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08-30浏览:

  摘 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走访调研,以分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为基础,提出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生态健康、经济绿化、社会公平和人民幸福等4个基本原则。通过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ICGOSP模型,给出了高质量发展应正确把握“变”与“不变”,统筹用好强大“牵引力”、充分释放内生“活力”和加快形成强劲的“动力”,以形成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关键词: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现实路径

社会经济论文

  0 引言

  當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1]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是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高效能治理价值追求,是体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

  1 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的理论分析

  发展是指事物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的过程[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持续低迷,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弱化。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3]。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我国市场需求结构虽不断升级,但还不能很好满足国内供给侧需求,致使越来越多的高端需求转向海外。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力增大,经济循环不畅问题突出,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多点突破,我国原有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投资拉动、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受到制约,经济增速已从过去9%以上的高速增长慢慢降为7%左右,科学把握新发展特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

  1.1 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的本质区别

  高质量发展是既重视量的增长更重视质的提升、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的发展,是质与量辩证统一。高质量发展相对应的是过去的高速增长,两者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不同”。一是目标不同。高速增长是以投资驱动从而带动规模扩张,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大。高质量发展是以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二是内涵不同。高速增长仅指经济总量的扩张,多以总产出来衡量,常以GNP、GDP、PerCapitaG·N·P等指标来评价。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与内涵则更为丰富,它不仅关注经济总量,更注重从经济的效率、结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角度的多维衡量推进量与质协调发展,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包容性增长。三是价值判断不同。高速增长的价值判断是快和慢,要通过一系列要素数量的作用发挥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规模,其特征是高速度、高投入、低质量和低效益。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判断是好与坏,是对经济发展优劣程度的判断,是从整体、全局出发统筹人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追求经济发展的持续健康,追求多个方面的协调共生。四是要求不同。高速增长是单一追求经济总量与增速,而高质量发展比高速增长的要求更高。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依靠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培育高素质劳动力创造新型人口红利,从而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的瓶颈制约,实现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以深化改革开放,紧跟全球趋势,让更多的企业在全球的经济浪潮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投资、要素、消费的结构改革推动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升级、化解结构性矛盾。总之,高质量发展比高速增长的内涵更丰富,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高质量。

  1.2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高合化。高速增长要转向高质量发展,就要求产业在整个全球价值链中由过去的中低端转向中高端,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催生新动能、新技术,以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以新动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向多元高级合理化产业结构[4]。二是创新是第一动力[5]。改变过去通过要素投入、粗放型增长路径实现的高速增长而带来的环境、资源、生态、社会问题,致使经济增长缺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性[6-7]。高质量发展是通過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使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三是供给体系有质量。通过供给体系和需求结构的不断配合适应,在产业上、中、下游之间协同性不断增强,以土地、资本、劳动力和创新为核心要素的自由、顺畅、高效流入流出,价值链随之不断攀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提高,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促进供给体制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四是人民生活高品质。高质量发展更注重满足人民在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高层次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实现。在这一阶段,改善民生和富民产业将成为民生工作的重点,脱贫攻坚将成为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同时要集中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施普惠性的民生工程,满足多样性的民生需求。

  2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

  我国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显著标志是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实现整体优化效果的最大值,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下原则(见图1)。

  2.1 生态健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系统是维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国家生存之基、国家财富之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不损害生命支持系统服务功能和健康状况为基本原则,即“生态健康”原则。“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年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8]高质量发展应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健康作为基本内核,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治理等为基本内容,并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平衡”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和全球携手合作应对,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着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着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激励和约束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之路[9]。

  2.2 经济绿化

  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与自然法则、生态规律并不属于一个层次之上的规律,国家经济系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量的扩张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母系统所能承受的规模,国家财富增长和积累是建立在自然法则和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因此,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最终要受自然法则、生态规律的约束[10]。高质量发展应把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法则办事作为首要原则,对传统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黑色经济形态”进行绿化,建立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2个轮子的绿色经济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形态”。经济绿化就是要求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不会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不会因为自然资源耗竭而使经济无法持续发展,不会因为生态破坏而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

  推荐阅读:粮食科技与经济是哪类学术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5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