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1-09-17浏览:

  [摘 要]现阶段大学生的工作问题不仅包括数量问题,还包括质量问题,部分高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上比较着重于如何提高就业率,而对就业质量不够重视。基于此,文章通過研究和组织现有文件,筛选出与就业质量最为相关的18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编制出调查问卷,对浙江省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完成主成分分析,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就业质量;层次分析;评价体系

大学生就业论文发表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国内人资市场逐渐向精英化过渡,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新目标,要求就业注意“质”和“量”齐头并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由此可见,党高度重视就业质量问题。

  吕福源表示,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必须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因此高校将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的重要依据十分有必要[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对就业质量进行研究。李斌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就业前大学毕业生的主客观指标、毕业生质量指标和就业满意度指数[3]。而朱钧陶2015年通过对就业质量概念进行剖析后,提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具有三个特性:第一,多元化。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估的主体除大学生本身外,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高校。第二,主客观相结合。除客观数据评估外,还应考虑主观满意度评估。第三,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除了微观层面的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影响因素外,还有宏观层面的劳动力供需比率产生的影响[4]。

  多数学者在考察大学生就业质量上,更强调薪酬水平等普遍性因素,而对社会劳动需求、高校及企业属性等方面强调较少,故单一视角下的指标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在国内外研究论文中,对就业质量进行专业评估的文献很少,且未形成较为具体和完整的评价体系[5]。第二,国家教育机构是目前唯一评估大学生就业的组织,在数据统计过程中没有涉及第三方,故评估主体较为单一[6]。第三,部分因素如就业平等性、工作强度等,与就业质量关联度不高,但已被纳入评估体系之中[7]。第四,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部分学者单一使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评估,导致评价结果过于笼统[8]。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从就业质量的宏观概念出发。如王阳认为,首先应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评估工作质量;其次,要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进行测量[9]。但从双重角度出发研究评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仍存在不足。其一,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和庞大,许多指标在实践中仍难以衡量,评估大学生素质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无法得到验证[10];其二,不同的学者因出发角度不同,持有不同的观点。

  本研究基于以往文献,通过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编制出调查问卷并实地展开调研,结合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对现有评估体系进行深化,并根据已存在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进行修补。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

  在筛选时主要以核心期刊文献为主,关键词设定为“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因高质量期刊文献数量有限,故其中包含了21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笔者在筛选时,选择按最近年份为条件进行排列筛选,故在文献时度上有一定的保证。笔者将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并总结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的就业质量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笔者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出评价指标层次[11],并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完成最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最终本文根据表1中指标的使用频次,依次选取18个评价指标,根据指标性质划分为五个大维度,并在此之下进行一一归类。文章分别从薪资待遇(从劳动报酬、福利保障、劳资关系三个维度出发)、工作条件(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单位性质、劳动保护五个维度出发)、个人发展(从专业对口度、职业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度、学习与培训四个维度出发)、职业胜任(从职业素养、人际关系处理、岗位适应度、职业能力四个维度出发)和满意度(从工作满意度、家人满意度两个维度出发)五个维度考虑,根据AHP的结构建立了评估就业质量的模型,确立了层次分析法的水平,构建判断矩阵,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并根据此表确定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将就业质量设为目标层O,将五个维度设为准则层A,细分维度设为方案层B,分别为:A1(B11,B12,B13);A2(B21,B22,B23,B24,B25);A3(B31,B32,B33,B34);A4(B41,B42,B43,B44);A5(B51,B52),由此构建判断矩阵。

  (二)确定指标权重

  1.构建判断矩阵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重要度定义填表规则,邀请了长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名负责人(均为人力资源相关专业毕业,已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五年及以上)对标准和指标水平进行了比较评估,通过德尔菲法讨论,得出A1、A2、A3、A4及A5的判断矩阵。

  3.确定指标权重

  计算后,评估矩阵已通过一致性测试。通过交叉相乘,得出A1权重为0.47(其中B11为0.315;B12为0.122;B13为0.033),A2权重为0.27(其中B21为0.081;B22为0.059;B23为0.068;B24为0.043;B25为0.019),A3权重为0.13(其中B31为0.064;B32为0.039;B33为0.017;B34为0.01),A4权重为0.08(其中B41为0.026;B42为0.026;B43为0.016;B44为0.012),A5权重为0.05(其中B51为0.038;B52为0.012)。

  推荐阅读:中国大学生就业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5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