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亲属类身份定位现象与分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8-09-05浏览:

  要: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同时承担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和身份。然而,在与学生交流中,辅导员面对具体环境和特定话题,则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这对学生工作的成效至关重要。以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亲属类身份定位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将辅导员和学生群体对此类现象的看法进行对比研究,建议辅导员在工作中恰当、谨慎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

  关键词:辅导员;沟通;身份;亲属类身份定位;优秀辅导员论文

  一直以来,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中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以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始终是辅导员工作领域的热点话题。不少学者针对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提出平等、尊重、真诚等原则,探讨影响沟通效果的各种因素。例如,在任云看来,“过分注重师生之间在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别”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建立的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要求,因此辅导员要“树立平等意识,用平等的姿态和语气与学生交流,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1]。陈岩松认为,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看,辅导员应抛弃“教师化”和“管理人员化”的角色定位[2]。张达指出,辅导员在与学生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积极思想的引导过程中是导师,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是“第二家长”,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是学生的知己[3]。李远洋认为,辅导员要特别扮演好学生的师长、兄长和朋友三种角色[4]。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与学生交流中的身份定位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甚至亲情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引起学者的密切关注。笔者在担任多年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观察到,一些辅导员尽管与学生并不具有亲属关系,但在与他们交往中经常采用亲属类称呼方式(如“X妈”“X哥”“X姐”)自称,本文将辅导员在与学生互动中采用的这种自我身份定位的方式称之为亲属类身份定位,如下列各例所示:

  1.喂,张梦吗,我是X妈,来我办公室下,有点事。

  2.不要紧,X哥到时会提醒你的。

  3.李茵,有什么困难你直接跟X奶奶讲啊。

  据不完全统计,女性辅导员会在与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交往中更多使用类似的亲属类身份定位,而互动对象多为学生干部。使用场合往往是平常随意的交谈,较少发生在严肃的谈话场合。

  辅导员上述亲属类身份定位是否合适?学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辅导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总体来看,辅导员对这种亲属类身份定位的态度如何?辅导员认为在何种场合下使用这种身份定位是合适的?何时是不合适的?

  2.总体来看,学生如何看待辅导员这种亲属类身份定位?学生认为在何种场合下使用这种身份定位是合适的?何时是不合适的?

  为回答上述问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手段,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揭示广大辅导员及学生群体对此类现象的总体态度,从而为辅导员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如何采用恰当的身份定位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参加本项调查的对象由来自2所985高校(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3所211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3所普通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的两类人群组成,即辅导员与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基本信息分别如表1、表2所示。

  b1

  b2

  二)调查问题

  本研究采用了两道开放性调查问题,分别来自关于辅导员工作谈话中身份定位的调查问卷(辅导员用和学生用)中的一部分。该部分为两个开放性问题,其中一条是:

  ———(问辅导员)一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喜欢自称为“妈”“姐”“哥”等,您对此有何看法?您认为在什么样的谈话场景下辅导员可以使用这样的自我称呼与学生谈话?

  ———(问学生)一些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时常以“妈”“姐”“哥”等较亲昵的关系称呼来自称,你喜欢辅导员采用这样的自称吗?你认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辅导员使用这样的自称方式是合适的?为什么?

  采用开放式提问,辅导员和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如实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而不受到任何给定选项的影响。通过梳理辅导员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比较二者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呈现二者之间的匹配情况,从而预测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可能带来的沟通效果。

  (三)调查过程与分析方法

  笔者在一些高校教师的帮助下,在2014―2015寒假期间将问卷(辅导员版)发放给江苏8所高校的180名辅导员(部分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放),最终在给定的时间里收回了162份问卷,剔除11份无效问卷(如回答对辅导员工作不太感兴趣的,回答与学生几乎没有进行过工作谈话的,整个问卷中大多数题目没有给出反馈的或大多数选项没有给出选择原因的等)外,共收回151份有效问卷。接着,笔者又在相关高校工作辅导员的帮助下,将问卷(学生版)发放给江苏8所高校的260名学生(部分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除去少数学生没有按时反馈,少量学生没有就该部分进行反馈,还有少量学生反馈过于敷衍了事(如字迹潦草、多数项目未填写等)外,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35份。

