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学发布时间:2022-03-18浏览:

  学科大概念指的是以学科核心内容与教学任务为中心,将学科关键思想、重点内容联系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将“学科大概念”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序、清晰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在课堂中把握单元教学核心内容,加强核心内容与学科元素之间的联系,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辅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提供支持。

  一、学科大概念及其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一)学科大概念

  学科大概念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提出的新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以往“知识点为依据教学”的模式,而是更加倾向于从学科的整体角度出发,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形成的学科思维、学科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科大概念,教师可以将其与单元教学理念综合,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提取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数学知识、数学素养等,以单元为整体,将原本教材中的知识点打乱重构,形成单元为主体的多个单元教学分解活动。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本单元的数学思想,从更高的思维层次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学习技能的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学科大概念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由于学科大概念与以往教学思想的存在差异,教师需先考虑每一个单元的数学思想、数学价值观念与数学知识结构,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数学核心概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撰写契合于学生情况的学习目标,以此为依据展开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第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数学大概念之一。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需分析班级学生的计算水平,考虑班级学生的计算思维形成情况;之后提出契合班级学生情况的、不同难度层次的单元教学目标,一是需掌握本单元中的加减法/乘数法计算方法;二是需能灵活转换计算的竖式与算式,能掌握进位、退位的方法;三是在掌握前两个能力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计算技巧,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之后,教师根据这一目标进行本单元多节课时的教学分解、教学活动设计。第二,对照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大概念强调的是对数学整体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培养,因此,教师设计单元教学活动,需将小学数学的基本课程要求作为参照依据,保证单元教学目标、分解教学目标均符合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根据小学数学各单元的课程内容,教师分别从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学习观念角度提出教学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目标为例,根据学科基本要求,需分别提出对知识的理解目标、知识掌握、知识运用与知识综合目标。第三,教师还需要体现学科大概念的概念,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指向数学思维、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社会等方向提出目标。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师才能充分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科大概念特征,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辅助学生掌握知识、自主探索。

  二、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定单元教学方式

  在学科大视域下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明确教材的知识内容都是根据不同单元设置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将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结合,以此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教学计划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标准,给单元教学明确一个教学的目标,然后与学生一起朝着目标进行教学与学习。例如,在教授“观察物体”时,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直观地从不同方位观看图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环节,教师需考虑这部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出知识、能力与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一是掌握观察物体的方位,能说出不同方位的名称;二是采用不同方位说出自己观察物体的形状,掌握确定方位、表达自己方位的方法;三是认识到“方位”在生活中的作用,说说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场景运用到“方位”,这对观察事物而言有什么作用?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定的是——需引入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只有让学生真正置身于生活情境中,才能形成真实、直观的观察体验,加强对观察物体的方位、方法、描述的理解。之后,教师选择提问教学的方法,以此增强课堂互动性,辅助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并提前准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如粉笔擦、粉笔等,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以此得到不同角度的不同图形,同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事物用不同角度看过呢?”学生纷纷回答:“公交车、电视机、电脑。”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大家从不同方位观看都得到了哪些不同的图形呢?”学生回答:“公交车从侧面看是长方形,从正面看接近正方形,而电视机正面看是长方形,侧面看是一个较窄的长方形。”通过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充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况,明确单元教学设计基础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设计,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储备、兴趣爱好、数学素养发展情况、学习习惯与学习认知,将学生的情况作为初步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为提出单元教学概念与框架提供可靠依据。课堂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无法脱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认知特点,分析学生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基础,分析班级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与难点,从而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结合“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发现班级学生全部都没有系统接触过“乘法的知识”,缺乏乘法的概念与认知,但是对一年级学习的“加法”掌握情况良好。因此,基本确定单元的“乘法”主题之后,班级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不能感性理解乘法的意义”的情况,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关于本单元的学科大概念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为:引入乘法现象——将乘法拆解为学生熟悉的加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加法与乘法的练习——启发学生的乘法思维。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中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观看“一箱可乐是3排,每排是6瓶,一共有18瓶”的“卡通人物交流過程”,同时提出:“为什么会得到18瓶呢?观看视频中的可乐箱子,你们算一算是多少瓶呢?如何计算的呢?”等问题,此时班级学生纷纷提出:“我会计算,一箱可乐是3排,每排是6瓶,一共是‘6+6+6=18瓶’。”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计算的答案一样吗?那视频中的人物是如何通过快速计算得到结果的?你们知道有一种计算方法是乘法吗?”至此,教师引出乘法的概念,并将乘法与加法同时呈现于学生眼前,学生纷纷对比二者之间的区别,发现“‘6+6+6’中有3个6,所以可以作为6×3的乘法算式,最终得到18瓶的结果”,从而更直观、深刻、感性地理解乘法的概念与意义,直接攻克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掌握核心知识与技巧。通过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能从整体上了解乘法概念、意义与运算方法,在感受乘法与加法之间联系的同时学会乘法的计算,实现学科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阅读:素质教育方面著作出版服务流程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xue/6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