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意识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学前教育发布时间:2021-04-08浏览:

  雷彩银

  [摘 要] 科学精神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是儿童必须发展的基本素养。儿童科学精神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引导,这使得科学精神必然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应当具有求真精神、质疑与批判精神、探究精神。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善于将自身的科学精神转化为有效的科学教育意识,将自己对科学价值的理解与认同转化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支持幼儿自由、自主、自在地进行科学体验和科学探索,使幼儿在教师科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敢于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 科学精神;科学教育意识;教师素养

幼儿教育论文

  科学精神是个体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是各种科学价值观、科学品质以及行为准则的整合,[1]是科学的灵魂和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它包含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开拓创新等要素。[3]因此,科学精神也被视为现代人的基本品格,是儿童必须发展的基本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始于个体生命成长的初期,它可以使个体从小培养出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它通过发展幼儿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能力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可持续发展。[4][5]虽然学前期的儿童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但这种科学品质尚处于启蒙和未开化期。科学精神既是幼儿科学品质发展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品质发展的基本前提,幼儿科学精神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科学引导。因此,发展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精神,对于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教师的科学精神来助推幼儿科学精神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注入持久的思想动力。幼儿园教师应该在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科学精神,并优化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不断提升科学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适切性。

  一、幼儿园教师科学精神的价值

  科学精神是个体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本身过程中的态度与思维。[6]科学精神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精神不仅关系着他们对科学以及科学教育的态度,同时也关系着自身科学素养与专业素质的发展,更关乎着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如何去发现幼儿的科学行为并有效支持和引导幼儿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发展。[7]因此,科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价值应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和挖掘。

  首先,科学精神是发展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专业素养的基础。有研究认为,科学精神包含三个层次,即认识层次、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其中,认识层次主要表现在科学认识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方面,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社会关系层次主要表现在科学的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等方面;价值观层次主要是指科学应该通过求真來实现求善和求美。[8]由此可以看出,科学精神不仅是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实现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求真、务实、探究、创新、坚持、合作可以使幼儿园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理性、审思和坚毅的态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种思想上的自觉,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对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专业素养的促进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如果缺乏科学精神,教师的科学素养就是不完整的,其发展也会缺乏动力和方向。

  其次,科学精神是养成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意识的动力源泉。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实质和灵魂,是个体科学素养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集中表达,是更具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信念、意识和品格。[9]要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意识,而这种意识又是以科学精神的存在、产生与应用为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精神,幼儿园教师才能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去审视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才能发现幼儿的科学行为并产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服务于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意识。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对科学价值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那么他们既不会产生系统开展科学活动的内在动机,也无法有效支持幼儿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再次,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幼儿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基本前提。幼儿的学习具有模仿性,他们会通过观察来发展自身的认识与行为,当教师对科学表现出良好的兴趣并能够以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式去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幼儿就可以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出良好的科学认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在发展幼儿具体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之前,教师要通过适宜的科学活动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教师的科学精神为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它会强化幼儿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行为,使幼儿在不断的自我感知与探索中强化对科学的理性认识。此外,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组织性和目的性,教师在科学活动中通过系统的支持、引导与师幼互动可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和形成认知,帮助幼儿发展出浅显的科学知识和初步的科学能力。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科学精神的无意渗透和有目的性引导,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先行基础和支持力量,幼儿就可以将泛化和无意识的科学兴趣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结构的科学品质。

  二、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精神

  科学不同于一般的经验常识,它是一个具有自身严格定义的认知工具系统。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关于近代科学的两种概念范式中,理性传统的科学凸显了理性的作用,它致力于将自然界彻底理性化;功利传统的科学则将知识视为改造世界的工具,实验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将自然数学化和研究方法论化之后,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也被默顿概括为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具体又表现为怀疑与批判精神、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和普遍理性精神。[10]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生活性、经验性和探究性,他们此时尚未发展起基本的认知符号系统和成熟的科学能力体系,其科学活动应侧重于科学理性的生发而非科学知识的积累。[11]因此,对幼儿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是生活化、童趣化、游戏化和直观化的,其目的是发展幼儿基本的科学兴趣和初步的科学经验、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12][1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涵盖了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教师应该以自身完备的科学精神来发展幼儿的科学精神,让幼儿在教师科学精神的推动下能理性地看待科学并积极地发展自身的科学素养。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求真的科学精神。求真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它是指科学实践主体要客观真实地对待各种科学现象。缺乏求真的科学精神就无从把握科学的本质与规律,就会使得个体在认识世界时陷入主观臆断。如果缺乏对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人类不仅无法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同时也会使人类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幼儿园教师求真的科学精神不仅指幼儿园教师在面对有关的科学现象和科学行为时要秉持追求客观真理的态度,同时教师对幼儿的科学行为和科學学习的认识也要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并认识到其存在的个体差异,要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不以个人的偏好来替代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追求。

