 要:通过对农村土地的小农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合作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和集体经营模式的结构激励、经营效益和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发现,五种土地经营模式都不存在绝对的竞争优势,但存在制约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制约因素和异质制约因素。为此,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应当包括平衡多元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差异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和尊重农民选择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自主权。

  关键词: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结构激励;经营效益;交易成本

农村土地经营论文

  作者:周延飞

  一、问题的提出

  保障粮食安全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从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保障,而提高土地经营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经营制度的伟大创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地积极探索新的土地经营模式,多样性案例不断出现,如湖北省沙洋县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江苏省射阳县联耕联种模式、四川省崇州市农业共营制、山东省东平县土地股份合作社、上海市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贵州省塘约村新型集体经营模式等。细究这些不同模式,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细化产权和重新组合产权来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当前需要对农民自发创造的各种土地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分类,把握这些模式的产权制度基础和特征,对不同模式的管理效能和土地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对长期前景进行预期分析。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国内外学界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和地域经验,提出小农经营模式劣势论[1-2]、小农经营模式改造论[3-8]、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论[9-10]、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论[11]和多种经营模式并存论[12-18]等观点。除此之外,一些国内学者还提出土地细碎化的治理机制,为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提供前提保障,如“市场-行政-自组织”三元分析框架[19]。但是,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系统性分析与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对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全面分析与比较研究需要用历史的眼光,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变迁中寻找规律。以人民公社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识,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此之后的30多年里,新的土地经营模式又在各地不断出现,表现出复杂纷呈的情景。中国的农民家庭之所以会放棄某种土地经营模式而选择另一种土地经营模式的根本成因是土地经营产权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经营产权效率的结构激励结构激励实际上是产权缔约的结果,指产权主体在土地经营模式中所拥有的权益份额激励,包括所得收益份额激励和发言权份额激励。

  所得收益份额包括固定收益权和剩余索取权。固定收益权是指不管土地经营效益如何,某个产权主体只能获得事先合约中规定的固定收益。例如雇佣农业工人只能获得固定月工资,土地转出方只能获得固定地租。剩余索取权是指某个产权主体在土地经营模式中的所得收益可以与经营效益关联,即经营效益越好,该产权主体的所得收益越高,反之则越少。其中的剩余是指扣除生产经营成本之后的纯利润。发言权份额包括决策参与权和剩余控制权。决策参与权是指某个产权主体能否参与土地经营品种选择等关键事项的决策。剩余控制权是指某个产权主体能对土地经营的剩余产生影响并能够参与剩余的分配。 、经营效益经营效益包括资本收益率和资本收益总额空间两个方面。资本收益率指土地亩均纯收益与投入资本之比。同一种经营模式下,受生产经营者素质和社会关系、经营规模和土地租金等因素综合影响,资本收益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从长时间段看资本收益率,可以得出边际效益。资本收益总额空间也可以理解为预期效益,指每种土地经营模式下生产经营者可能获得的资本收益总额值。

  预期效益受土地经营品种、土地经营规模和机会成本影响。就土地经营品种而言,经营水稻和经济作物的预期效益是不同的,不同类型水稻和不同类型经济作物的预期效益也存在差异。就土地经营规模而言,经营10亩和50亩的预期效益是不同的。受地理、技术水平和经营者管理能力限制,获取同样预期效益的经营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就机会成本而言,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会比较自己一年务农劳动与从事非农劳动的收入差距,种水稻与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差距,一年所得收益与身边其他农民一年所得收益的差距。这些因素都会构成农民的机会成本。每种土地经营模式下生产力的发展对土地经营模式的选择和变迁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和交易成本每种土地经营模式从形成到运行都会产生一些难以用货币衡量的成本,即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涵盖市场型交易成本、管理型交易成本和政治型交易成本。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中市场型交易成本包括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达成合约的成本,生产经营者与上游供应商的交易成本和与下游销售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市场型交易成本分为土地产权类交易成本和产品类交易成本。产品类交易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者获取原材料(中间品)和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成本。管理型交易成本包括生产经营者决策成本、管理人员监督成本、计量与激励成本和风险承担成本。政治型交易成本是指政府促成土地经营权流转合约和生产经营监管与服务的成本。 三者交互影响,综合作用。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变迁实际上就是土地经营产权效率的选择过程。本文运用土地经营产权效率分析方法对当前中国不同土地经营模式的经营效率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探寻出每种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

  推荐阅读:城市土地相关论文投稿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路径选择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810/5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