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论文发表为何要发展校企合作管理模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4-08-04浏览: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模式,走一条多元共建,校企融合,特色鲜明、多方共赢的服务社会新路子。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其前身为创刊于1979年的《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更名为《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起正式更名为《高校教育管理》。1979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2-075/G4,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4-003X。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高校教育管理

  1.高职院校产学重要性

  高职院校产学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1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教学职能

  高职院校走校企产学之路,能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发挥学校教学的资源,互惠双赢。同时能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动脉,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与市场接轨的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市场急需的可用的人才。走产学之路,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加合理化。

  1.2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科研职能

  高职院校集聚了一大批高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技术专利与研究成果,应寻找一个推广与利用的场所。走产学之路,可以达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企业可以借助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品的更新与创新,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在产学过程中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1.3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了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反过来,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拉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前行。走产学之路,学校与企业在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专业对口的人才,高职院校科学技术得到了应用,起到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作用,强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2.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存在的不足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存在的不足,就目前来看,最主要的是没有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虽然大大小小的高职院校都有一定的产学企业与机构,但在双方关系中,关于双方各自的责、权、利的认识不足,往往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在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往往只是一时的热情。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职能没有在产学合作中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企业在过程中获得高职院校资源也是很有限的。

  3.多无共建生产实训平台,创新高职产学合作模式

  3.1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校企深度融合

  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校内分别组建了富山模具生产车间、光大光学生产车间,成功建成“校中有厂”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位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园区六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1000余家企业,具有得天独后的“园区特色”,为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办学优势,凸显政府的主导地位,深度挖掘工业园区资源,学院采用租赁和联合的方式,先后建设了“厂中有校”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骏建生产实训中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实训校区”,签约建设总规划占地约200亩地,建筑面积约100000m。

  3.1.1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共建实训校区,联合招商选资

  经政府协调,学院与中山火炬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合作,建设“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实训校区”。政校企三方设立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对校区进行管理,合作方式为:工业开发总公司将现有约200亩的加工区物业(厂房、宿舍等建筑面积总计约100000m)根据规划分期分批投入用于生产实训校区的建设,以低于市场租金价格向校区管理委员会收取场地管理维护费并负责物业管理和资源整合。学院每年投入约600万元用于实训校区内生产实训设备的建设,目前该实训校区内已引入5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学院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直接在基地的生产线上开展。

  3.1.2政府牵线,校企联姻,成立生产性实训中心

  经政府牵线,学院与中山骏建公司合作,骏建公司提供7100m的厂房和价值1600万元的包装印刷设备建成学院的生产实训中心(并预留8200m后期建设用房),成立了“骏建实训中心管理办公室”,纳入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该中心由学院授权包装印刷系负责建设,组织师生进行生产和实习实训,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主要由系的教师担任。

  3.2多元共建,特色突显,合作模式创新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在企业的生产线或生产车间设立实习基地,此类合作校方对企业的实际作用和贡献难以体现,实践教学也多流于形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训平台的建设大大突破了传统校企上述瓶颈,构建了以个体实训基地为“点”,合作实训中心为“线”,共建实训校区为“面”的系统性产学合作平台,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共建生产中心,共同生产经营,“教学做”融为一体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骏建实训中心是学院以包装印刷系师生为主要生产力量和技术力量负责投入;学院负责制订具体实习计划、生产实践计划组织师生进行生产。骏建公司仅负责提供设备、厂房及场地和中心的物业管理。

  双方共建的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3.2.2校企共建实训校区,联合招商选资,建设与专业(课程)对接的生产实训基地,帮助企业扩张产能和技术升级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生产实训校区是由学院与工业开发总公司共建,由该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实训校区的建设、经营,所取得的收益在扣除相应成本后由学院与工业公司共享(各占50%的比例)。学院负责组织企业进驻园区成立与各系(专业)对接的实训基地,负责组织学生和教学实训团队进驻基地,负责制订具体实训教学计划配合生产。目前,五家企业进驻生产性实训校区,上述企业分别与学院的包装印刷系、光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有关专业对接,共同制定了包括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考评等内容的实训教学详细方案。学院对企业的技术升级与生产控制也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与建议。