  其次,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质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质疑和批判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活动,没有质疑和批判就不可能突破人类现有的科学认识去达到对事物的深层理解。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具有经验性、阶段性和递进性,而所谓的客观真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只存在于特定的情境和认识水平当中,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不断趋于深入和全面。因此,幼儿园教师也应该具备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能够坚持理性和自由的独立人格,能够正确对待科学传统与科学权威,能够对自己感到疑惑或者有不同见解的事物发出正当的质疑。[14]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质疑和批判精神,他们就能够解放幼儿的思维和思想,并引导和支持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对事物的见解。

  再次,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探究的科学精神。科学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任何的认识、假设都只有转化成为实践才能成为影响和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工具和成果。科学探究是寻求科学真理和验证科学质疑、进行科学批判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能力,教师应该具备将自身的科学理念、科学认识转化为科学行动的意念和能力。所谓探究精神就是要勤于动脑和动手,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验证先验的假设和判断。教师不仅要自身具备这种精神,同时更要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来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行为,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切身去感知和认识科学。

  三、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教育意识

  幼儿园教育具有启蒙性,科学教育的本质是要将幼儿从生命之初的混沌状态发展至理性和智慧状态,并最终臻至精神的健全与完满。科学精神是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和有效发展幼儿科学素养的基本支撑,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发展自身的科学精神并将其有效转化为教育实践。

  首先,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将自身的科学精神有效转化为科学教育意识。个体在开展某项具体的工作时需要先唤醒自己的工作意识,只有有了意识才能使得工作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将自身的科学精神转化为有效的科学教育活动意识,要将对科学价值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实现科学精神向科学教育意识转化的主要路径包括基于求真精神去正确认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基于质疑与批判精神去客观认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形式与内容,基于探究精神去充分选择适宜的科学活动方法,要通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来发展他们积极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品质。经由科学教育活动意识的推动,幼儿园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就会更注重运用真实情境去发展幼儿敢于探究、敢于质疑、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次,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教育活动意识助推幼儿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发展。当教师具备良好的科学教育意识时,他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容易形成科学的教育态度并采取适宜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肩负着幼儿科学启蒙和促进幼儿整全成长的双重使命,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意识的推动下要从幼儿生命体验的高度去呵护幼儿的天性与好奇心,支持幼儿自由、自主、自在地进行科学体验和科学探索,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养成其独立、求真、质疑的科学精神。[15]此外,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幼儿传输一些关于科学的知识、理念和精神,要用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幼儿。幼儿园科学教育不能单纯是知识的传输,教师应该从意义和价值层面去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与科学欲望,要善于对幼儿的科学行为进行观察和引导,要使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能与其自身的生命体验建立起意义关联。这种基于生命体验和科学精神的科学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更深刻地体验到科学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并使得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2):70-74.

  [2]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14.

  [3]马来平.试论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内容[J].文史哲,2001(04):51-54.

  [4]吴雪梅.陶艺活动与幼儿科学品质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9(09):93-96.

  [5]侯耿耿.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支持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0(01):92-95.

  [6]张妍.论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J].学术交流,2011(03):44-48.

  [7]李少华.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1.

  [8]彭炳忠.论科学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0):24-28.

  [9]刘龙伏.科学精神涵义辨析[J].江汉论坛,2003(12):106-110.

  [10]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04):4-15+203.

  [11]杨晓萍,杨柳玉.超越功利主义: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知识论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31-40.

  [12]王燕.追求生活化的科学教学活动[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56-57.

  [13]冯雅静.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03):67-69.

  [14]周利文.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组织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08):41-44.

  [15]靳一娜,王晓庆.幼儿园科学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廊坊、邢台和石家庄地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43-46.

  推荐阅读:儿童与健康幼儿教育类论文发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意识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ueqianjiaoyu/5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