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还原观在旅游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19-12-25浏览:

  摘 要:物质和事件与其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连,不可割离,同时,时间具有一维性,这就造成了许多原本明朗的事实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为时空的迷雾遮蔽,于当今的译者来说难以准确理解与传译。旅游景点中的历史名胜往往积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介绍文本也因此多与史实关联,译者对此应予以重视。本文以岳麓山风景区景点介绍及其英译为例,说明了在旅游翻译教学中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采取时空还原翻译观,即将理解置于文字所表述内容的历史时空中去,以准确理解和翻译文字背后的本原,保证理解与阐释的有效性,避免误译产生。

  关键词:旅游翻译;时空还原翻译观;误译;翻译教学

旅游度假

  《度假旅游》杂志创办于1982年,隶属于黄山日报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类综合性理论期刊。

  一、引言

  “时间概念对说明社会的变革和过程来说都有直接的含义。”[1]17世界万物的存在无不与时间、空间相关联,人类社会自不例外。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存在于过去时间、空间中的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远,“此在”的人们常常难以正确理解“曾在”的世界。因此,在理解和阐释过程中,能否再现历史本原将会直接影响理解和阐释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历史名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要尽量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追溯文字背后史实的意识,以便准确理解和译释其景点介绍文字。

  二、时间、空间与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的特质

  关于时间和空间,人们曾有不同的理解。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像一条均匀流逝的“带子”,与事件过程本身性质无关,各种事物和过程,只不过在这“带子”上打下“印记”而已;空间好比一个“箱子”,放进东西或取走东西,箱子依然存在[2]。这种“绝对的时空观”否认了时间、空间和物质、事件的联系,在这里,时间、空间与事物及事物发展的过程完全割裂,物质和事件似乎可以脱离开时间与空间而独立存在,而时间与空间又可以是空无一物的存在。

  在对这种时空观的批判中,人们逐渐形成了较合理的相对时空观,即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其持续性、前后相继的顺序性;空间是其广延性、伸张性和与它事物的距离等。时间、空间并非“独立实在”的客体,它们的客观性是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被物质所赋予的,“时间只能依赖于事件和物质事件的存在而存在”[3]1。从人类学视角看,“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而社会时间作为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的综合,是人类描述生活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尺度” [4]10-11;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时间有双重维度,它是生活时间和自然时间的综合,其本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11。

  而“海德格尔在《历史科学中的时间观念》中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一种空间性的东西。所有的物理客体及其运动都在时间中,这个“‘在……中’,本质上具有空间性特征”,并且“在历史科学中,时间总是意味着质的差异和区别” [5]200,因此时间就像一个巨大的口袋,纳万物于其中,而人类的活动与之息息相关,所以要正确地理解文本,理解者必须要把文本的时间因素考虑进来。进一步来说,人们常常把时空划分为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人类社会对自然时空的依存性自不待言,同时,“社会时空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对社会内部结构变迁的一种衡量形式”,反映着“社会事件、社会主体生存状况”[4]56。因此,自然物质和社会事件的存在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那么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所记载的事件与史实就必定与当时的历史时空紧密相连,是它们赋予了那段历史时间与空间以客观性。

  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性外,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因为物质运动不可能完全等同地重复,时间具有“一维性”,又称“不可逆性”,时间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朝向未来。社会时间也具有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随着社会时空的运动,也就造成了“历史”——那些被过去的时间和空间尘封的物质与事件,它们因为“社会时间具有不可逆的一面”[4]57,而渐渐地为时空的迷雾遮蔽,造成今天读者阅读理解历史性文本的困难。不仅如此,因为“社会空间也是不均匀分布”[4]57也会给生活在某地域的读者阅读理解异地域的文本带来困难。因此,要正确理解与解释这些跨越时间、空间的文本,就必须穿越时空的迷雾。而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字,因其文字包含的“曾在性”和“历史性”,自然比当下“此在性”文本更容易引起理解与解释上的偏差。

  三、 时空还原观镜像下的历史名胜介绍翻译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有很多空白点,它们在文本中形成了对读者的召唤结构,召唤他们参与到文本意义的构建。同时,在阅读之前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构成了他们的期待视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由此可以解释为读者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文本意义的过程。但是当读者视域与作者视域差距过大时,往往会使这种意义的构建停止或扭曲,也即不能理解或错误理解。

  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虽不像文学文本那样具有大量的空白,可供读者驰骋想象,构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但因其文字与所记述的事与物为历史时空所隔,久离当前语境,因而造成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最终使语义模糊起来,产生了类似接受美学空白点的空白。我们称之为“伪空白”,因为一旦读者利用自己当前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填补这些空白,就会割断或改变这些文字和它们所指事物间的关系,误解就产生了。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作家和读者交流的渠道,而 “伪空白”则是时空迷雾布下的陷阱,任何不肯进入历史时空考证史实的读者都会深陷其中。

  从“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人们阐释的方法和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读者中心论”更是解放了读者,贴近了文学接受的现实,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就简单地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读者”,更不能将它扩大化到非文学类文本的理解中,因为后者有很多客观信息。其文字背后有着客观事实,虽然它们可能因时间的流逝變得模糊,乃至完全为时空的迷雾尘封而不可考证,但它也还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认识与否为存在的标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时空还原观在旅游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4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