  就本研究针对的上述亲属类身份定位而言,笔者根据两类受访对象的回答情况,将他们的态度粗略地分为四类,即“喜欢”(体现为“喜欢”“挺好”“应该这样”等表达的使用,或者体现为完全的积极评价)、“可以接受”(体现为“可以接受”“同意”“没有问题”等表达的使用)、“不喜欢”“无所谓”。由于本研究重在了解辅导员和学生的总体态度,因此在统计态度分布时不再细分“喜欢”与“有条件喜欢”,也不区分“可以接受”与“有条件接受”。然后,统计不同态度的出现频率,比较两类受访对象不同态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比较两类受访对象对相关现象的态度有无显著差异,以揭示二者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辅导员关于亲属类身份定位的看法

  笔者从两个方面对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使用亲属类称呼进行身份定位的现象进行调查:一是受访辅导员对这种做法的接受程度;二是接受这种做法的辅导员对这种现象发生的场合或场景界定。下面,我们依次呈现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1.辅导员对亲属类身份定位的接受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表示“喜欢”的受访辅导员有16人(占所有受访辅导员人数的11%),他们认为“自我感觉舒服就好”“这样体现了新教育模式,师生关系的平等,更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学生情况,使学生不设防,更有利于开展辅导员工作”“平时交流谈心的时候,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心态阳光”。表达“可以接受”的辅导员为79人(占总人数的52%),他们认为“辅导员应该与学生打成一片,只要在比较轻松的场合我认为都没有问题”“现在大多数辅导员年纪可能只比学生大几岁。这样,更能深入学生当中,关心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我认为,当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时可以采用这样的自我称呼”“这样有利于与学生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烦恼与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合适的、恰当的环境下可以接受这样的称呼”。表达“不接受”的辅导员人数为53人(占总人数的35%),他们认为“工作尽量客观理性,不介入个人情感;建立职业威信,而非单纯依赖情感说服;应建立个人工作规范,尽量法治,而非人治”“此类称呼是先入为主的一种居高临下的谈话心态,心里默认自身年长且经历丰富,便试图暗示对方听话”“这些自称在工作中不好,因为会给学生不是很严肃的感觉,这并不是和学生缩短距离的方法”。还有3位受访辅导员表示“无所谓”。

  可见,受访辅导员对亲属类身份定位现象持有不同的态度。持“可以接受”态度的辅导员比例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态度是“不喜欢”,排在第三位的态度是“喜欢”,排在最后一位的态度是“无所谓”。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辅导员对亲属类身份定位现象的不同态度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χ2=95.755,p=0.000),且任意两种态度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上述显著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辅导员会在与学生交谈中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而有些辅导员则肯定不会,甚至表示反感。这些差异的存在也意味着不同态度的辅导员在交往中需要注意各自的喜好,避免不必要的人际误解。

  2.辅导员接受亲属类身份定位的场合

  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辅导员认可亲属类身份定位的优点,但基本上都是有条件的。一些辅导员虽然持“可以接受”的态度,但也认为辅导员只能在合适的场合才可以使用这样的身份定位。这样的场合包括:“比较轻松的场合”“不涉及一些原则性问题如学习纪律工作等的时候”“当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时”。即使持“喜欢”态度的辅导员也大多数认为“平时交流谈心的时候”使用比较有效果。因此,辅导员能否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应该分具体谈话场景和氛围而定”,否则会显得过于亲近,而无法使学生心里形成对纪律、规范等的敬畏感。

  (二)学生关于一些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的看法

  受访学生对辅导员亲属类身份定位现象的态度,也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受访学生对这种做法的接受程度;二是他们认为在什么样的谈话场景下可以接受辅导员使用这样的称呼。下面,我们依次呈现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1.学生对亲属类身份定位的接受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表示“喜欢”的受访学生有95人(占所有受访学生人数的38%),他们认为“在教学以外场景下用这样的自称能更好地融入学生之中,有利于了解发现问题”“有助于拉近同学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心态阳光”“体现辅导员的亲切和对我们的关心”“营造轻松气氛”。表示“可以接受”的同学人数为53人(占总人数的21%),他们认为“让学生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不会过于明确辅导员和学生的等级差异,相反之后更加依赖辅导员”“传递出辅导员想和大家像朋友一样相处,会让大家感觉有亲切感”。表示“不喜欢”的学生人数为78人(占总人数的32%),他们认为“辅导员要有辅导员的风度”“不合适”。还有9人(占总人数的4%)表示“无所谓”。

