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游戏中发挥童谣作用的策略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学前教育发布时间:2020-02-07浏览:

  摘 要:幼儿游戏多在民谣、儿歌、顺口溜、传统歌曲的伴奏下进行各种动作来游戏。可见,幼儿游戏与童谣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本研究把童谣与幼儿游戏相结合,寻求适宜幼儿发展的幼儿游戏与童谣的契合点,以丰富教育资源和手段。同时,探索幼儿游戏活动中发挥童谣的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游戏;童谣;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

  1 幼儿游戏及童谣的相关研究综述

  童谣指的是没有乐谱传唱于幼儿之口的歌谣,一般而言适合幼儿且为幼儿喜爱愿意主动传唱的都可算作童谣。目前有关童谣的研究很多,涉及到童谣的历史背景、分类、作用等各方面。在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童谣是一种语音游戏,幼儿虽不识字却能通过语言交流,童谣语言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自然、形象具体富有动作性,能激发幼儿语言积极性,还能丰富幼儿词汇量;在有关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童谣内容与人们生活事物密切联系,童谣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有趣的方式;在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童谣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童谣中的内容不仅描绘了生活事物,还传递出地域的文化习俗与知识背景,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规则,帮助幼儿认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的关系,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都获得发展。

  童谣是幼儿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童谣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生活性等特点,常言道童谣是“儿童口头上的游戏”,以此来说明其口语化的特点,童谣在儿童中的广泛流传也说明了其创作具有集体性,其创作过程是在日常生活中日渐浮现流传的,并没有刻意做作,它的形成于流传都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之中。

  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游戏,也分为自主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自主性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无论是游戏的材料、玩法、规则还是游戏伙伴与游戏形式都由幼儿自主选择,一般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教学性游戏一般由教师组织,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的游戏,教师的指导贯穿游戏之中,一般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无论是自主性游戏还是教学性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都是不可替代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游戏的最大价值。

  游戏和童谣在文化历史中具有相同的民俗背景,都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的功能,童谣来自民间具有一定的游戏性。童谣在游戏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简洁富有韵律性的文本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其朗朗上口和富有节奏的歌谣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扩大幼儿的语音词汇量,锻炼幼儿的语言控制力,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其内容包含社会认知和社会规则,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游戏与语言、幼儿游戏与艺术、幼儿游戏与科学等方面的交叉研究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致使童谣和幼儿游戏在幼儿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本研究从学前教育角度探视,以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工具性,对幼儿游戏课程体系的建构有所帮助,为符合本地幼儿园实际情况的简单易行、切实可用的教育方案的参考。

  2 幼儿游戏中童谣难以发挥实际效果的原因分析

  1)幼儿缺乏经验。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有着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将生活中的经验都融入了游戏,幼儿一般从同龄和成人身上获取童谣经验,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童谣在幼儿生活经验的传承中是逐步递减的。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的吸收理解知识,教师需要在活动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环节,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这种积极主动地情感态度对活动顺利开展起着关键作用。除此之外幼儿也需要一定的准备,主要是经验准备,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多积累相关经验,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2)教师的文学修养及实践运用能力有限。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定位是对自我的认识,游戏活动中教师对民间游戏的文化底蕴认识、对童谣的价值认识、对传统民俗文学的认识等等,都会影响到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活动过程中更多的体现了教师的科学素养、能力教学与教育机智。教师要将民间文化的经验与理论实践相结合,转化为专业化的知识,带着问题意识,带着探索意识,带领幼儿发现,同时教师要读懂幼儿,不仅读懂幼儿的行为,还要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游戏是幼儿天生喜爱的,他们有着千奇百怪的玩法和想法,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玩法,同一个游戏也可以有不同的编排设计,对童谣资源的筛选与改编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则显得额外重要,教师可以借此发现幼儿的兴趣,衍生新的玩法。

  3)大教育环境的限制。国家各项规章制度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幼儿园制定日常生活规则的直接因素。为了保障幼儿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当前的文件政策都对幼儿园活动时间开展进行了限制,一日流程按照时间表严格执行,对于幼儿来说过于死板的时间规定限制了幼儿的充分自主游戏时间,有时候时间还有很长但幼儿对当前游戏并不感兴趣,又不能进行其他活动只能进行消极等待;有时候幼儿刚确定好自己的游戏主题、内容、材料、玩伴,正准备大玩一场,时间却已所剩无几,在教师的催促声中了了收场,很是不情愿。无论是哪种,经历的多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致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因此也丧失了特别多的经验获取机会。

  3 在幼儿游戏中发挥童谣作用的策略

  1)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游戏系统。幼儿游戏是幼儿园的独特资源,经过加工和改编 的游戏及童谣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符合幼儿的需要,具有独特价值,充分发挥童谣和游戏本身的自然优势,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多元整合。把童谣纳入开放性的幼儿游戏系统,可以为童谣在幼儿游戏中发挥作用架设通道,以便挖掘幼儿游戏的显性作用及隐性作用。

  2)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童谣。优秀的童谣是我国幼儿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能恰当应用于幼儿教育中,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文字语言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启迪智力,同时也为童谣与幼儿游戏之间的多样化“嫁接”提供资源。如前文所说,幼儿游戏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幼儿游戏与童谣的“嫁接”是一种特别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3)挖掘童谣的游戏性与艺术性。童谣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是幼儿文化中很小却值得传承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与魅力。童谣作为“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演变而雅化,转变的表现方面主要是艺术手法和趣味性。挖掘童谣的内在价值,可使童谣为幼儿游戏的创新提供动力。童谣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幼儿游戏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传统与传统的结合,则成为了一种创新,是对两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 结语

  童谣与幼儿游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文本、韵律和写作手法在幼儿游戏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幼儿游戏活动中童谣发挥作用的方式包括:童谣文本对游戏动作的提示及对游戏的排序、分队作用;童谣中的韵律对游戏动作的组织和指挥作用,童谣还可作为游戏的序曲,为游戏进行氛围的铺垫;童谣中写作手法的特殊处理可以增強游戏的趣味性。

  本研究发现童谣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也有一定障碍和条件限制。其成因可能是幼儿经验的缺乏及教师的文学修养及实践运用能力有限。面对该问题,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游戏系统,为幼儿游戏中童谣发挥作用架设通道;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童谣,为童谣与幼儿游戏之间的多样化“嫁接”提供资源;挖掘童谣的游戏性与艺术性,使童谣成为幼儿游戏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朱淑君.幼儿游戏[M].郑州:海燕出版社,1997.

  [2]蒋风著.儿歌浅谈[M].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陈育梅.幼儿游戏与文化传承[J].民族论坛,2005(10).

  [4]王德刚.传统幼儿游戏的源流、价值和保护[J].齐鲁学刊,2005(3).

  [5]郭泮溪.中国幼儿游戏与竞技[M].上海:三联书社,1996.

  推荐阅读:《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旬刊)1982年创刊,是幼教普及性刊物。普及幼教科学理论,总结幼教先进经验,宣传幼儿教育方面的优秀典型。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在幼儿游戏中发挥童谣作用的策略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ueqianjiaoyu/5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