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动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1-12-24浏览: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任务。过去八年来,福建省充分发挥港口海运、民营经济、侨乡、先行开放及海丝文化等独特优势,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开展大量实践,取得明显进展。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仍面临四个不匹配问题,后续亟需聚焦独特优势,强化“五个着眼”,切实推动核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面临四个“不匹配”的突出问题

  (一)建设理念及方式有待提升,统筹协调机制亟待完善,建设成效与海丝核心区战略定位不匹配

  与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省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支撑引领作用并不突出,距离国家对海丝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及要求存在显著差距。

  一是国际合作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有限。2019年福建省与沿线国家外贸总额不到浙江或江苏的一半、约为广东的1/4;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均不到浙江的1/3、广东的1/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差距更大,分别约为浙江的1/7、广东的6%。

  二是建设理念有待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总体较低。目前福建省对外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农业、水产养殖、纺织鞋服等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附加值低,且容易受劳动力、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上涨影响,国际产能合作竞争能力不强;对外投资仍以拓展国际市场、利用沿线国家廉价劳动力及资源为主,着眼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及开展创新投资相对较少。互联互通领域,“丝路海运”品牌建设以拓展国际航线和优化通关服务为主,对于推进海运领域规则标准对接缺乏明确方向和抓手,核心区尚未形成“核心”优势。

  三是统筹协调力度不足,港口腹地交叉重叠导致同质化竞争明显。尽管2020年下半年福建省已正式挂牌成立港口统一运营平台—福建省港口集团,但省内三大港口群资源整合仍面临重重困难,内耗问题亟待解决。

  (二)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但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民营企业服务保障能力与主力军地位不匹配

  长期以来,国内民营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海外投资合作时面临诸多共性问题。当前,国家及福建省针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依然滞后,与福建省民营企业“走出去”主体地位明显不匹配。

  一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受疫情影响,在外贸订单驟减、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出台实行了普惠金融政策和税费减免等帮扶政策,但对于多数规上企业银行贷款利率普遍实行基准利率上浮20%—30%,规上企业融资成本高企。而福建省“走出去”以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为主,从上述帮扶政策获益较小,稳外资、稳外贸压力较大。

  二是境外投资外汇管制过严。根据实地调研了解,从2016年12月国家加强对外投资真实性核查以来,商业银行对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管理过严,且存在办理流程反复、时限模糊等问题,企业境外项目时常因资金到位不及时难以如期建设投产,严重制约了我国与沿线国家规划对接和实质性合作项目落地。

  三是传统出口型外贸企业对减税降费受益不明显。2019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但由于政策体系设计不完善,部分民营企业税费成本不减反增。2019年以来纺织行业增值税率及出口退税率从16%降至13%,但受纳税及出口退税计征方式不同影响,同年福建一家外贸企业货物出口业务仅税收部分成本就增加了700余万元,大大影响了企业外贸竞争力。

  四是国际化及本土经营人才短缺制约项目后续运营。由于沿线国家与我国在文化背景、法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国际化及本土经营人才短缺成为民营“走出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福建网龙网络公司主要为俄罗斯、埃及、泰国、塞尔维亚等沿线国家提供集装箱数字教室等数字教育解决方案,由于沿线国家硬件配套不足、劳工素质较低,导致智慧教室等产品出货至当地后缺乏可提供技术支持的本土精英团队,制约了项目落地和后续服务水平。

  (三)文化资源挖潜不够,人文交流合作层次与方式亟待深化,民心相通建设成效与深厚海丝文化底蕴不匹配

  尽管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海丝历史文化资源,但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面临空间范围不广、友城建设实效不明显、与核心区建设联系不紧密等突出问题,难以有效增进民心相通及提升海丝核心区知名度。

  一是人文交流合作面较为局限。福建省海外交流交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在人文交流及开放合作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以泉州为例,其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世界级“非遗”名录4项,是全国唯一囊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大名录的城市;留存了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多种宗教珍贵遗迹,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在海内外具有很高影响力;华侨华人达950万人,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福建省对上述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利用明显不足,截至目前全省共与沿线18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城市沟通,仅与12个沿线国家建立省级友好城市关系,且集中在东南亚及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合作范围较为局限。

  二是友城交往实质性内容偏少,总体交往质量不高。当前,我国国际友城工作大都缺乏统筹规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对“一带一路”建设经贸合作支撑能力有限。福建省及各地市国际友城交往大多仍停留在一般交往层面,友城之间缺乏深度经贸合作及实质性项目,“朋友圈”尚未充分转化为“经贸圈”。2019年,福建省与沿线已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的18个国家的外贸总额为2925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21.98%,远远低于友好城市相应占比(34.23%)。

  三是人文交流合作现代意识不强,与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当前,福建省涉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展会、论坛及节庆活动种类繁多,但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及长期规划,部分展会、论坛及节庆活动重复举办,交流合作方式及内容仍以语言推广、文化展演、人员交流互访等为主,在价值传播层面开展的人文产品输出和产业合作十分有限,对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化交流及传播手段应用更是不足,导致人文交流总体水平和质量不高。特别是,拥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交流合作项目及平台较少,对提升福建海丝核心区知名度及打造活动品牌的支撑明显不足。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质量推动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6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