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综合论文发布时间:2021-09-09浏览:

  摘 要: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在努力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休闲渔业更是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就从休闲渔业的基本概述中了解到了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以洱源县湿地休闲渔业为例分析了洱源当前湿地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了两种休闲渔业的生态发展模式。

  关键词:休闲渔业;洱源县;发展现状 ; 生态发展模式

渔业研究

  一.休闲渔业的基本概述

  顾名思义,休闲渔业的重点在于渔业上,而休闲则是修饰描述渔业的一个形容词。简言之,休闲渔业就是指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是建立在渔业资源这一支撑物体上的,只要和渔业相关的娱乐休闲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休闲渔业。比如最早的湖边垂钓、海鲜的品尝、渔村的观光等,这些都只是简单的休闲渔业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对于精神上的追求也随之上升,从而休闲渔业的定位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从一开始只是牵涉到以旅钓业活动和饮食活动以外还发展出了水族馆、海洋博物馆的参观教育活动,这就使得休闲渔业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教育的功能,[1]除此之外与其水生植物相关的渔业、渔村、渔民等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相关的产业都被纳入休闲渔业的范畴,这无疑是休闲渔业的新发展新气象。

  休闲渔业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定义上也逐渐称之为现代休闲渔业,以此来更好的突显它在时代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渔业在其内容上不断更新,由单一的垂钓到向休闲旅游不断地倾斜,甚至伴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理念的逐渐深入,生态的现代休闲渔业不断的发展,这不但能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引导消费,促进休闲渔业整体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恢复了渔业资源,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现代休闲渔业的定义也是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而来的,最初是在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上诞生的,随后由于它自身在解决国民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上的优势,逐渐的被很多西方沿海地区的发达国家得以重视结合现代技术得以充分发展,赋予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渔业,随后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现代休闲渔业从一开始的家庭养殖观赏、附近湖边垂钓的形式到现在发展到湖泊海域更加宽阔的形式中去。[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机遇挑战并存,最终突破挑战得以新发展,现代休闲渔业也不例外,一开始的大量捕捉化的生产经营形态导致了很多渔业资源的枯竭,引发了许多生态以及经济问题,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性,于是探索休闲渔业的现代化发展,结合现代生态理念促进休闲渔业的转型升级,现如今进入二十一世纪,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的东西倾斜度更高,因此休闲渔业顺应人们的诉求就发展成一种生态的绿色产业,这样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恢复了渔业资源,更是促进了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据统计,休闲渔业在有的发达国家的收入值远远超过常规渔业的收入值,可見休闲渔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芒。

  二.目前洱源县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洱源县地处洱海的发源地,其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湿地面积更是宽广,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洱源县把洱海保护治理和万亩湿地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通过退耕还湿、退塘还湿、退林还湿等措施来确保自然湿地的建设,其中,位于洱源县城以北茈碧湖的面积 就有7.8 平方公里,是洱海的最重要的上游补水湖泊,对它进行退耕还湿以及湖滨的恢复建设对洱海水质的改善是非常有帮助的,具体的建设范围主要是在茈碧湖东、西岸湖滨带及西岸缓冲带与农田之间区域。除此之外,在重要的河流湖泊的下流加大人工湿地的建设,使得一些生活污水和农田尾水进入湿地净化后再流入河道,在进行人工湿地建设的途中,洱源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保持着湿地的原风貌,提升了湿地的水质,有利于促进湿地休闲渔业的发展。现如今,洱源县建立湿地已有几十块,总面积有一万八千多亩,其中东湖湿地面积最大,有6819亩。由此可以看出,洱源县的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得到完善,这无疑不是休闲渔业的发展契机。

  而纵观当下洱源县的湿地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洱源县充分的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具体的分析了两种:

  2.1稻田养鱼生态发展模式

  作为“香米之乡”的洱源县,水稻种植是非常频繁的,大量的湿地增加了水稻种植的面积,同时水质的改善使得大量的生物资源得以丰富,因此,洱源县就从实际出发探索出和水稻种植相结合的渔业生态发展模式-稻田养鱼,水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和渔业结合,也算的上是一种休闲渔业,周边也附带相关的餐馆、观赏亭、住宿等,以供旅客方便。这样不仅休闲娱乐了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稻田养鱼不用实施农药化肥,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还鱼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这一层次上来讲,是贯彻了现代的生态理念,有利于促进休闲渔业的转型升级,稻田养鱼的模式在洱海县多个镇上得以示范推广,结合丰富的稻田资源使得稻田鱼在市场上的价格可观,农民的收入大大的提升,同时鱼的活动也可以起到培土和松土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养分,促进了水稻的增产和整体农业的增效,[3]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经过不断地示范发展现如今已经是由模糊民自己养殖了,规模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对于保护洱海也有一定的意义。

  2.2海菜渔业生态发展模式

  洱源县水质的改善,也给海菜带来了生长契机,大理相关公司和合作社正是看到了洱源湿地片区的优良水质和健康的海菜,才构建起了“海菜+”的发展模式,在海菜里放养鱼的生态模式就应运而生,比如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金线鱼就在东湖湿地进行着“海菜+”生态模式的探索。

  洱海的右所镇担任着海菜渔业生态模式的示范基地,在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建立起了四百多亩的生态海菜生态种植基地,并且投放大量的金线鱼。基地努力贯彻生态扶贫的政策,实现脱贫攻坚和洱海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因此在示范基地上首先吸引建档立卡的群众或者在海菜基地务工人员,在示范基地带头种植,由当地的合作社统一采购,不断地发展壮大海菜生态种植的规模,随着国家对洱源县湿地的恢复建设资金的大量支持,除了东湖,还有西湖、海西湖、草海等湿地也在不断地进行恢复建设,海菜渔业生态模式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如以来,改善洱海水质的同时又促进了洱海人们的收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双重效益。

  现如今,在生态脱贫和湿地流域转型升级理念的影响下,洱源县不断地探索海菜渔业的生态模式,在海菜和渔业上得以融合发展,但在渔业上还得多多努力的进行相关探索,可以适当的想旅游业上倾斜点,带动整个洱海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休闲渔业的生态转型升级有很大的帮助,探索出属于自己特色的生态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洱海群众真正的能在绿水青山上找到自己的金山银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已经不断深入人心,休闲渔业的发展必须要以此为指引,才能真正的在行业里面站住脚跟。休闲渔业也正是凭借当下这股理念劲头努力探索出现代的生态发展模式,从洱海县如今湿地休闲渔业发展现状里探索的两者生态发展模式来看,其未来的发展将是一片光芒。

  参考文献:

  [1] 张挂华.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28(11):207-209.

  [2] 勾维民. 休闲渔业的特征、发展动因、开发优势和产品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32-135.

  [3] 褚斯洛、周伟. 洱海的鱼类[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15):198-201.

  推荐阅读:渔业研究水产论文投稿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洱源县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lunwen/zonghelunwen/2021/0909/5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