  2.学生接受辅导员亲属类身份定位的场合

  调查显示,一些学生虽然总体上不喜欢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但能接受辅导员在“涉及一些不严肃的问题时”或“在非正式的场景下如聚餐、说笑时”使用此类身份定位。同样,尽管一些学生认为辅导员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但是一些持“喜欢”和“可以接受”态度的学生却认为,辅导员在“单独谈话时”“私下”“一对一谈话”或“非正式场合都可以”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可见,对于学生而言,辅导员在非正式、非严肃场合下比在正式、严肃场合下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更有可能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理解和接受。

  (三)辅导员与学生关于亲属类身份定位看法的比较

  表3呈现的是两类受访对象对于一些辅导员采取亲属类身份定位的态度比较。

  b3

  从表3可以看到,辅导员与学生这两类群体在对辅导员亲属类身份定位的态度上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双方都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对这种现象不能接受,都有极个别的人表达无所谓的立场。不同之处在于,明确表示“喜欢”亲属类身份定位的辅导员只有十分之一多一点,而明确表达“喜欢”此种现象的学生则高达38%,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持“可以接受”态度的辅导员超过半数(52%),而持同样态度的学生只有两成多(21%),二者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学生比辅导员更希望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而在辅导员看来,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使用的场合。此外,考虑到三分之一的辅导员和学生都反对这样的身份定位,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特别谨慎,不仅要看场合,而且还要敏锐地估量交流对象的个性与态度。

  由此可以预见,辅导员与学生对待这种现象的态度存在一定的错位,学生对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的期待有时会落空,有时会觉得辅导员不够亲近,这点值得一些辅导员注意。另一方面,学生过多地期盼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的心态也需要适当调整,因为这种态度不同程度地传达了学生对亲情的过度依赖,而这种依赖如果不加以引导,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

  三、结论与启示

  调查显示,无论是受访辅导员内部还是学生内部,对这种做法的态度都有分歧,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具体而言,辅导员中表示能够接受的人数最多,表示反对的人数次之,而表示喜欢和无所谓的人数最少;学生中表示喜欢的人数最多,表示不接受的人数次之,表示可以接受的人数排在第三位,表示无所谓的人数最少。另一方面,受访辅导员和学生在对使用亲属类身份称呼的场合问题上则呈现更多的相似态度,均认为最好是在非正式、轻松或单独谈话的场合下使用最好。

  上述研究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考虑到有相当多的学生喜欢和接受亲属类身份定位,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这种身份定位明确表示“不喜欢”,因此辅导员在工作谈话中应做到因人而异,实施个性化的身份定位,以免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或者让另外一些学生感到较大的心理距离,影响交流效果。其次,考虑到相当多的同学喜欢亲属类身份定位,辅导员应该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情感教育,帮助他们适当摆脱过度的情感依赖。此外,考虑到亲属类身份定位的场合敏感性,喜欢使用此类身份定位的辅导员一定要尽量避免在严肃、公开场合下使用。最后,考虑到辅导员之间看法的差异性,喜欢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的辅导员应该尽量注意不在那些对此反感的辅导员面前使用,以免给对方留下不良的印象,影响同事情谊。总之,辅导员使用亲属类身份定位其实是双刃剑,在合适的场合对合适的人使用就可以对学生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会引发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笔者建议辅导员一定要谨慎用之。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提升个人人格魅力。本研究以此为指导,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即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提高身份意识,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动态选取合适的身份定位,分场合、分对象、分话题,恰当使用亲属类身份称呼,从而打动学生、感动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沟通目的[5-6]。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辅导员亲属类身份定位现象与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4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