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探索商业银行服务新路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11-13浏览: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要进一步发挥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本文建议商业银行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风险防控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构建适应数字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习近平同志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不是“虚拟经济”,也未独立于其他经济系统之外,其发展崛起同样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商业银行在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亟须研究数字经济新特征、新模式、新路径,加速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引导和助推社会经济变革,这也是银行业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服务的新变化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來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正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类新型产业崛起的重要驱动力。以安徽为例,2020年安徽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1202亿元,增长10%,增速排名居全国第9位,中国声谷、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讯飞智能终端等融合型新产业、新业态相继出现,商业银行必须重视数据资产,创新经营模式,拓展普惠金融新客户,积极开发设计适合数据经济的风险防控模式。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降低信息不对称。中央已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第五大生产要素,蕴含着巨大价值。银行沉淀海量客户数据,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只对有限信息进行处理,无法通过处理海量大数据来获取价值信息,造成了数据资源浪费。数字经济背景下,银行通过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主客体之间信息不对称,推动变革创新原有服务模式和业务模式,更好地触达用户并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数据要素作为核心资产,已成为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创新作为核心价值推动经营模式转型。数字经济时代,无实物产品成为企业价值新的载体,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个体竞争转向生态竞合。新的市场主体往往规模小,无形资产占比高,更注重“人”和“数据”,这要求银行改变传统融资重视客户资产和创利能力的经营模式,从关注“物”的信用转变为把人的要素和数据要素加以量化并体现在会计核算、融资条件等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让用户永远在线,实时性、友好性、全感知成为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模式新趋势,银行须创新医疗、养老、教育、零售、餐饮、公共服务等场景的产品和服务,打造综合性、全渠道、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精准洞察、敏捷响应、快速触达,更好地满足客户一站式金融需求。

  普惠作为显著特征探索惠民新路径。运用数字技术革新生产方式、管理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中小企业的共识。有数据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营收增加22%;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营收增加33%。但中小企业融资一直存在服务成本、违约率较高,偿债能力较难判断的问题。银行依托数字化技术可改进和优化营销、获客、授信审批、抵质押和风控环节,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点痛点,推动银行从聚焦高收入人群和大额低频场景向服务全量客户和小额高频场景转变。数字技术正改变着信用的表达、测量维度和评估手段,推动银行将数字资产和传统资产负债表融合,对风险把控和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推动普惠金融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如徽商银行创新研发了小企业“信e贷”产品,该产品通过整合工商、税务、司法、人行征信等行内外数据资源,针对性设置风控变量、风控策略,构建大数据反欺诈、信用风险评价和决策模型,降低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对小微客户的信用状况及履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截至2021年6月末,“信e贷”已支持小微企业超万户,累计为12579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678.05亿元,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

  金融科技作为重点手段再造风控新模式。金融业是数据密集型产业,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较高,金融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更是促进了数据资源的爆发式增长,但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单点式风控手段,难以把控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主体之间的风险关系。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风控技术,能够处理海量数据,通过被验证和机器学习,挖掘出比人的经验更深层次的风险特征;利用机器作为“评估审核”的主体,能够保证不受到人所具备的经验、体力、主观及道德影响,有效抵御及预防系统性风险。数据具有天然的流通属性,拥有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特征,其风险传播更快、不确定性更高、影响面更大。作为管理风险的行业,银行业也要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风控体系。

  商业银行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

  国内银行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时期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同时逐年增加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银行数字化转型本身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源。同时,银行积极加强两化融合、数字新基建、普惠金融、数字政务等领域的金融创新,不断探索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围绕传统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已经是当前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传统企业将逐渐转型为数字企业或智慧企业。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企业为使命,拥有参与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优势。一是针对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信息基础设施等转型的生产性企业。有专家预测2021年至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期间,相关绿色金融融资需求为14万亿~22万亿元,年平均达2万亿元。银行可以实施绿色金融策略,利用数字产业信贷、并购贷款、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产品,并配套债券、理财直融等融资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打造关键技术、先进工艺和新型材料,形成全产业整合能力。二是针对生产性智能服务客户。银行可重点关注围绕符合数字经济发展导向核心企业形成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开展供应链融资、投贷联动、专利权资产质押等金融支持,推进产业智慧化改造。三是针对生活性服务客户。银行可主动嵌入医疗、教育、物流等各类平台,掌握客户真实财务数据及用户流量,并联合第三方外部增信,面向特定产业、区域、客群精准投放经营类、消费类贷款,并将自身金融产品与服务嵌入平台入口或服务流程。如徽商银行在业内率先采用互联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微服务、分布式等前沿科技手段,打造全新的统一对公服务平台“交易家平台”,提供包括账户管理、支付结算、投资理财、贸易融资、电子票据、财资管理、国际业务等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了最佳客户服务体验。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探索商业银行服务新路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6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