  3.2.3教室车间一体,校企设备互补,生产成本降低,经营收益共享

  (1)教室建在车间内

  骏建生产实训中心和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内各实训基地内,均设有由学院投入建设的多媒体教室(该教室设备所有权归学院),专门用于双方生产实训的教学使用。这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同时为企业自身的员工培训也提供了便利。

  (2)生产设备双方投

  在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内的各实训基地中,学院结合企业的生产和根据实训教学需要,每年都为企业增配一定数量的设施、设备用于辅助生产和教学(该部分设施设备的所有权属学院)。此举提高了学院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学院投入的盲目性,有效地抑制了资源浪费,更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3)帮助企业降成本

  在区党委和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的骏建生产实训中心和工业生产实训校区进行了物业功能的转换,由工业企业场地转为事业单位教学场地,能够在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上享受部分优惠。另外,各合作企业在生产过程管理、员工工资和技术升级方面由于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成本也得到有效降低。

  (4)合作收益同分享

  学院根据合作企业的所属行业和生产经营社会环境,在合作效益多方共享的原则下,针对不同企业对校企双方合作收益进行了约定。例如骏建生产实训中心由于双方的责权几乎对等,生产经营收益则由学院与骏建公司各按50%进行分配;工业生产实训校区内的佳信达包装实训基地和俊鸿五金实训基地则由佳信达公司和俊鸿五金公司除了向校区管委会支付场地使用费之外,将各基地的年生产总值按一定比例支付给校区管委会,作为合作收益。鑫海洋实训基地则是按每年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合作收益支付给工业生产实训校区管委会。

  3.3优化资源,服务社会,实现多方共赢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才是兴校之策。高职院校要增强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辐射力,准确定位,特色办学,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作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区管委会的主导下,通过实训基地为“点”——实训中心为“线”——实训校区为“面”的系统建设,在工学交替,产学合作方面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实现了学院、企业政府、的多方共赢。

  3.3.1学院层面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平台的建设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院的实训教学场地由不足两万平米增加到可利用的十万平米;可利用的实训设备总额增加约三千万;更增加了一大批具备丰富企业生产一线经验的兼职教师。

  在内涵建设方面,学院利用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技术、设备等优势,有效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各实训基地的企业技术骨干人员被聘为学院兼职实训教师,车间教室的一体将“教、学、做”一体化成为现实,使得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教学环节落到实处,保证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的结合更具操作性,从而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3.2企业层面

  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不少企业关、停、并或撤离,开发区部分厂房、物业闲置。例如中山火炬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以物业出租为主业的企业;中山骏建公司拥有一家包装印刷企业价值1600万元的设备也处于闲置。学院的骏建实训中心和工业实训校区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使骏建公司的千万元设备得以生产利用,工业公司数万平米的厂房和宿舍得以盘活,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增加企业效益。

  3.3.3政府层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顺应高职教育改革趋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平台的探索是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引导保障、创新平台、评估监督等等行政功能的重要体现,通过牵线搭桥,政府在减少了上亿元直接办学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利用社会资源大幅度地改善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学院的内涵建设水平。

  4.结束语

  高职院校不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同时也应成为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通过对社会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以建设实训平台为切入点,形成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薛建. 我国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6.

  2 吴峰. 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能的培育[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4.

  期刊VIP是从事专业学术论文投稿辅导、发表期刊推荐等业务为主的网络服务平台。旗下汇聚专、兼职教授、博士、硕士及实力本科各层级的各专业、各行业优秀服务团队,将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论文期刊推荐服务。包括政法类、经济类、教育类、医学类、科技类、文学类、IT类和农业类,国家级、省级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内的论文。在本站了解发表支持服务客户将获得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教学管理论文发表为何要发展校企合作管理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1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