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经济学发布时间:2022-04-22浏览:

  [摘 要]基于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和 2016—2020年青岛市10区市的面板数据,选取14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构建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密度法对其空间差距和演进规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其空间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各区市之间均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特征。在考察期内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并未出现极化现象。

  [关键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

  一、引言

  2017年10月,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新阶段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成为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指引[1]。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除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第三产业共同构成实体经济[2]。实体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热潮的兴起,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正在挤占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一般存在三种关系:一是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二是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三是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实业企业牺牲在虚拟资本逐利的过程中,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阻碍[3]。实体经济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并催生新兴产业,带动新业态与新模式。“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特别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4]。

  为响应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加快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胶东经济圈的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区和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青岛市作为胶东经济圈的牵头城市,只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创新协同共进才能加快促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快速发展。在当前区位、城市以及产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在青岛市、郑州市、济南市对“北方第三城”称号的争夺中,青岛市若想实现进位赶超,必须不断发展城市工业,持续加码实体经济。因此,2019年3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对于一些长期性的体制机制问题,各区市、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相应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构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那么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如何界定?如何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怎样衡量青岛市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现状如何,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其在“十三五”期间的演进规律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在梳理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析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以期对青岛市未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政策建议,加速青岛市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学界对实体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与虚拟经济的对比分析上,并根据虚拟经济引致泡沫经济来体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5-6]。实体经济的概念界定大多以区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核心。两者的区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资产定价行为方式的差异来界定[7],认为实体经济是以成本和技术为支撑的价格体系;二是认为实体经济是提供物质产品以及精神产品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发展质量[8]。中国实体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壮大,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后逐步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为中国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打开了大门,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实体经济的发展进入加速腾飞阶段[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逐步提上日程。

  当前学界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普遍观点认为高质量发展应与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维持国民经济活力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产生正的外部性效应[9-10]。有学者认为,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为特色,以绿色发展为演进方向,最终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和成果共享[11-12];还有学者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体现在更加具体的领域,如城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生态环境优化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等,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主观视角感受到、享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13-14]。

  基于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理解的差异性,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也相应地具有不同侧重点。许多学者融合新的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对中国各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15-16]。也有学者基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构建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测算中国省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17];或者以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效益两大维度为基础,构建经济结构、要素增长、收入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等共27个二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2007—2018年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情况展开分析[18]。此外,部分学者针对不同的行业,对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如以农业生产质量、农业生态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为准则层,对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衡量[19];或者以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创新能力、智能程度、数字水平和绿色发展为一级指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20];或者以经济结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为一级指标,构建包含40个二级指标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21]。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并在不同视角下演化出各类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这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然而,已有文献的不足之处在于:有的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过于狭隘,并未与中国当前的发展目标相结合;有的在高质量发展指标的设置上未能区别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对高质量发展指标的选取不够准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鲜有文献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缺少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并展开分析的研究。本文针对上述不足,在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系统科学地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青岛市2016—2020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空间差距和演进规律,为促进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三、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研究方法

  (一)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实体经济创造产品、服务和生产资料等,能够满足民生的基本需要,也满足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需要,是人民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保障。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社会发展的支撑,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体经济的高質量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21]。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满足人民不断改进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结构以及动力状态[1]。当前许多学者建立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22-23],但存在较多重复的指标。本文综合考虑已有相关成果,并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从实体经济运行、创新驱动、协调共进、绿色发展、开放包容和成果共享六大维度入手,构建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1)实体经济运行。良好的实体经济运行状态是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前提。从中国经济整体来看,经济增长速度已由中高速转向中低速,并且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由“量”转变为“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结婚率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整个中国的人口红利已逐渐消散,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经济社会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的产业优化升级体现为:保障实体经济绝对规模中低速增长,为整个经济运行提供后盾;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劳动结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提高要素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居民创造更多的精神产品和服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推荐阅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ngjixue/62117.html